含“驪”的成語(6個(gè))
本文整理了驪龍頜下取明珠、一串驪珠等含“驪”的成語6個(gè),其中“驪”開頭的成語2個(gè),“驪”在中間的成語4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驪”開頭的成語【第1句】:驪龍頜下取明珠[lí lóng hàn xià qǔ mí zhū]
【解釋】驪龍:黑色的龍;頜:下巴。在黑龍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險(xiǎn)貪求,自取其禍。
【出處】《莊子·列御寇》:“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示例】遮莫去大蟲口中奪脆骨,驪龍頜下取明珠。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第2句】:驪黃牝牡[lí huáng pìn mǔ]
【解釋】猶言牝牡驪黃。喻指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
【出處】明·文徵明《跋米臨禊帖》:“蓋昔人論書,有脫墼之誚,米公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觀者當(dāng)求之驪黃牝牡之外也。”明·趙汸《葬書問對(duì)》:“每見一班按圖索驥者,多失于驪黃牝牡。”
【示例】驪黃牝牡誰能究,塵埃物色難參透。 ——明·徐復(fù)祚《投梭記·應(yīng)聘》
“驪”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一串驪珠[yī chuàn lí zhū]
【解釋】驪珠:一種珍貴的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比喻歌聲宛轉(zhuǎn)就象成串的驪珠一樣。
【出處】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何郎小妓歌喉好,嚴(yán)老呼為一串珠。”明·陶宗儀《輟耕錄》:“有字多聲少,有聲少字多,所謂一串驪珠也。”
【示例】一串驪珠聲和韻閑,恰便似鶯與燕弄關(guān)關(guān)。 ——清·洪昇《長(zhǎng)生殿·彈詞》
【第2句】:探驪得珠[tàn lí dé zhū]
【解釋】驪:古指黑龍。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原指冒大險(xiǎn)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lǐng)。
【出處】《莊子·列御寇》:“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示例】高陽(yáng)《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我一定說實(shí)話,你老兄一開頭就探驪得珠了。”
【第3句】:牝牡驪黃[pìn mǔ lí huáng]
【解釋】驪:黑色。原意是觀察事物要注重本質(zhì),不在乎外表怎樣,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
【出處】《列子·說符》
【示例】亮不肖無狀,為天人之所共棄,叔度獨(dú)略其牝牡驪黃而友其人,關(guān)其休戚。 ——宋·陳亮《祭潘叔度文》
【第4句】:探驪獲珠[tàn lí huò zhū]
【解釋】驪:黑龍。《莊子·列御寇》記載:有個(gè)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潛入深水,得一顆價(jià)值千金的珠。比喻詩(shī)文寫作抓住了關(guān)鍵。
【出處】《古今詩(shī)話·探驪獲珠》:“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