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禍”的成語大全(190個)

21653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禍”的成語大全(190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禍生于忽、自取其禍、遺禍無窮等含“禍”的成語190個,其中“禍”開頭的71個,“禍”結尾的54個,“禍”在中間的65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禍”開頭的成語

【第1句】:禍生于忽[huò shēng yú hū]

【解釋】災禍產生于疏忽大意。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福生于微,禍生于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p>

【第2句】:禍中有福[huò zhōng yǒu fú]

【解釋】指不幸之中也包含著產生幸運的因素。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失火而遇雨,失火則不幸,遇雨則幸也,故禍中有福也?!?/p>

【示例】別嘆息,禍中有福,好日子就會來臨。

【第3句】:禍福無常[huò fú wú cháng]

【解釋】指禍與福沒有固定不變的常規。

【出處】明·孫梅錫《琴心記·長門望月》:“禍福無常,憂喜難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榮還,何苦悲凄?!?/p>

【第4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huò cóng kǒu chū,bìng cóng kǒu rù]

【解釋】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同“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出處】《朱子語類》卷七一:“諺有:'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甚好?!?/p>

【第5句】:禍福靡常[huò fú mí cháng]

【解釋】指禍與福沒有固定不變的常規。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歸田》:“禍福靡常,喜悲交集?!?/p>

【第6句】:禍福相生[huò fú xiāng shēng]

【解釋】指禍害與幸福是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的。

【出處】《莊子·則陽》:“安危相易,禍福相生?!?/p>

【第7句】:禍近池魚[huò jìn chí yú]

【解釋】猶言殃及池魚。比喻無辜而受害。

【出處】隋·盧思道《勞生論》:“淫刑以逞,禍近池魚,耳聽惡來之讒,足踐龍逢之血。”

【第8句】:禍不旋踵[huò bù xuán zhǒng]

【解釋】旋踵:旋轉腳跟,比喻時間極短。禍害不久就將到來。

【出處】《北史·袁翻傳》:“若違忤要勢,禍不旋踵,雖以清白自守,猶不免請謁之累?!?/p>

【示例】座內甚欣愧,然不測其來,仍慮事連宮禁,禍不旋踵。 ——五代·王定?!短妻浴肪砣?/p>

【第9句】:禍結釁深[huò jié xìn shēn]

【解釋】災禍接連不斷,矛盾巨大深重。

【出處】《晉書·東海王越傳》:“州郡攜貳,上下崩離,禍結釁深,遂憂懼成疾?!?/p>

【第10句】:禍福由己[huò fú yóu jǐ]

【解釋】禍福之所來都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第11句】:禍亂相踵[huò luàn xiāng zhǒng]

【解釋】踵:腳后跟,指追逐,相隨。形容災禍與戰亂接連發生。

【出處】《周書·蘇綽傳》:“衰弊則禍亂交興,淳和則天下自治。治亂興亡,無不皆由所化也?!?/p>

【第12句】:禍來神昧[huò lái shén mèi]

【解釋】禍事臨頭,神志往往昏亂不清。

【出處】《資治通鑒·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胡三省注:“鄙語有之:福至心靈,禍來神昧?!?/p>

【示例】夫禍來神昧,雖亦有之,而不可藉口。 ——清·方東樹《大意尊閣·立行》

【第13句】:禍國誤民[huò guó wù mín]

【解釋】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出處】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第14句】:禍起蕭墻[huò qǐ xiāo qiáng]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出處】《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p>

【示例】不照這么辦法,恐禍起蕭墻,勢且波及全國,總統不如通權達變,暫歇風潮為是。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回

【第15句】:禍從天降[huò cóng tiān jiàng]

【解釋】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出處】《舊唐書·劉瞻傳》:“咸云宗召荷恩之日,寸祿不沾,進藥之時,又不同義,此乃禍從天降,罪匪己為。”

【示例】正是禍從天降,災向地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

【第16句】:禍福由人[huò fú yóu rén]

【解釋】是禍是福均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同“禍福惟人”。

【出處】明·王錂《春蕪記·反目》:“天網恢恢真可信,須知禍福由人?!?/p>

【第17句】:禍在旦夕[huò zài dàn xī]

【解釋】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唐·段成式《諾皋記·長須國》:“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駙馬不能救?!?/p>

【示例】倘是認真辦起來,你老是跑不掉,拖下去家破人亡,禍在旦夕。 ——清·頤瑣《黃繡球》第四回

【第18句】:禍因惡積[huò yīn è jī]

【解釋】遭受災禍的因素是罪惡的積累。指壞事做多了便會招致災禍。

【出處】明·湯顯祖《還魂記·道覡》:“看修行似福緣善慶,論因果是禍因惡積?!?/p>

【示例】他怎么就沒有禍因惡積的常識?

【第19句】:禍福有命[huò fú yǒu mìng]

【解釋】舊時迷信認為,災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都是命中注定的。

【出處】《論衡·辨祟》:“人之於世,禍福有命;人之操行,亦自致之。”

【第20句】:禍為福先[huò wéi fú xiān]

【解釋】指受盡災禍之后好運就會降臨。多用于勸慰受難之人。

【出處】晉·貞諶《贈劉琨一首》:“禍為福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越記》曰:“禍為福先,福為禍堂?!?/p>

【示例】禍為福先,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第21句】:禍福同門[huò fú tóng mén]

【解釋】指禍福皆人自取。

【出處】《文子·微明》:“夫禍之至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同鄰,自非至精莫之能分?!痘茨献印と碎g訓》:“夫禍之來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

【示例】夫禍福同門,倚伏萬端,又未可斷也。 ——《晉書·劉牢之傳》

【第22句】:禍及池魚[huò jí chí yú]

【解釋】猶殃及池魚。比喻無辜波及而受害。

【出處】明·張煌言《答毛參軍書》:“迨蘇武生還之日,正鄒陽見收之期,禍及池魚?!?/p>

【第23句】:禍作福階[huò zuò fú jiē]

【解釋】指禍富本無定數,相互有轉化的可能,災禍度過后即醞釀著好運的降臨。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一首》:“福為禍始,禍作福階?!?/p>

【第24句】:禍與福鄰[huò yǔ fú lín]

【解釋】鄰:接近。福與禍相距不遠。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吊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p>

【第25句】:禍生不測[huò shēng bù cè]

【解釋】測:估計,猜度。災禍的產生不可揣測。

【出處】《明史·劉蕀傳》:“萬一禍生不測,國無老成,誰與共事?!?/p>

【示例】若不早自引退,誠恐謠諑日加,禍生不測。 ——清·洪昇《長生殿·絮閣》

【第26句】:禍從天上來[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

【解釋】禍:禍害,災難。比喻意外的災禍突然到來。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正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陳氏見丈夫拿去,哭死在地。”

【第27句】:禍結兵連[huò jié bīng lián]

【解釋】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出處】《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p>

【示例】一去故鄉音耗絕,禍結兵連,嬌鳳雛鸞沒信傳。 ——元·無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第28句】:禍在眼前[huò zài yǎn qián]

【解釋】災禍就在眼前。指災禍馬上要發生。

【示例】禍在眼前,得馬上回避。

【第29句】:禍不妄至[huò bù wàng zhì]

【解釋】妄至:無故降臨。災禍不會無緣無故地降臨。

【出處】《史記·龜策傳》:“寡人聞之,諫者福也,諛者賊也。人主聽諛,是愚惑也。雖然,禍不妄至,福不徒來?!?/p>

【第30句】:禍盈惡稔[huò yíng è rěn]

【解釋】盈:滿;稔:成熟。指為害作惡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出處】《周書·武帝紀下》:“既禍盈惡稔,眾叛親離,不有一戎,何以大定?!?/p>

【示例】乃謂漢鼎可移,郿塢方盛,殊不知禍盈惡稔,未或不亡。 ——唐·權德輿《后漢賊臣董卓廟議》

【第31句】:禍積忽微[huò jī hū wēi]

【解釋】災禍產生于疏忽大意。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福生于微,禍生于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p>

【第32句】:禍亂相尋[huò luàn xiāng xún]

【解釋】尋:接連不斷而來。指災禍、戰亂一個接一個地發生。形容天下動蕩不安。

【出處】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六章:“此所以禍亂相尋,江河日下,武人專橫,政客搗亂,而無法收拾也?!?/p>

【第33句】:禍起飛語[huò qǐ fēi yǔ]

【解釋】飛語:無根據的話。禍患從流言蜚語中來。

【出處】唐·劉禹錫《上中書李相公啟》:“禍起飛語,刑極論胥。心困病怯,氣以愁耗?!?/p>

【第34句】:禍生肘腋[huò shēng zhǒu yè]

【解釋】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

【出處】《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p>

【示例】禍生肘腋,釁起蕭墻。 ——《周書·孝閔帝紀》

【第35句】:禍莫大于輕敵[huò mò dà yú qīng dí]

【解釋】沒有什么比輕視敵人的禍害更大了。多用于警戒人們對自己的對手或敵人,切不可掉以輕心。

【出處】《老子》第六十九章:“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第36句】:禍從口生[huò cóng kǒu shēng]

【解釋】指言語不慎招致災禍。

【示例】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生”,因此不論在什么場合,都應謹慎自己的言行。

【第37句】:禍發蕭墻[huò fā xiāo qiáng]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比喻內部。指禍亂發生在內部。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p>

【示例】內違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興州壞,禍發蕭墻,將以定霸,不亦難乎? ——漢·袁紹《與公孫瓚書》

【第38句】:禍福倚伏[huò fú yǐ fú]

【解釋】比喻壞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處】《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示例】心有親疏,則禍福倚伏于無窮,雖圣智不得而防也。 ——宋·陳亮《問答上》

【第39句】:禍從口出[huò cóng kǒu chū]

【解釋】災禍從口里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出處】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p>

【示例】在這樣“禍從口出”之秋,給自己也辯護得周到一點罷。 ——魯迅《華蓋集續編·再來一次》

【第40句】:禍生有胎[huò shēng yǒu tāi]

【解釋】指災禍的發生是因為有禍根存在。

【出處】《漢書·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p>

【第41句】:禍從口出,患從口入[huò cóng kǒu chū,huàn cóng kǒu rù]

【解釋】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出處】《易·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唐·孔穎達疏:“先儒云:'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第42句】:禍國殃民[huò guó yāng mín]

【解釋】禍、殃:損害。使國家受害,百姓遭殃。

【出處】章炳麟《正學報緣起·例言》:“如去歲兗州之變,西報指斥疆臣,謂其禍國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p>

【示例】第八條罪狀是:傳播出去,禍國殃民。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第43句】:禍福無偏[huò fú wú piān]

【解釋】災難和幸福的到來不是天意,無法偏袒,都是由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的。

【出處】明·無名氏《鎖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禍福無偏,善惡相連,則為你昧己瞞心,因此上惹罪招愆。”

【第44句】:禍首罪魁[huò shǒu zuì kuí]

【解釋】首:頭目;魁:首領。犯罪作惡的首罪者。

【出處】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p>

【示例】我們要把這事的禍首罪魁揪出來。

【第45句】:禍生蕭墻[huò shēng xiāo qiáng]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比喻內部。指禍亂發生在內部。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5回:“豈知禍生蕭墻,元旦災來,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p>

【第46句】:禍與福臨[huò yǔ fú lín]

【解釋】禍與福之間相去不遠。

【出處】《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吊者在閭,禍與福臨,莫知其門?!?/p>

【第47句】:禍迫眉睫[huò pò méi jié]

【解釋】猶言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梁啟超《羅蘭夫人傳》:“至是內外之形勢益急,禍迫眉睫。”

【示例】現在禍迫眉睫,我們得想出避禍辦法。

【第48句】:禍亂滔天[huò luàn tāo tiān]

【解釋】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出處】《晉書·惠帝紀》:“戊申,詔曰:'朕以不德,纂承鴻緒,于茲十有五載。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圮絕。成都王穎溫仁惠和,克平暴亂。其以穎為皇太弟、都督中外諸軍事,承相如故。’”

【第49句】:禍福無門,唯人所召[huò fú wú mén,wéi rén suǒ zhào]

【解釋】無門:沒有定數。指災禍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示例】臣聞禍福無門,唯人所召。人無釁焉,妖不妄作。 ——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

【第50句】:禍興蕭墻[huò xīng xiāo qiáng]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比喻內部。指禍亂發生在內部。

【出處】唐·鮑溶《長城作》:“禍興蕭墻內,萬里防禍根?!?/p>

【第51句】:禍在朝夕[huò zài zhāo xī]

【解釋】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時間。指禍患來臨在即。

【出處】《舊五代史·晉書·楊光遠傳》:“承勛慮禍在朝夕,與諸弟同謀,殺節度判官邱濤。”

【第52句】:禍至無日[huò zhì wú rì]

【解釋】無日:沒有幾日。形容災禍馬上就要降臨。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p>

【示例】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p>

【第53句】:禍不單行[huò bù dān xíng]

【解釋】禍:災難。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出處】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來,禍必重來者也。”

【示例】禍不單行,那個私立中學因為吃了一家錢莊的倒帳,發不出薪水了。 ——葉圣陶《得失》

【第54句】:禍絕福連[huò jué fú lián]

【解釋】指災禍消失,好運接連不斷。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四十二卷:“萬神即時倒,合會瓊羽門。使令散禍,禍絕福連。上寢玉堂,世受名仙?!?/p>

【示例】想開點,別灰心。禍絕福連,會好起來的。

【第55句】:禍稔蕭墻[huò rěn xiāo qiáng]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稔:醞釀。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出處】唐·劉賁《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策》:“禍稔蕭墻,奸生帷幄,臣恐曹節侯景復生于今日矣?!?/p>

【第56句】:禍起隱微[huò qǐ yǐn wēi]

【解釋】災難禍患產生于隱蔽細微的地方。

【出處】守·王曾《諫作玉清昭應宮》:“圣人貴于謀始,智者察于未形。禍起隱微,危生安逸。”

【第57句】:禍福與共[huò fú yǔ gòng]

【解釋】有禍同當,有福同享。

【出處】宋·蘇軾《東坡志林》:“死生可以相待,禍??梢韵喙?。”

【第58句】:禍福之門[huò fú zhī mén]

【解釋】指禍與福之所從出。

【出處】《呂氏春秋·慎勢》:“故小大、輕重、少多、治亂不可不察,此禍福之門也?!薄痘茨献印び[冥訓》:“利害之路,禍福之門,不可求而得也?!?/p>

【示例】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利害之路,禍福之門,不可求而得也?!?/p>

【第59句】:禍福相倚[huò fú xiāng yī]

【解釋】指禍與福相因而生。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示例】歡娛未幾,被閑愁,無端侵入雙眉,要起沉疴,須分寵愛,難禁禍福相倚。 ——清·李漁《凰求鳳·墮計》

【第60句】:禍福惟人[huò fú wéi rén]

【解釋】是禍是福均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亦作“禍福由人”。

【出處】唐·楊炯《從弟去溢墓志銘》:“陰陽為道,大道無亭毒之心;禍福惟人,圣人有抑揚之教?!蓖ざ?,養育。

【第61句】:禍出不測[huò chū bù cè]

【解釋】災禍的產生不可預測。指不知什么時候就會出現災禍。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厲,眾恐禍出不測。”

【示例】若不早自引退,誠恐謠諑日加,禍出不測。 ——清·洪昇《長生殿·紫閣》

【第62句】:禍不反踵[huò bù fǎn zhǒng]

【解釋】踵:腳跟。形容災禍很快來臨。

【出處】《新唐書·許世緒傳》:“今攬五郡之兵,據四戰之中,茍無奇計,禍不反踵?!?/p>

【第63句】:禍稔惡積[huò rěn è jī]

【解釋】猶言禍盈惡稔。指長期作惡犯罪,罪惡深重。

【出處】明·劉基《郁離子·靈丘丈人》:“至于禍稔惡積,不得已而誅之,是以恩為阱也。”

【第64句】:禍稔惡盈[huò rěn è yíng]

【解釋】猶言罪惡累累。稔,喻積久。同“禍盈惡稔”。

【出處】宋·王楙《野客叢書·宣帝待霍氏》:“今霍氏禍稔惡盈,帝豈不能治之哉?”

【第65句】:禍福無門[huò fú wú mén]

【解釋】無門:沒有定數。指災禍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p>

【示例】至于自強之道,求其在我,禍福無門,唯人自招,群策群力,庶有成功。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十四回

【第66句】:禍福相依[huò fú xiāng yī]

【解釋】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出處】《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p>

【第67句】:禍發齒牙[huò fā chǐ yá]

【解釋】災禍從口里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出處】唐·元稹《戒勵風俗德音》:“時君聽之,安可不惑。參斷一謬,俗化易訛。禍發齒牙,言生枝葉,率是道也。”

【第68句】:禍生于纖纖[huò shēng yú xiān xiān]

【解釋】纖纖:細微。禍患是由于不注意細微的漏洞而引起的。

【出處】《荀子·大略》:“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是故君子蚤絕之”

【第69句】:禍亂交興[huò luàn jiāo xīng]

【解釋】指災禍、戰亂交相興起,天下動蕩不安。

【出處】《周書·蘇綽傳》:“衰弊則禍亂交興,淳和則天下自治。治亂興亡,無不皆由所化也。”

【第70句】:禍棗災梨[huò zǎo zāi lí]

【解釋】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未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p>

【示例】刻這些書無疑是禍棗災梨。

【第71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ò suǒ fú]

【解釋】倚:倚靠;伏:隱藏。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p>

【示例】俗話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我們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禍”結尾的成語

【第1句】:自取其禍[zì qǔ qí huò]

【解釋】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出處】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p>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6回:“可笑世上那些謀殺親夫的,我看他們都是自取其禍?!?/p>

【第2句】:智貴免禍[zhì guì miǎn huò]

【解釋】智:智慧。人的聰明智慧,正當使用,可以使他避免災禍。

【出處】《三國志·蜀志·劉封傳》:“夫智貴免禍,明尚夙達,仆揆漢中王慮定于內疑生于外矣;慮定則心固,疑生則心懼,亂禍之興作,未曾不由廢立之間也。”

【第3句】:惹災招禍[rě zāi zhāo huò]

【解釋】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出處】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風波,都自己惹災招禍?!?/p>

【第4句】:幸反為禍[xìng fǎn wéi huò]

【解釋】幸:幸運,幸福;禍:災禍,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幸??梢赞D為災難

【出處】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遇合》:“任久不勝,則幸反禍?!?/p>

【第5句】:齒牙為禍[chǐ yá wéi huò]

【解釋】齒牙:比喻讒言。指讒言撥弄,造成災禍。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晉世家》:“初,獻公將伐驪戎,卜曰:'齒牙為禍?!捌企P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p>

【示例】他深知齒牙為禍的道理,因此經常沉默寡言的。

【第6句】:橫殃飛禍[hèng yāng fēi huò]

【解釋】橫: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遐覽》:“其經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惡鬼、溫疫氣、橫殃飛禍。”

【第7句】:橫災飛禍[hèng zāi fēi huò]

【解釋】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禍飛災”。

【出處】徐紹武《檢察長人選》:“好同志??!我永遠忘不了你!希望你堅強地安然無恙地度過這橫災飛禍之年?!?/p>

【第8句】:以身試禍[yǐ shēn shì huò]

【解釋】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處】《三國志·魏志·袁術傳》:“以為足下當暞力同心,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

【示例】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欲吾營私阿附,有死不能也。 ——《資治通鑒·漢紀·孝獻帝建安二年》

【第9句】:養癰自禍[yǎng yōng zì huò]

【解釋】癰:毒瘡。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禍害。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出處】《后漢書·馮衍傳》李賢注引馮衍《與婦弟任武達書》:“養癰長疽,自生禍殃?!?/p>

【第10句】:無妄之禍[wú wàng zhī huò]

【解釋】猶無妄之災。指平白無故受到的災禍或損害。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今君處無妄之世,以事無妄之主,安不有無妄之人乎?!薄稌x書·戴若思傳》:”自頃國遭無妄之禍,社稷有綴旒之危?!?/p>

【示例】君不幸得無妄之禍,聞之太息。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神女》

【第11句】:資怨助禍[zī yuàn zhù huò]

【解釋】助長怨恨,促使禍患到來。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一人之后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矣。”

【第12句】:胡越之禍[hú yuè zhī huò]

【解釋】古代中原的胡國和越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因此用“胡越之禍”來比喻戰禍。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胡越起于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第13句】:焚如之禍[fén rú zhī huò]

【解釋】遭受火燒的災禍。

【出處】《三國志·魏志·明帝紀》:“人神弗祐,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p>

【示例】則東京焚如之禍,關右亂麻之尸,何繇而興哉。 ——唐·王勃《三國論》

【第14句】:兵革之禍[bīng gé zhī huò]

【解釋】兵革:兵器戰甲,引申為戰爭。指發生戰爭。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將有急怒之謀,以生兵革之禍?!?/p>

【第15句】:殺身之禍[shā shēn zhī huò]

【解釋】自身性命遭殺害的大禍。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1回:“若遇此等人,敬而遠之,以免殺身之禍。”

【示例】我不想招致殺身之禍。

【第16句】:言有召禍[yán yǒu zhào huò]

【解釋】召:招來;禍:災禍。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禍患。舊戒人說話要慎重。

【出處】《荀子·勸學》:“故言有召禍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第17句】:纖介之禍[xiān jiè zhī huò]

【解釋】形容很輕的災害。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p>

【第18句】:乘間作禍[chéng jiàn zuò huò]

【解釋】趁機會干壞事。

【第19句】:潛身遠禍[qián shēn yuǎn huò]

【解釋】指隱藏潛伏,遠避禍害。

【出處】《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陽陽,閔周也。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p>

【示例】再讓她就如妙手空空兒一般報了仇,竟有那本領潛身遠禍,她又是個女孩兒家,難道還披發入山不成?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

【第20句】:陰刻樂禍[yīn kè lè huò]

【解釋】為人陰險刻薄,看到他人有不如意的事就暗中高興。

【出處】《舊唐書·崔器傳》:“器性陰刻樂禍,殘忍寡恩,希旨奏陷賊官準律并合處死。”

【第21句】:眉睫之禍[méi jié zhī huò]

【解釋】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禍患。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禍,而慕賁、育之死?!?/p>

【示例】我們必須先解決眉睫之禍。

【第22句】:天災人禍[tiān zāi rén huò]

【解釋】天:自然。自然的災害和人為的禍患。也比喻害人精(罵人的話)。

【出處】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屠世雄并無此事,敢是另有個天災人禍,假稱屠世雄的么。”

【示例】但仆生長危邦,年逾大衍,天災人禍,所見多矣。 ——魯迅《書信集·致臺靜農》

【第23句】:招災攬禍[zhāo zāi lǎn huò]

【解釋】招攬災禍。

【出處】元本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鍋,是你招災攬禍?!?/p>

【示例】老官兒道:'怎的沒影響,怎的沒人看見?只是他的對頭利害,誰敢多嘴管這閑事,去招災攬禍?’ ——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一回

【第24句】:直言取禍[zhí yán qǔ huò]

【解釋】《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p>

【出處】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豈不知~。 ——明·王士楨《鳴鳳記·幼海議本》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5回:“臣因祿山有此不祥之二夢,知其必敗,故不與直言取禍,只以巧言對之,正欲留此微軀,再睹天顏耳?!?/p>

【第25句】:兵燹之禍[bīng xiǎn zhī huò]

【解釋】兵燹:戰亂所造成的破壞。指因戰亂而遭受焚燒破壞的災禍。

【出處】《宋史·神宗紀二》:“詔岷州界經鬼章兵燹者賜錢?!?/p>

【第26句】:負芻之禍[fù chú zhī huò]

【解釋】負:背著;芻:干草;負芻:指背草的人,代指縱火??v火的災禍。

【出處】《孟子·離婁下》:“沈猶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猶有負芻之禍,從先生者七十人,未有與焉?!?/p>

【第27句】:市怨結禍[shì yuàn jié huò]

【解釋】市:買,換??;禍:災禍。換取怨恨,結下禍根。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且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己之求,此所謂市怨結禍者也。”

【第28句】:不測之禍[bù cè zhī huò]

【解釋】測:揣度,預測。無法揣測的禍患。多指牢獄或殺身之禍。

【出處】《三國志·魏志·陸凱傳》:“何以專為佞邪,穢塵天聽?宜自改厲。不然,方見卿有不測之禍矣?!?/p>

【示例】先生幾蹈不測之禍。 ——清·汪琬《送魏光祿歸蔚州序》

【第29句】:直言賈禍[zhí yán gǔ huò]

【解釋】直:坦率、直爽;賈:買,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出處】《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示例】文太夫人早知文郎必以直言賈禍,潛避至此。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一回

【第30句】:遭傾遇禍[zāo qīng yù huò]

【解釋】遭逢危亡之世而遇禍害。

【出處】《楚辭·劉向〈九嘆·遠逝〉》:“遭傾遇禍,不可救兮,長吟永欷,涕究究兮?!蓖跻葑ⅲ骸把约涸鈨A危之世而遇患禍,不可復救,故長嘆歔欷而涕滂流,不可止也?!?/p>

【第31句】:全福遠禍[quán fú yuǎn huò]

【解釋】遠:避開。舊時做官得意時,為免除官場勾心斗角的禍患而及時引退,以保全既得利益。比喻保全已得的幸福,避開禍患。

【出處】《三國志·魏志·桓階傳》:“今袁氏反此,而劉牧應之,取禍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義,全福遠禍,不宜與之同也。”

【第32句】:招災惹禍[zhāo zāi rě huò]

【解釋】招引災禍。

【出處】清·李漁《巧團圓·議贅》:“難道我老夫妻兩口自己照管不來,還帶著個如花似玉的閨女去招災惹禍不成!”

【示例】老張說怎么干,咱們就怎么干吧。別招災惹禍,可沒好處呀! ——甘鐵生《“現代化”茶館》第二章

【第33句】:飛來橫禍[fēi lái hèng huò]

【解釋】意外的災禍。

【出處】《后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p>

【示例】不到得惹出飛來橫禍。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第34句】:飛殃走禍[fēi yāng zǒu huò]

【解釋】意外的災禍。同“飛來橫禍”。

【第35句】:利災樂禍[lì zāi lè huò]

【解釋】見到別人遭受災禍反而高興。

【出處】宋·文天祥《吊五木》詩序:“至晚,北兵繞山后薄贛軍,尹玉當之。曾全、胡遇、謝云、曾玉先遁走,尹玉死焉。張提軍隔岸,不發一矢,有利災樂禍之心?!?/p>

【第36句】:幸災樂禍[xìng zāi lè huò]

【解釋】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出處】《左傳·僖公十四年》:“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又《莊公二十年》:“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示例】對于同學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不應采取幸災樂禍的態度。

【第37句】:潑天大禍[pō tiān dà huò]

【解釋】潑天:形容極大。極大的禍害。

【出處】明·羅貫中《粉妝樓》第三十回:“為了玉霜夫妻兩個,弄下這一場潑天大禍?!?/p>

【示例】假如換了一個人,或者有一句話說得不對,隨之而來的,可就是又一場驚動全國的潑天大禍了!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二十五回

【第38句】:飛災橫禍[fēi zāi hèng huò]

【解釋】意外的災禍。

【出處】《后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p>

【示例】自己年紀可也不小了,家中又碰見這樣飛災橫禍,不知如何了局。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

【第39句】:蕭墻之禍[xiāo qiáng zhī huò]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產生于家中的禍亂,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董卓議立陳留王》:“速提雄虎之師,克定蕭墻之禍?!?/p>

【示例】我們要盡量避免蕭墻之禍。

【第40句】:以禮悔禍[yǐ lǐ huǐ huò]

【解釋】悔禍:追悔所造成的禍害。以禮待人,追悔過去給他人造成的禍害。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沒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p>

【第41句】:好亂樂禍[hào luàn lè huò]

【解釋】好、樂:喜歡,喜愛。喜歡搗亂和闖禍。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操贅閹遺丑,本無懿德,漂狡鋒協,好亂樂禍?!?/p>

【第42句】:滔天大禍[tāo tiān dà huò]

【解釋】滔天:漫天。形容遭到了極大的災禍。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四十五回:“白玉堂年幼無知,惹下滔天大禍,致干圣怒,理應罪民尋找擒拿到案。任憑圣上天恩,相爺的垂照?!?/p>

【示例】這一下惹出了滔天大禍。雜種們將我抓進承奉公館,吊起來打了半天。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五章

【第43句】:豐屋之禍[fēng wū zhī huò]

【解釋】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同“豐屋之戒”。

【出處】陳壽《三國志·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易》曰:'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閴其無人’。王者以天下為家,言豐屋之禍,至于家無人也。”

【第44句】:毋望之禍[wú wàng zhī huò]

【解釋】指平白無故受到的災禍或損害。同“無妄之禍”。

【出處】《史記·春申君傳》:“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p>

【第45句】:彌天大禍[mí tiān dà huò]

【解釋】彌:滿。天大的災禍。

【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這都是你不合自攬著這場彌天大禍?!?/p>

【示例】他意識到自己闖了彌天大禍。

【第46句】:無須之禍[wú xū zhī huò]

【解釋】指無辜受累而遭禍。

【出處】《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捍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無少長皆殺之,或有無須而誤死者?!?/p>

【示例】宋·陳亮《送吳允成運干序》:“及其徒既衰,而異時熟視不平者合力共攻之,無須之禍濫及平人。”

【第47句】:要寵召禍[yāo chǒng zhāo huò]

【解釋】要:通“邀”,求??;召:招。希求得到過分的寵愛就會招致禍患。

【出處】《明史·劉吉傳》:“幸門一開,爭言祈禱,要寵召禍,實基于此,祝文不敢奉詔?!?/p>

【第48句】:枉道速禍[wǎng dào sù huò]

【解釋】枉道:邪門歪道;速:招致;禍:禍患。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利益必然招致禍患。

【出處】宋·司光光《訓儉示康》:“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第49句】:池魚之禍[chí yú zhī huò]

【解釋】比喻受牽連而遭到的禍害。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運變革。地方將有兵戈大亂,不產這光景了。你快擇善地而居,免受池魚之禍?!?/p>

【第50句】:滅門之禍[miè mén zhī huò]

【解釋】全家遭受株連以致毀滅的禍害。

【出處】《周書·王軌傳》:“皇太子,國之儲副,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p>

【示例】他們家險遭滅門之禍。

【第51句】:謹能勝禍[jǐn néng shèng huò]

【解釋】謹:小心慎重;禍:災難。做事謹慎可避免災禍。

【出處】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力能勝貧,謹能勝禍。”

【第52句】:被災蒙禍[pī zāi méng huò]

【解釋】被、蒙:遭受。指遭受災禍。

【出處】漢·王充《論衡·命義篇》:“人命有長短,時有盛衰,衰則疾病,被災蒙禍之驗也?!?/p>

【第53句】:全身遠禍[quán shēn yuǎn huò]

【解釋】保全自身,遠離禍害。

【出處】《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陽陽,閔周也。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p>

【示例】少爺,這只是一個退守之策,全身遠禍而已。 ——霍達《補天裂》第十一章

【第54句】:以德追禍[yǐ dé zhuī huò]

【解釋】指上對下施恩不當,適以招來禍患。

【出處】《韓非子·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樂,上下之利莫長于此。不察私門之內,輕慮重事,厚誅薄罪,久怨細過,長侮偷快,數以德追禍,是斷手而續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禍”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遺禍無窮[yí huò wú qióng]

【解釋】指留下禍害沒有窮盡。

【出處】宋·張元幹《跋〈了堂先生文集〉》:“已而子婿兄弟表里祖述,遺禍無窮?!?/p>

【示例】除匪不盡,遺禍無窮。 ——曲波《林海雪原》三

【第2句】:老龜烹不爛,移禍于枯桑[lǎo guī pēng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解釋】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轉禍于無辜的人。

【出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載:三國時有人獻大龜給孫權,孫權命人煮它,燒了一萬車柴都煮不爛。諸葛恪建議砍老桑樹來煮,結果一煮就爛了。

【示例】誰知人心不同,到挑動了家長的一個機括,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龜烹不爛,移禍于枯桑。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五

【第3句】:蕭墻禍起[xiāo qiáng huò qǐ]

【解釋】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出處】《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示例】蕭墻禍起片時間,到如今反為難上難。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八

【第4句】:兵連禍深[bīng lián huò shēn]

【解釋】兵:指戰爭。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出處】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兵連禍深,變起都邑,六師播蕩,九服震驚?!?/p>

【第5句】:柙龜烹不爛,貽禍到枯桑[xiá guī pēng bù làn,yí huò dào kū sāng]

【解釋】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轉禍于無辜的人。

【出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載:三國時有人獻大龜給孫權,孫權命人煮它,燒了一萬車柴都煮不爛。諸葛恪建議砍老桑樹來煮,結果一煮就爛了。

【第6句】:大禍臨門[dà huò lín mén]

【解釋】臨:光臨。即將發生大災禍。

【示例】在即將大禍臨門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冷靜思考。

【第7句】:苞藏禍心[bāo cáng huò xīn]

【解釋】苞:通“包”,包藏;禍心:害人之心。心里暗藏著不可告人的壞主意。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陰懷妒害,苞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p>

【示例】而遣人納和,此固苞藏禍心,別營兇計。 ——宋·范仲淹《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三狀》

【第8句】:兵連禍結[bīng lián huò jié]

【解釋】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出處】《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p>

【示例】兵連禍結,涂炭平民,耗損國內,悔之晚矣。 ——明·劉基《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

【第9句】:有福同享,有禍同當[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解釋】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出處】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不料他倒先來沾我們的光了?!?/p>

【示例】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蘭:我們將來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你高興不高興?”

【第10句】:妄談禍福[wàng tán huò fú]

【解釋】無根據地預言禍福之事。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五回:“像這種當個頑意兒,不必問他真的假的,倒也無傷大雅,至于那一種妄談禍福的,就要不得?!?/p>

【第11句】:敵存滅禍,敵去召過[dí cún miè huò,dí qù zhāo guò]

【解釋】召:即“招”,招來。敵人存在,威脅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災禍;放松警惕,便會招來禍害。比喻勝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第12句】:兵拏禍結[bīng ná huò jié]

【解釋】戰爭、災禍連續不斷。同“兵連禍結”。

【出處】《宋史·陳良祐傳》:“今遣使乃啟釁之端,萬一敵騎犯邊,則民力困于供輸,州郡疲于調發,兵拏禍結,未有息期。”

【第13句】:惹禍招愆[rě huò zhāo qiān]

【解釋】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出處】元·關漢卿《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鄭恒枉自胡來纏,空落得惹禍招愆。”

【第14句】:移禍枯桑[yí huò kū sāng]

【解釋】比喻甲方直接受害,乙方也不免受到牽連。

【第15句】:福不重至,禍必重來[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

【解釋】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出處】漢·劉向《說苑·權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

【第16句】:言發禍隨[yán fā huò suí]

【解釋】話一出口,禍患隨之而來。同“言出禍從”。

【出處】唐·陸贄《謝密旨因論所宣事狀》:“其如言發禍隨,求之以情既無端,驗之以跡又無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第17句】:言出禍從[yán chū huò cóng]

【解釋】話一出口,禍患隨之而來。

【出處】《后漢書·宦者傳論》:“雖忠良懷憤,時或憤發,而言出禍從,旋見拏戮。”

【第18句】:惡稔禍盈[è rěn huò yíng]

【解釋】稔:成熟;盈:滿,指到了極點。罪惡積蓄成熟,像錢串已滿。形容作惡多端,末日來臨。

【出處】《周書·武帝紀》:“偽齊違信背約,惡稔禍盈?!?/p>

【第19句】:橫禍飛災[hèng huò fēi zāi]

【解釋】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殃飛禍”。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虛脾愛使乖,也只怕粉臉香腮,引動你密意幽懷,倒做了橫禍飛災?!?/p>

【示例】我院君賢達,人間沒賽。真是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飛災。 ——明·徐臣《殺狗記·迎春私嘆》

【第20句】:避禍就福[bì huò jiù fú]

【解釋】避開兇險,趨向幸福。

【出處】戰國·衛·商鞅《商君書·定分》:“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示例】我們要以避禍就福的方針來對待這個問題。

【第21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解釋】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出處】宋·無名氏《張協狀元·勝花氣死》:“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p>

【示例】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張千,你再去看來。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

【第22句】:孽根禍胎[niè gēn huò tāi]

【解釋】災禍的根源。舊指壞的兒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p>

【示例】在江西張勛的老家,人們指責他為孽根禍胎逆子國賊,丟了江西人的臉。 ——劉德桂《宣統皇帝》第三章第四節

【第23句】:惹禍招殃[rě huò zhāo yāng]

【解釋】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出處】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三折:“數遍到此,曾諫李王,李王不聽,只恐怕惹禍招殃。”

【第24句】:因禍得福[yīn huò dé fú]

【解釋】變壞事為好事。

【出處】《史記·管晏列傳》:“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p>

【示例】伯翁,你說我誤事不誤事,如今不是因禍得福嗎? ——清·姬文《市聲》第六回

【第25句】:擇禍從輕[zé huò cóng qīng]

【解釋】遇到災禍時選擇輕的,可以減少損失。

【出處】《國語·晉語》:“擇福莫若重,擇禍莫若輕。福無所用輕,禍無所用重?!?/p>

【第26句】:福無雙降,禍不單行[fú wú shuāng jiàng,huò bù dān xíng]

【解釋】降:降臨。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又撞著這般惡魔,他來害我!”

【第27句】:移禍于人[yí huò yú rén]

【解釋】把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

【出處】清·無名氏《劉公案》第21回:“移禍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這個囚徒行事古怪!”

【第28句】:申禍無良[shēn huò wú liáng]

【解釋】申:重復。申禍:第二次遭禍事。無良:形容自己沒有道德。重遭禍事,是因為自己沒有道德而造成的。

【出處】《國語·諸稽郢行成于吳》:“今勾踐申禍無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陲之小怨?!?/p>

【第29句】:樂禍不悛[lè huò bù quān]

【解釋】樂:愛好;悛:悔改。好為禍患并堅持不改變。

【出處】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其間兇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p>

【示例】其有暴君,終于不省,樂禍不悛,則有知前之所言者。 ——清·唐甄《潛書·遠諫》

【第30句】:亡猿禍木[wáng yuán huò mù]

【解釋】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

【出處】《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

【第31句】:避禍求福[bì huò qiú fù]

【解釋】指避開災禍而求取幸福。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臣不敢畏憚強御,避禍求福,與進(何進)合圖,事無違異。”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3回:“及至臨大節、當危難,便把這兩個字撇過一邊了,只要全軀保家,避禍求福。”

【第32句】:防禍于未然[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解釋】防止禍患于萌發之前。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事不當時固爭,防禍于未然。”

【示例】杜甫用這個典故,意思是對于'蒼生’要臥薪嘗膽地嚴加警惕,要能防禍于未然。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階級意識》

【第33句】:因禍為福[yīn huò wéi fú]

【解釋】變壞事為好事。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p>

【示例】善因禍為福,君何處焉?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第34句】:怨府禍梯[yuàn fǔ huò tī]

【解釋】怨府:眾怨歸聚的地方;禍梯:禍害的由來。指怨恨的集中點,禍害的根由。

【出處】《史記·趙世家》:“毋為怨府,毋為禍梯?!?/p>

【第35句】:樂禍幸災[lè huò xìng zāi]

【解釋】猶言幸災樂禍。謂以別人的災禍為樂。

【出處】《宋書·沈攸之傳》:“而攸之始奉國諱,喜見于容,普天同哀,己以為慶。此其樂禍幸災,大逆之罪一也。”

【第36句】:福為禍始[fú wéi huò shǐ]

【解釋】指福與禍沒有定數,享福太甚就隱伏著禍端。亦作“福為禍先”。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詩:“福為禍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韓詩》:“利為用本,福為禍先。”

【第37句】:福倚禍伏[fú yǐ huò fú]

【解釋】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出處】《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p>

【第38句】: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ī]

【解釋】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出處】《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p>

【示例】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 ——漢·賈誼《鵬鳥賦》

【第39句】:轉禍為福[zhuǎn huò wéi fú]

【解釋】把禍患變為幸福。指把壞事變成好事。

【出處】《戰國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碧啤ゑ樫e王《為徐敬業討代武氏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p>

【示例】天下事非大善不能轉禍為福,非大惡亦不能轉福為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第40句】:兵連禍接[bīng lián huò jiē]

【解釋】指戰事、災禍連續不斷。

【出處】孫中山《誥誡東江叛軍通令》:“數年以來,閩、粵、湘生民涂炭,曹吳二賊,實為禍首,近復啟釁浙奉,兵連禍接,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將出師北伐?!?/p>

【第41句】:大禍臨頭[dà huò lín tóu]

【解釋】臨:來到。大災禍來臨。

【出處】歐陽山《苦斗》四十七:“總之,仿佛有大禍臨頭的感覺,很不平靜?!?/p>

【示例】他感到大禍臨頭了。

【第42句】:不為福先,不為禍始[bù wéi fú xiān,bù wéi huò shǐ]

【解釋】先:先驅者,帶頭人;始:創始者。不做為人民造福的先驅者,也不做禍害人類的創始人。

【出處】《莊了·刻意》:“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后應,迫而后動,不得已而后起?!?/p>

【第43句】:惡積禍盈[è jī huò yíng]

【解釋】罪惡成堆,禍害滿貫。形容罪大惡極。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p>

【示例】逆氏僭據關隴,號同王者,惡積禍盈,自相疑戮,釁起蕭墻,勢分四國。 ——《晉書·慕容暐載記》

【第44句】:福為禍先[fú wéi huò xiān]

【解釋】指福與禍沒有定數,享福太甚就隱伏著禍端。同“福為禍始”。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詩:“福為禍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韓詩》:“利為用本,福為禍先?!?/p>

【第45句】:殃國禍家[yāng guó huò jiā]

【解釋】使國家遭殃,家庭受害。

【出處】南朝·梁·蕭衍《凈業賦》:“前輪折軸,后車覆軌,殃國禍家,亡身絕祀。”

【第46句】:橫禍非災[hèng huò fēi zāi]

【解釋】猶言橫殃飛禍。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出處】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只為那當年認了個不良賊,送的俺一家兒橫禍非災。”

【示例】天哪,天哪,怎遭這場橫禍非災! ——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三折

【第47句】:罪魁禍首[zuì kuí huò shǒu]

【解釋】魁:為首的。作惡犯罪的頭子。

【出處】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p>

【示例】這場空難事故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只在機場上空飛翔的鴿子。

【第48句】:惹禍招災[rě huò zhāo zāi]

【解釋】給自己引來麻煩。

【出處】元·張養浩《普天樂》:“莫剛直,休豪邁,于身無益,惹禍招災?!?/p>

【示例】本是那驢騾里出弩駘,少教訓,欠丁揌,惹禍招災。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斗鵪鶉》

【第49句】:福善禍淫[fú shàn huò yín]

【解釋】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出處】《尚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于夏,以彰厥罪?!?/p>

【示例】天道福善禍淫。彼善而富貴,爾淫而貧賤,理也。 ——清·鄭燮《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

【第50句】:安危相易,禍福相生[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解釋】易:變易,轉變。平安與危難互相轉化,災禍與幸?;橐蚬?。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則陽》:“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p>

【示例】'安危相易,禍福相生’,事之由妄想而者,豈獨胚胎然哉? ——章炳麟《菌說》

【第51句】:吉兇禍福[jí xiōng huò fú]

【解釋】吉祥、不幸、災禍、幸福。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是為吉兇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p>

【示例】每個人都有吉兇禍福的。

【第52句】:包藏禍心[bāo cáng huò xīn]

【解釋】包藏:隱藏,包含;禍心:害人之心。心里懷著害人的惡意。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p>

【示例】初與我為客侶,不意包藏禍心,隱我血貲,悍不還,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柳氏子》

【第53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

【解釋】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示例】那金蓮聽了,心里猶如刀割一般,說道:“公子,這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總是我王金蓮害了公子?!?——清·佚名《說呼全傳》第十回

【第54句】:福過禍生[fú guò huò shēng]

【解釋】過:太甚。幸福到了極點就轉化為災禍。形容人樂極生悲。

【出處】《宋書·劉敬宣傳》:“今此杖節,常懼福過禍生,實思避盈居損,富貴之旨,非所敢當。”

【第55句】:言出禍隨[yán chū huò suí]

【解釋】話一出口,禍患隨之而來。同“言出禍從”。

【出處】《明史·鄒智傳》:“吾非不欲言,言出則禍隨,其誰吾聽?”

【第56句】:口禍之門[kǒu huò zhī mén]

【解釋】禍:災禍。嘴是招惹禍患的大門。形容話多易惹禍。

【出處】后周·馮道《舌》:“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

【第57句】:妻賢夫禍少[qī xián fū huò shǎo]

【解釋】禍:災難。妻子賢惠丈夫在外災禍就少。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自古說'妻賢夫禍少’,'表壯不如里壯’,你但凡是個好的,他們怎敢鬧出口?”

【示例】妻賢夫禍少,他因妻子犯事而坐牢。

【第58句】:嫁禍于人[jià huò yú rén]

【解釋】嫁:轉移。把自己的禍事推給別人。

【出處】《史記·趙世家》:“韓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禍于趙也?!?/p>

【示例】他們這樣說,固然也許是因為失敗之后,嫁禍于人,或者因為自己變計,須有借口之故。 ——魯迅《兩地書》一○六

【第59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

【解釋】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第60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bìng cóng kǒu rù,huò cóng kǒu chū]

【解釋】疾病常因飲食不慎而發生,禍患常因說話不慎而造成。

【出處】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示例】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見莊綽《雞肋編》,謂當時諺語。 ——清·趙翼《陔余叢考·成語》

【第61句】:惡貫禍盈[è guàn huò yíng]

【解釋】貫:錢串;禍:為害。指罪惡累累像錢串已滿,末日來臨。

【出處】唐·崔融《諫稅關市疏》:“獨有默啜,假息孤恩,惡貫禍盈,覆亡不暇?!?/p>

【第62句】:災梨禍棗[zāi lí huò zǎo]

【解釋】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矣?!?/p>

【示例】其中或者有片言只語可采,敬煩刪定。至于會不會有災梨禍棗,非我所能計了。 ——高陽《胭脂井》

【第63句】:興亡禍福[xīng wáng huò fú]

【解釋】興盛和滅亡,災禍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出處】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這七條弦興亡禍福都相應,端的個圣賢可對,神鬼堪驚;俗懷頓爽,塵慮皆清?!?/p>

【示例】吾言為公興亡禍福之計,愿公安意聽之。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九

【第64句】:利深禍速[lì shēn huò sù]

【解釋】獲利愈多,災禍來得愈快。

【出處】《后漢書·皇后紀上》:“任重道悠,利深禍速?!?/p>

【示例】雖邪正殊途,而咸至誅戮,豈非時艱政紊,利深禍速者乎! ——《晉書·張方傳》

【第65句】: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解釋】移禍:嫁禍。把禍患轉嫁給別人。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嫁禍于無辜的人。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www|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免费看片aⅴ免费大片|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免费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极品|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韩国三级在线视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www|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片|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男人天堂网2017|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野外亲子乱子伦视频丶久草资源|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v片在线观看品善网| 黑人巨大人精品欧美三区| 外国女性用一对父子精液生子引争议|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色噜噜在线观看|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