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賤”的成語大全(59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賤入貴出、安貧樂賤、貴壯賤弱等含“賤”的成語59個,其中“賤”開頭的6個,“賤”結尾的16個,“賤”在中間的3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賤”開頭的成語
【第1句】:賤入貴出[jiàn rù guì chū]
【解釋】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一回:“至于涉險履危,梯山航海,賤入貴出,貿易開張,能思善算?!?/p>
【示例】做生意就是要靠賤入貴出賺錢。
【第2句】:賤買貴賣[jiàn mǎi guì mài]
【解釋】低價買進,高價售出。
【出處】漢·班固《漢書·景帝紀》:“吏受所監(jiān)臨,以飲食免,重;受財物,賤買貴賣,論輕?!?/p>
【示例】若做經紀,賤心便起,賤買貴賣,損人利己。 ——明·沈受先《三元記·餞行》
【第3句】:賤斂貴發(fā)[jiàn liǎn guì fā]
【解釋】低價賣進,高價賣出。同“賤斂貴出”。
【出處】《新唐書·鄭珣瑜傳》:“既至河南,清凈惠下,賤斂貴發(fā),以便民?!?/p>
【第4句】:賤目貴耳[jiàn mù guì ěr]
【解釋】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比喻舍近求遠。
【出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補藥于遠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示例】而賤目貴耳者,顧謂今不如古,方隅之別也。 ——清·李調元《<蜀雅>序》
【第5句】:賤斂貴出[jiàn liǎn guì chū]
【解釋】低價賣進,高價賣出。
【出處】唐·韓愈《曹成王碑》:“恒平物估,賊斂貴出?!?/p>
【第6句】:賤骨頭[jiàn gǔ tóu]
【解釋】指不自尊、不知羞恥或不知好歹的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人太生嬌俏了,可知心就嫉妒。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的??墒莻€賤骨頭?!?/p>
【示例】他就是賤骨頭的命。
“賤”結尾的成語
【第1句】:安貧樂賤[ān pín lè jiàn]
【解釋】安于貧賤,并以此為樂。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蔡邕傳》:“夫子生清穆之世,稟醇和之靈,覃思典籍,韞櫝六經,安貧樂賤,與世無營?!?/p>
【示例】安貧樂賤的思想已經過時了。
【第2句】:賞不遺賤[shǎng bù yí jiàn]
【解釋】獎賞時不要遺留地位低下的人。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誅不避貴,賞不遺賤,不淫于樂,不遁于哀,盡智導民而不伐焉?!?/p>
【示例】功者賞不遺賤,罪者刑不避親,雖寵愛之,終不虧法。 ——《北史·魏本紀》
【第3句】:壓良為賤[yā liáng wéi jiàn]
【解釋】舊指強買平民女子為奴婢。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晉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吳,禁壓良為賤?!?/p>
【示例】洞山云:'和尚莫壓良為賤。’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愿禪師》
【第4句】:人離鄉(xiāng)賤[rén lí xiāng jiàn]
【解釋】指離開故鄉(xiāng),無親無故,失去依靠,遭人輕視。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六回:“長老聞言,滿眼垂淚道:'可憐,可憐!這才是人離鄉(xiāng)賤?!?/p>
【第5句】:高低貴賤[gāo dī guì jiàn]
【解釋】貴:尊貴。指物體的價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級。
【示例】不論高低貴賤,你得盡快買一個來替代。
【第6句】:憐貧惜賤[lián pín xī jiàn]
【解釋】憐:憐憫;惜:愛惜;賤:地位低下。憐憫貧窮的人,愛護地位低下的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起他素日憐貧惜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p>
【第7句】:身微命賤[shēn wēi mìng jiàn]
【解釋】身:身份;微:低微;賤:卑賤。身份低微,命也不值錢。
【出處】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至恩弘,身微命賤,無階答謝。”
【第8句】:貴不凌賤[guì bù líng jiàn]
【解釋】凌:欺侮,逼迫。富貴的人不欺侮貧賤的人。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賢,國有什伍,治偏細民,貴不凌賤,富不傲貧,功不遺罷,佞不吐愚?!?/p>
【第9句】:人微言賤[rén wēi yán jiàn]
【解釋】猶言人微言輕。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宋·曾鞏《泰山祈雨文》:“吏思其繇,奔走群望,而人微言賤,不能上動?!?/p>
【第10句】:征貴征賤[zhēng guì zhēng jiàn]
【解釋】征:征兆。征貴:漲價的征兆;征賤:跌價的征兆。指價格波動的征兆。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p>
【第11句】:威尊命賤[wēi zūn mìng jiàn]
【解釋】威:威力。法令尊嚴、生命賤微,指軍令如山倒,寧可犧牲生命,不得抗令。
【出處】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第12句】:不知貴賤[bù zhī guì jiàn]
【解釋】指不知事物的輕重與價值。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4回:“你若說你和我一樣,你就是不知貴賤的人了?!?/p>
【示例】他是一個不知貴賤的家伙。
【第13句】:親疏貴賤[qīn shū guì jiàn]
【解釋】親密、疏遠、富貴、貧賤的種種關系。形容地位和關系不同的眾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使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予樂?!?/p>
【示例】無論親疏貴賤,我們唯才是舉。
【第14句】:樂貧甘賤[lè pín gān jiàn]
【解釋】甘:甘愿;賤:地位卑賤。樂于貧困的生活,甘于卑賤的地位。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十三:“其次蕭灑蓽門,樂貧甘賤,抱經濟之器,泛若無?!?/p>
【第15句】:自輕自賤[zì qīng zì jiàn]
【解釋】賤:藐視。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示例】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輕自賤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
【第16句】:踴貴屨賤[yǒng guì jù jiàn]
【解釋】踴:古代為受過刖刑的人制作的鞋;屨:用麻、草制成的鞋。受刖刑者穿的鞋價錢比普通人穿的鞋還要貴。比喻社會現象不正常。
【出處】《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踴貴,民人痛疾。”
【示例】受刑者轉廣,而為非者日多,踴貴屨賤,有鼻者丑也。 ——《晉書·刑法志》
“賤”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貴壯賤弱[guì zhuàng jiàn ruò]
【解釋】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同“貴壯賤老”。
【出處】《新唐書·吐蕃傳上》:“貴壯賤弱,母拜子,子倔父,出入前少而后老。”
【第2句】:貴壯賤老[guì zhuàng jiàn lǎo]
【解釋】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
【出處】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
【第3句】:屨賤踴貴[jù jiàn yǒng guì]
【解釋】原指被砍鄶的人很多,致使鞋子價賤而踴價貴。后形容刑罰既重又濫。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踴貴,民人痛疾?!?/p>
【示例】晏子既陳屨賤而踴貴于君,其君為之省刑。 ——漢·孔鮒《孔叢子·執(zhí)節(jié)》
【第4句】:貧賤之知[pín jiàn zhī zhī]
【解釋】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出處】《后漢書·宋弘傳》:“(光武帝)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
【第5句】:貴德賤兵[guì dé jiàn bīng]
【解釋】貴德:重視德行;賤兵:輕視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強制刑罰。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本議》:“古者貴以德而賤用兵。”
【第6句】:貴人賤己[guì rén jiàn jǐ]
【解釋】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表示謙虛。
【出處】《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
【第7句】:貧賤親戚離[pín jiàn qīn qī lí]
【解釋】一個人貧賤時,親戚也會離開他。形容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關系以金錢多少和地位高低為轉移。
【出處】晉·曹攄《感舊》詩:“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廉藺門易軌,田竇相奪移?!?/p>
【第8句】: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解釋】貧賤之交:貧困時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麩。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
【出處】《南齊書·劉悛傳》:“后悛從駕登蔣山,上數嘆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顧謂悛曰:'此況卿也。’”
【示例】古人云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似這等畜類這行止,著小老婆盡都丟了也。 ——元·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
【第9句】:貧賤之交[pín jiàn zhī jiāo]
【解釋】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出處】《后漢書·宋弘傳》:“(光武帝)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
【示例】你也算貧賤之交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雨村笑道
【第10句】:卑身賤體[bēi shēn jiàn tǐ]
【解釋】①謂儉約勤苦。②彎腰俯首,屈從奉迎。
【出處】《韓非子·說疑》:“皆夙興夜寐,卑身賤體……以事其君?!?/p>
【示例】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愉愉煦煦,終無益于主上之治。 ——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
【第11句】:貧賤糟糠[pín jiàn zāo kāng]
【解釋】指貧賤時一起過患難生活的妻子。
【出處】語出《后漢書·宋弘傳》:“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
【示例】呀!下官已有早年結發(fā),乃貧賤糟糠。 ——明·王玉峰《焚香記·辭婚》
【第12句】:貴古賤今[guì gǔ jiàn jīn]
【解釋】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當代的事。
【出處】南朝·宋·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以自序》:“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盡之,多貴古賤今,所以稱情狂言耳。”
【示例】《宋書·范曄傳》:“恐世人不能盡之,多貴古賤今,所以稱情狂言耳。”
【第13句】:煙花賤質[yān huā jiàn zhì]
【解釋】舊指妓女。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若不嫌我煙花賤質,情愿舉案齊眉,白頭奉侍?!?/p>
【示例】妾雖煙花賤質,零落殘姿,雖不敢自薦枕席,若得親傍江相公豐膚,道得個蒹葭倚玉,則賤妾死且不朽。 ——清·吳中佩蘅子《吳江雪》十二回
【第14句】:貴遠賤近[guì yuǎn jiàn jìn]
【解釋】以為與當世相隔久遠的就珍貴,相隔近的就低賤。
【出處】三國·魏·曹丕《論文》:“楊班儔也,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瘖于自見?!?/p>
【示例】論“文變”的人,對于“時”多少持著平等觀,但也還不免貴遠賤近或“競今疏古”的偏見。 ——朱自清《正變》
【第15句】:貧賤之交不可忘[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
【解釋】貧賤之交:貧困時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
【出處】唐·陳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夫貧賤之交不可忘,珠玉滿堂而不足貴,薛大夫其人也?!?/p>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你是絕頂聰明的人,總該曉得這兩句話:'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
【第16句】:貴耳賤目[guì ěr jiàn mù]
【解釋】重視傳來的話,輕視親眼看到的現實。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出處】漢·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示例】太守何得貴耳賤目。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
【第17句】:買賤賣貴[mǎi jiàn mài guì]
【解釋】指低價買進而高價賣出。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三國·吳·薛綜注:“裨販,買賤賣貴,以自裨益。”
【示例】做生意就是要買賤賣貴,否則就是為社會貢獻財富。
【第18句】:位尊賤隔[wèi zūn jiàn gé]
【解釋】位:官位;賤:指地位卑賤的人,即老百姓。官位越高就與百姓之間的距離越大。
【出處】唐·韓愈《與陳給事書》:“閣下位益尊,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p>
【第19句】: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ín jiàn zhī zhī bù kě wàng,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解釋】貧賤之知:貧困時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麩。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宋弘傳》:“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
【第20句】:販賤賣貴[fàn jiàn mài guì]
【解釋】指低價買進而高價賣出。同“買賤賣貴”。
【出處】《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者,陽崔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p>
【第21句】:隆古賤今[lóng gǔ jiàn jīn]
【解釋】推崇古代,輕視當今。
【出處】朱自清《正變》:“明白了通變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賤今,也不至于一味競今疏古,便能公平的看歷史,各各還給它一副本來面目?!?/p>
【第22句】:貧嘴賤舌[pín zuǐ jiàn shé]
【解釋】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黛玉道:'什么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示例】自己也很伶俐的賈母,像鳳姐那樣'貧嘴賤舌’,長于'世俗取笑’。 ——王朝聞《鳳姐的個性與共性》
【第23句】:貴少賤老[guì shǎo jiàn lǎo]
【解釋】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同“貴壯賤老”。
【出處】《史記·匈奴列傳》:“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貴壯健,賤老弱?!?/p>
【示例】“烏桓、鮮卑即古所謂東胡也”裴松之注引晉·王沈《魏書》:“烏丸者,東胡也……貴少賤老,其性悍驁?!?——《三國志·魏志·烏桓鮮卑東夷傳》
【第24句】:貴賤無二[guì jiàn wú èer]
【解釋】對高貴和卑賤的人態(tài)度一樣。
【出處】周·呂尚《金匱》:“敬遇賓客,貴賤無二?!?/p>
【第25句】:貧賤不移[pín jiàn bù yí]
【解釋】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第26句】:貧賤驕人[pín jiàn jiāo rén]
【解釋】身處貧賤,但很自豪。指貧賤的人蔑視權貴。
【出處】《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
【示例】還有一班不長進的,并沒有人賞識過他,也學著他去瞎狂,說什么“貧賤驕人”。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二回
【第27句】: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pín jiàn qīn qī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
【解釋】他人:外人;合:聚合。貧賤時親朋戚友都疏遠你,富貴時素不相識的人都會來巴結你。指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2卷:“有句古詩說得好,道是:'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Z似道做了國戚,朝廷恩寵曰隆,那一個不趨奉他?”
【第28句】:多賤寡貴[duō jiàn guǎ guì]
【解釋】貨物多則價格便宜,貨物少則價格昂貴。
【出處】《管子·國蓄》:“夫物多則賤,寡則貴,散則輕,聚則重,人君知其然,故視國之羨不足而御其財物。”
【第29句】:谷賤傷農[gǔ jiàn shāng nóng]
【解釋】谷:糧食。指糧價過低,使農民受到損害。
【出處】《漢書·食貨志上》:“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p>
【示例】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谷賤傷農’的古語成為都市間報上的時行標題。”
【第30句】:貧賤不能移[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解釋】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出處】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第31句】: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wēi wǔ bù néng qū,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解釋】威武:權勢,武力;屈:屈服;移:改變。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不能使之改變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示例】而且證明了我們中國,卻有許多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說真話的人們。 ——魯迅《記蘇聯版畫展覽會》
【第32句】:貴賤無常[guì jiàn wú cháng]
【解釋】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變的。
【出處】宋·王楙《野客叢書·鹖冠子》:“《前漢·藝文志》有《鹖冠子》一篇,今所行四卷十五篇。如所謂'中流失般,一壺千金’、'貴賤無常,物使之然’皆出于是?!?/p>
【第33句】:尊古賤今[zūn gǔ jiàn jīn]
【解釋】尊祟古代的,輕視當代的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于神農黃帝而后能人說?!?/p>
【第34句】:貴陰賤璧[guì yīn jiàn bì]
【解釋】貴重光陰甚于玉璧。比喻時間的寶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p>
【示例】夫貴陰賤璧,圣所約也;顛倒衣裳,明所箴也。 ——《晉書·皇甫謐傳》
【第35句】:貪財賤義[tān cái jiàn yì]
【解釋】賤:輕視;義:道義。貪圖錢財,輕視道義。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貪財賤義,好聲色,上侈靡?!?/p>
【第36句】:貴賤高下[guì jiàn gāo xià]
【解釋】指人的社會地位高低不同。
【出處】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王曰:'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不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
【第37句】:貴而賤目[guì ér jiàn mù]
【解釋】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出處】漢·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