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遣”的成語(21個)
本文整理了遣興陶情、神差鬼遣、放言遣辭等含“遣”的成語21個,其中“遣”開頭的成語11個,“遣”結(jié)尾的成語3個,“遣”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遣”開頭的成語【第1句】:遣興陶情[qiǎn xìng táo qíng]
【解釋】遣釋意興,陶冶情趣。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然不過是侍酒陪飲,追歡買笑,遣興陶情,解悶破寂,實(shí)是少不得的。”
【示例】只因遣興陶情以后,彼此怒氣潛消,不止狄希陳與寄姐和好如初,權(quán)奶奶與戴奶奶也暫時歇?dú)狻?——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七回
【第2句】:遣詞措意[qiǎn cí cuò yì]
【解釋】指寫文章、說話時的用詞立意。同“遣辭措意”。
【出處】宋·吳開《優(yōu)古堂詩話》:“前輩讀詩與作詩既多,則遣詞措意,皆相緣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示例】寫文章時要注意遣詞措意。
【第3句】:遣言措意[qiǎn yán cuò yì]
【解釋】指寫文章、說話時的用詞立意。同“遣辭措意”。
【出處】宋·蘇洵《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陸贄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當(dāng),有執(zhí)事之實(shí)。”
【第4句】:遣兵調(diào)將[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解釋】猶調(diào)兵遣將。亦作“遣將調(diào)兵”、“遣將征兵”。
【出處】《禪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說延州府丞湯思忠遣兵調(diào)將已定,然后自領(lǐng)馬步軍兵,離寨伺候。”
【示例】中山先生以為袁氏手握大權(quán),發(fā)號施令,遣兵調(diào)將,極稱自由。 ——陳英士《致黃克強(qiáng)書》
【第5句】:遣辭措意[qiǎn cí cuò yì]
【解釋】指寫文章、說話時的用詞立意。
【出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前輩讀詩與作詩既多,則遣辭措意,皆相緣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第6句】:遣將調(diào)兵[qiǎn jiāng diào bīng]
【解釋】泛指調(diào)動安排人力。見“遣兵調(diào)將”。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0回:“你既是昆侖之士,理當(dāng)遣將調(diào)兵,共決雌雄。”
【第7句】:遣愁索笑[qiǎn chóu suǒ xiào]
【解釋】消愁求樂。
【出處】清孫原湘《<履園叢話>序》:“履園主人于灌園之暇,就耳目所睹聞,著《叢話》二十卷,間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第8句】:遣詞立意[qiǎn cí lì yì]
【解釋】指寫文章或說話時的用辭立意。
【出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前輩讀詩與作詩既多,則遣辭措意,皆相緣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示例】你這個小妮子,學(xué)得幾時唱,就曉得遣詞立意,又念皇家雨露之恩,真?zhèn)€聰明敏慧,可喜可愛。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十回
【第9句】:遣詞造意[qiǎn cí zào yì]
【解釋】指寫文章、說話時的用詞立意。同“遣辭措意”。
【出處】吳晗《學(xué)習(xí)集·葬花詩和<白頭吟>》:“雖然文字不同,但遣詞造意,卻是有一脈相通之處的。”
【第10句】:遣詞造句[qiǎn cí zào jù]
【解釋】運(yùn)用詞語組織句子。
【示例】學(xué)生都要過遣詞造句這一關(guān)。
【第11句】:遣將征兵[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解釋】泛指調(diào)動安排人力。同“遣兵調(diào)將”。
【出處】蔡東藩《南北史通俗演義》第七回:“原來魏主嗣欲乘喪南侵,報復(fù)舊怨,因?qū)⑺问穲?zhí)回,即日遣將征兵,進(jìn)攻滑臺。”
“遣”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神差鬼遣[shén chà guǐ qiǎn]
【解釋】好像有鬼神在支使著一樣,不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同“神差鬼使”。
【出處】清·何剛德《春明夢錄》卷上:“龔丈不物'夏官’二字不敢用,且'周官’二字亦不也用,卒不得差。神差鬼遣,一似龔丈兵部資格專為周舍人效力也者,何其巧耶!”
【第2句】:情恕理遣[qíng shù lǐ qiǎn]
【解釋】恕:原諒;遣:排遣。以情相恕,以理排遣。指待人接物寬厚和平,遇事不加計較。
【出處】《晉書·衛(wèi)玠傳》:“玠嘗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慍之容。”
【示例】情恕理遣古所難,何以報之用惡客。 ——清·孫枝蔚《次韻答莫大岸見嘲》
【第3句】:無以自遣[wú yǐ zì qiǎn]
【解釋】遣:排遣。沒有辦法排遣。形容百無聊賴,沒有辦法打發(fā)日子。
【出處】宋·蘇軾《和郭主簿二首》:“無以自遣,乃和淵明二篇,隨意所寓,無復(fù)倫次也。”
【示例】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shù)。 ——《宋史·歐陽修傳》
“遣”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放言遣辭[fàng yán qiǎn cí]
【解釋】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qū)懳恼隆?/p>
【出處】晉·陸機(jī)《文賦》:“放言遣辭,良多變矣。”
【第2句】:調(diào)兵遣將[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解釋】調(diào)動兵力,派遣將領(lǐng)。泛指調(diào)動安排人力。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diào)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示例】我聞得海上倭賊利害,自去廝殺不成?只是調(diào)兵遣將,罰罪賞功而已。 ——明·無名氏《鳴鳳記·文華祭海》
【第3句】:命辭遣意[mìng cí qiǎn yì]
【解釋】運(yùn)用文詞表達(dá)思想。亦作“命詞遣意”。
【出處】《朱子語類》卷八十:“變風(fēng)中固多好詩,雖其間有沒意思者。然亦須得其命辭遣意方可。”
【第4句】:命詞遣意[mìng cí qiǎn yì]
【解釋】運(yùn)用文詞表達(dá)思想。同“命辭遣意”。
【出處】王闿運(yùn)《郭新楷傳》:“軍檄箋啟,日有百數(shù),新楷命詞遣意,輕重悉宜。”
【第5句】:拘神遣將[jū shén qiǎn jiàng]
【解釋】拘:拘使。指力量無窮。神通廣大,能指揮天兵天將。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就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么快。”
【示例】過五日后,于冰向不邪道:“我今日傳你拘神遣將五行變化之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三十八回
【第6句】:呼蛇容易遣蛇難[hū shé róng yì qiǎn shé nán]
【解釋】把蛇引過來容易,但要把它趕走就困難了。比喻招小人來容易,而要把他打發(fā)走就困難了。
【出處】江東老蟫《京本通俗小說》第十三回:“你將為常言俗語道:呼蛇容易遣蛇難。怕日久歲深,盤費(fèi)重大。”
【第7句】:移情遣意[yí qíng qiǎn yì]
【解釋】變易情志,消遣煩悶。
【出處】嚴(yán)復(fù)《救亡決論》:“若夫詞章一道,本無經(jīng)濟(jì)殊科,詞章不妨放達(dá),故雖極蜃樓海市,惝恍迷離,皆足以移情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