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殆”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殆無虛日、知止不殆、車殆馬煩等含“殆”的成語12個,其中“殆”開頭的成語2個,“殆”結尾的成語8個,“殆”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殆”開頭的成語【第1句】:殆無虛日[dài wú xū rì]
【解釋】殆:幾乎;虛:空。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出處】宋·周密《武林舊事·大禮》:“先自前一月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p>
【示例】旋吳之后,文宴過從,殆無虛日。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序》
【第2句】:殆無孑遺[dài wú jié yí]
【解釋】殆:幾乎;孑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出處】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殆無孑遺?!?/p>
【示例】至已丑為西兵所敗,故境內殘滅,殆無孑遺。 ——清·歸莊《黃孝子傳》
“殆”結尾的成語【第1句】:知止不殆[zhī zhǐ bù dài]
【解釋】殆:危險。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出處】《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示例】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明·趙弼《兩教辨》
【第2句】:百戰不殆[bǎi zhàn bù dài]
【解釋】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于用兵。
【出處】《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p>
【示例】自古名將料敵制勝,訓練士兵,故可使赴湯蹈火,百戰不殆。 ——《金史·劉炳傳》
【第3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
【解釋】殆:危險。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多用以勸誡人不要貪得無厭。
【出處】《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p>
【示例】二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奔葻o出類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賢路。(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
【第4句】:知足不殆[zhī zú bù dài]
【解釋】指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同“知止不殆”。
【出處】漢·荀悅《漢紀·宣帝紀二》:“太傅疏廣謂少傅受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p>
【第5句】:思而不學則殆[sī ér bù xué zé dà]
【解釋】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學習,就會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出處】《論語·為政》:“學而不軸則罔,思而不學則殆?!?/p>
【第6句】:財多命殆[cái duō mìng dài]
【解釋】殆:危險。錢財多了,易招致盜賊,生命就有危險。
【出處】《后漢書·馮衍傳》:“況今位尊身危,財多命殆,鄙人知之,何疑君子。”
【第7句】:人煩馬殆[rén fán mǎ dài]
【解釋】煩:煩躁;殆:通“怠”,疲乏。形容旅途勞頓。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p>
【示例】人煩馬殆禽獸盡,百里腥膻禾黍稀。 ——唐·鄭嵎《津陽門詩》
【第8句】:樂樂不殆[lè lè bù dài]
【解釋】樂樂:堅定;殆:通“怠”,懈怠。堅定不懈的樣子。
【出處】《荀子·儒效》:“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
“殆”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車殆馬煩[chē dài mǎ fán]
【解釋】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示例】至黃昏乃歸,車殆馬煩,不勝困憊。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
【第2句】:喪失殆盡[sàng shī dài jìn]
【解釋】全部失去。
【示例】祖傳的美德在他身上喪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