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雖”的成語(22個)
本文整理了雖畏勿畏,雖休勿休、履雖新不為冠 等含“雖”的成語22個,其中“雖”開頭的成語10個,“雖”在中間的成語1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雖”開頭的成語【第1句】:雖畏勿畏,雖休勿休[suī wèi wù wèi,suī xiū wù xiū]
【解釋】畏:佩服,敬畏;勿:不要;休:贊美。雖然受到尊敬,但不要自認為可尊敬,雖受到稱許,但不要認為可贊美。
【出處】《尚書·呂刑》:“爾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
【第2句】:雖死猶榮[suī sǐ yóu róng]
【解釋】人雖然死了,但死得光榮。
【示例】她雖死猶榮,死得其所。
【第3句】:雖死之日,猶生之年[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解釋】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出處】晉·常璩《漢中士女志·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惟求皇上簡發重兵,迅圖掃蕩,則臣等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第4句】:雖休勿休[suī xiū wù xiū]
【解釋】休:贊美。意思是雖受稱許而不要沾沾自喜。
【出處】《尚書·呂刑》:“爾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
【第5句】:雖有搞暴[shui you gao pu]
【解釋】即使因干枯而變形。
【第6句】:雖多亦奚為[suī duō yì xī wéi]
【解釋】奚:何,什么;以:用;為:表疑問。雖然很多又有何用呢?常用于對于多而無當的反詰。
【出處】《論語·子路》:“誦詩三百,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示例】群桔少生意,雖多亦奚為? ——唐·杜甫《病桔》
【第7句】:雖死無悔[suī sǐ wú huǐ]
【解釋】雖然為之而死,也決不后悔。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六:“但臣為國之心,雖死無悔。”
【示例】浚豈不知廢置生殺,二公得專之,蓋其心自處已定,之雖死無悔。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十四
【第8句】:雖死猶生[suī sǐ yóu shēng]
【解釋】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出處】晉·常璩《漢中士女志·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示例】至曾晢、晏子,身為賢士,名傳不朽,其人雖死猶生。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六回
【第9句】:雖覆能復[suī fù néng fù]
【解釋】覆:翻倒;復:復原。雖然已經翻倒,但還能復原。后也指反復無常的手段。
【出處】《鬼谷子·飛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覆,不失其度。”
【示例】“雖覆能復”很有些可怕。但這一種手段,我們在社會上是時常遇見的。 ——魯迅《補白·二》
【第10句】:雖多亦奚以為[suī duō yì xī yǐ wéi]
【解釋】奚:何,什么;以:用;為:表疑問。雖然很多又有何用呢?常用于對于多而無當的反詰。
【出處】《論語·子路》:“誦詩三百,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示例】否則才夸八斗,胸號五車,為文僅稱點鬼之談,著書惟供覆瓿之用,雖多亦奚以為?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部》
“雖”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履雖新不為冠 [lǚ suī xīn bù wéi guān]
【解釋】鞋子雖新也不能當帽子用。舊時比喻君臣、貴賤有別,不可混同。
【出處】《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第2句】: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hé huā suī hǎo,yě yào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出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人是要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示例】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第3句】:麻雀雖小,肝膽俱全[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
【解釋】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出處】郭沫若《革命春秋·雞之歸去來》:“有兒女的用功室,是所謂'麻雀雖小而肝膽俱全’的。”
【示例】我們這個單位真是麻雀雖小,肝膽俱全,配置很齊全。
【第4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chǔ suī sān hù,wáng qín bì chǔ]
【解釋】三戶:幾戶人家;亡:滅;秦:秦國。雖只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雖小,決心大也能成功。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示例】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金元帝國之夢,豈久長哉? ——柳亞子《濟南慘案紀念日感賦》序
【第5句】: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零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
【示例】本來中國有句老古話: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光是一朵牡丹花,并不好看,必待帶葉,然后完成了牡丹之美。 ——《茅盾散文集·雜感隨想·花與葉》
【第6句】:一手獨拍,雖疾無聲[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解釋】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出處】《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第7句】: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個幫襯。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有了銀錢,卻又只怕沒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第8句】: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liáng yuán suī hǎo,bù shì jiǔ liàn zhī jiā]
【解釋】梁園:漢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園。指一切繁華快樂的場所,都不如自己的家鄉那樣值得留戀。
【出處】清·江東老蟫《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卻不道是: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第9句】:秤砣雖小壓千斤[chèng tuó suī xiǎo yā qiān jīn]
【解釋】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三十一回:“俗語云: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
【第10句】: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示例】你說有了兒子么?'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二回
【第11句】: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yě dé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幫助。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5回:“'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哩。你自家一個,就歪歪到那里去?”
【第12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解釋】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出處】錢鐘書《圍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器當然應有盡有,就是不大牢。”
【示例】我們生產小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