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逍”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逍遙事外、自在逍遙等含“逍”的成語7個,其中“逍”開頭的成語6個,“逍”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逍”開頭的成語【第1句】:逍遙事外[xiāo yáo shì wài]
【解釋】①指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出處】清·包世臣《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首禍正兇,逍遙事外。”魯迅《花邊文學·女人未必多說謊》:“關于楊妃,祿山之亂以后的文人就都撒著大謊,玄宗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
【示例】……但理論家或批評家是同有指導、評論、商量的責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遙事外。 ——魯迅《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
【第2句】:逍遙法外[xiāo yáo fǎ wài]
【解釋】逍遙:優游自得的樣子。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處】巴金《探索集·再說小騙子》:“那些造神召鬼、制造冤案、虛報產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騙子是不會長期逍遙法外的。”
【示例】這些該死的反動派,當然也抓到一些,可是總還有逍遙法外的。 ——丁玲《糧秣主任》
【第3句】:逍遙自得[xiāo yáo zì dé]
【解釋】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示例】可以寡過,可以養生,性命雙修,逍遙自得。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
【第4句】:逍遙自娛[xiāo yáo zì yú]
【解釋】指無拘無束,自得其樂。
【出處】唐·李玨《唐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池臺琴酒,逍遙自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第5句】:逍遙物外[xiāo yáo wù wài]
【解釋】指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出處】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詞:“識破囂塵,作個逍遙物外人。”
【示例】茍非金石,鮮不銷亡。異日幸生還,當與君敝屣萬有,逍遙物外。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卷二
【第6句】:逍遙自在[xiāo yáo zì zài]
【解釋】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丈夫運用堂堂,逍遙自在無妨。”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二十四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
【示例】倒不如院長,放下名心,逍遙自在。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四回
“逍”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自在逍遙[zì zài xiāo yáo]
【解釋】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出處】唐·趙彥昭《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逍遙自在蒙莊子,漢主徒言河上公。”
【示例】八德池邊,談講三乘大法;七寶林下,任你自在逍遙。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