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倜”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倜儻不羈、風流倜儻等含“倜”的成語5個,其中“倜”開頭的成語4個,“倜”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倜”開頭的成語【第1句】:倜儻不羈[tì tǎng bù jī]
【解釋】倜儻:灑脫,不拘束;羈:馬籠頭,比喻束縛、拘束。形容灑脫豪放,不受拘束。
【出處】《晉書·袁耽傳》:“耽字彥道,少有才氣,俶儻不羈,為士類所稱。”
【示例】為人倜儻不羈,輕財尚義。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一回
【第2句】:倜儻不群[tì tǎng bù qún]
【解釋】倜儻:灑脫,不拘束。形容灑脫豪放與眾不同。
【出處】《晉書·索靖傳》:“或若登高望其類,或若既往而中顧,或若倜儻不群,或若自檢于常度。”
【示例】余友畢怡庵,倜儻不群,豪縱自喜。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狐夢》
【第3句】:倜儻風流[tì tǎng fēng liú]
【解釋】倜儻:卓異,灑脫不拘;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形容人有才華而言行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拘束。
【出處】明·許三階《節(jié)俠記·私仰》:“羨英年壯節(jié)堪多,似冰心在玉壺,散財結客,俠比三河,風流倜儻,名傾六輔。”
【示例】這位許澄波,倒也十會倜儻風流,不象個風塵俗吏。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八回
【第4句】:倜儻之才[tì tǎng zhī cái]
【解釋】倜儻:卓異,灑脫不拘。卓越、突出的才能。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進士》:“其負倜儻之才,變通之術。”
“倜”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風流倜儻[fēng liú tì tǎng]
【解釋】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倜儻:卓異,灑脫不拘。形容人有才華而言行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拘束。
【出處】明·許三階《節(jié)俠記·私仰》:“羨英年壯節(jié)堪多,似冰心在玉壺,散財結客,俠比三河,風流倜儻,名傾六輔。”
【示例】其中虢國夫人,更風流倜儻,玄宗常與相狎,凡宮中的服食器用,時蒙賜賚,又另賜第宅一所于集慶坊。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