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遏”的成語(18個)
本文整理了遏漸防萌、怒不可遏、式遏之功等含“遏”的成語18個,其中“遏”開頭的成語4個,“遏”結(jié)尾的成語2個,“遏”在中間的成語1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遏”開頭的成語【第1句】:遏漸防萌[è jiàn fáng méng]
【解釋】猶言杜漸防萌。
【出處】《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貢真絀偽,遏漸防萌。”
【第2句】:遏惡揚善[è è yán shàn]
【解釋】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出處】《周易·大有元亨》:“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示例】是以君子一類求同,遏惡揚善,以致其大。 ——三國·魏·阮籍《通易論》
【第3句】:遏云繞梁[è yún rào liáng]
【解釋】遏:停止。歌聲優(yōu)美,使游動的浮云為之停下來靜聽,似余音繞著屋梁,不愿散去。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文事》:“驚神泣鬼,皆言詞賦之雄豪;遏云繞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示例】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驚神泣鬼,皆言辭賦之雄豪;遏云繞梁,原是歌音之嘹亮。”
【第4句】:遏密八音[è mì bā yīn]
【解釋】遏:阻止;密:寂靜。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樂聲寂靜。舊指皇帝死后停樂舉哀。后也用以形容國家元首之死。
【出處】《尚書·舜曲》:“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示例】余壬午年至京,當遏密八音之際,未得耳聆目賞。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
“遏”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怒不可遏[nù bù kě è]
【解釋】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出處】《國語·周語下》:“民有怨亂,猶不可遏,而況神乎?”《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嚴惶怖求哀,知祥曰:'眾怒不可遏也!’遂輯下,斬之。”
【示例】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shù)匿伾w,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里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七回
【第2句】:勢不可遏[shì bù kě è]
【解釋】猶勢不可當。形容來勢十分迅猛,不能抵擋。
【出處】唐·裴鉶《傳奇·韋自東》:“自東不顧,仗劍奮衣而往,勢不可遏。”
【示例】后來白話漸漸通行了,勢不可遏,有些人便一轉(zhuǎn)而引為自己之功,美其名曰:'新文化運動’。 ——魯迅《墳·寫在〈墳〉后面》
“遏”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式遏之功[shì è zhī gōng]
【解釋】遏:阻止。舊指作官建功立業(yè)。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戴安道既厲操東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
【第2句】:式遏寇虐[shì è kòu nüè]
【解釋】遏:阻止;虐:殘暴狠毒。阻止壞人為虐作惡。
【出處】《詩經(jīng)·大雅·民勞》:“式惡寇虐,無俾民憂。”
【示例】公嚴恭寅畏,底平四國,式遏寇虐,苛厲不作,是用錫公武賁之士三百人。 ——《晉書·文帝紀》
【第3句】:褒賢遏惡[bāo xián è è]
【解釋】褒:贊揚;遏:阻止。贊揚好的,阻止壞的。
【出處】唐·崔祐甫《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碑銘序》:“公之文章,大抵以立憲誡世,褒賢遏惡為用,故論議最長。”
【第4句】:繞梁遏云[rào liáng è yún]
【解釋】繞梁:繞著屋梁,形容歌聲保留時間長久;遏云:形容歌聲嘹亮高入云端。余聲嘹亮,響徹云霄。形容歌聲十分動聽。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第5句】:高遏行云[gāo è xíng yún]
【解釋】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出處】宋·晏殊《山亭柳》詞:“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
【第6句】:響遏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
【解釋】遏:阻止;行云:飄動的云彩。形容歌聲嘹亮,高入云霄,連浮動著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處】《列子·湯問》:“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術(shù),響遏行云。”
【示例】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掛白須,扮老人家,唱過嶺時,全用高字,真是響遏行云。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八回
【第7句】:關(guān)倉遏糶[guēn cāng è tiào]
【解釋】遏糶:停止出售糧食。關(guān)閉糧倉,不再賣糧食。指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大戶人家有米的,卻又關(guān)倉遏糶。”
【第8句】:防芽遏萌[fáng yá è méng]
【解釋】錯誤或惡事在未顯露時,即加以阻止、防范。
【出處】《三國志·卷五十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孫奮傳》:“大行皇帝覽古戒今,防芽遏萌,慮于千載。”
【第9句】:扶善遏過[fú shàn è guò]
【解釋】扶:幫助;遏:阻止,抑制。支持善良正確的,抑制邪惡過錯的。
【出處】唐·韓愈《唐故國子司業(yè)竇公墓志銘》:“嚴以有禮,扶善遏過。”
【第10句】:八音遏密[bā yīn è mì]
【解釋】遏:阻止;密:寂靜。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樂聲寂靜。舊指皇帝死后停樂舉哀。后也用以形容國家元首之死。
【出處】《尚書·舜曲》:“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示例】奉梓南歸四載遲,八音遏密寄哀思。 ——柳亞子《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志哀》
【第11句】:撲擊遏奪[pū jī è duó]
【解釋】撲擊:打擊。指攔路打劫。
【出處】《呂氏春秋·安死》:“于是乎聚眾多之徒,以深山廣澤林藪,撲擊遏奪。”
【第12句】:封胡遏末[fēng hú è mò]
【解釋】封胡、遏末:有說是謝韶、謝淵的小名,有說是謝韶、謝朗、謝玄、謝淵四人的小名。舊時用為稱贊美兄弟子侄的話。比喻優(yōu)秀子弟。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示例】封胡遏末皆佳甚,剩喜團欒一笑新。 ——宋·陸游《七侄歲暮同諸孫來過偶得長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