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愛”的成語大全(126個)

14418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愛”的成語大全(126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愛之欲其生、冬日可愛、篤志愛古等含“愛”的成語126個,其中“愛”開頭的48個,“愛”結尾的33個,“愛”在中間的45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愛”開頭的成語

【第1句】:愛之欲其生[ài zhī yù qí shēng]

【解釋】指喜歡一個人時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出處】春秋·孔丘《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示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5回

【第2句】:愛口識羞[ài kǒu shí xiū]

【解釋】愛口:即礙口,說不出口。由于怕羞而不肯說話。同“礙口識羞”。

【出處】明·天然癡叟《石點頭·潘文子契合鴛鴦冢》:“這事關系你終身,肯與不肯,明白的說出,莫要愛口識羞,兩相耽誤!”

【第3句】: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解釋】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出處】《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示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第4句】:愛莫之助[ài mò zhī zhù]

【解釋】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

【出處】《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示例】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愛莫之助,每致其倦倦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宋·陳亮《喻夏卿墓志銘》

【第5句】:愛如己出[ài rú jǐ chū]

【解釋】像對待親生子女那樣地愛護。

【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假鄰女誕生真子》:“果然方氏愛如己出,撫養成人長大。”

【示例】她出世半歲,就喪了父親,一歲半時,就隨母來到鄧家。母親自然是愛的,后父也愛如己出。 ——沈從文《死水微瀾》第二部分

【第6句】:愛才如命[ài cái rú mìng]

【解釋】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樣重要。

【出處】語出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示例】本帥愛才如命,何必過謙? ——《說岳全傳》第三一回

【第7句】:愛老慈幼[ài lǎo cí yòu]

【解釋】愛護老人和兒童。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憐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示例】愛老慈幼是人應有的美德之一。

【第8句】:愛者如寶[ài zhě rú bǎo]

【解釋】喜愛什么,就把什么看成寶貝。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本不當計較,只是愛者如寶,添些便罷。”

【第9句】:愛博而情不專[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

【解釋】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出處】唐·韓愈《與陳給事書》:“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

【示例】在這三條路里,我將選擇那一條呢?我慚愧自己是個'愛博而情不專’的人;雖者想著只選定一條路,卻總丟不下別的。 ——朱自清《那里走》

【第10句】:愛人利物[ài rén lì wù]

【解釋】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出處】《莊子·天地》:“愛人利物之謂仁。”

【示例】而終歸于禁暴戢亂、愛人利物而不可掩者,其本領宏大開闊故也。 ——宋·陳亮《又乙巳春書之一(答朱熹)》

【第11句】:愛憎無常[ài zēng wú cháng]

【解釋】愛和恨的感情變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

【出處】《資治通鑒·太宗明皇帝泰始元年》:“主上狂暴如此,禍亂不久,而一門受其寵任,萬物皆謂與之同心。且若人愛憎無常,猜忍特甚,不測之禍,進退難免。今因此眾力,圖之易于反掌。機會難值,不可失也。”

【第12句】:愛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解釋】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示例】他們發現了佳人并非因為'愛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為的是錢。 ——魯迅《上海文藝之一瞥》

【第13句】:愛才憐弱[ài cái lián ruò]

【解釋】愛護人才,憐惜弱者。

【出處】魯迅《病后雜談》:“永樂皇帝決不像一位愛才憐弱的明君。”

【示例】人都有愛才憐弱之心。

【第14句】:愛勢貪財[ài shì tān cái]

【解釋】愛慕權勢,貪圖錢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誰知那張家父母如此愛勢貪財,卻養了一個知義多情的女兒,聞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條麻繩悄悄的自縊了。”

【第15句】:愛不忍釋[ài bù rěn shì]

【解釋】釋:放下。對所喜歡的物品,愛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處】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示例】得見錢唐陳小云司馬《香畹樓憶語》鈔本一種,愛不忍釋,亟問假歸,手錄展玩。 ——清·王維鋆《香畹樓憶語序一》

【第16句】:愛富嫌貧[ài fù xián pín]

【解釋】嫌棄貧窮,喜愛富有。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示例】方信道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如今人愛富嫌貧。 ——明·無名氏《貧富興衰》第二折

【第17句】:愛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解釋】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

【出處】《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示例】收到各處的回信,只是寫些“愛莫能助”之類的抱歉話。 ——葉圣陶《得失》

【第18句】:愛答不理[ài dā bù lǐ]

【解釋】不愛答理。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示例】他對你怎么能愛答不理呢?

【第19句】:愛錢如命[ài qián rú mìng]

【解釋】某些人貪愛錢財就像吝嗇生命一樣。形容十分貪婪、刻薄。

【出處】明·謝讜《四喜記·大宋畢姻》“既稱月老,又號冰人,愛錢如命,說謊能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示例】1942年我在成都重見她的時候,她已經成了一個愛錢如命的可笑的胖女人。 ——巴金《談<家>》

【第20句】:愛惜羽毛[ài xī yǔ máo]

【解釋】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出處】漢·劉向《說苑·雜言》:“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示例】灰鶴與他都是高傲的,愛惜羽毛的,而他與它們的高傲只是一種姿態而已,沒有用,沒有任何的用。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第21句】:愛理不理[ài lǐ bù lǐ]

【解釋】不愛答理。比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9回:“黃二麻子愛理不理的,問他什么事。”

【示例】錢鐘書《圍城》:“孫太太愛理不理地應了一聲。”

【第22句】:愛屋及烏[ài wū jí wū]

【解釋】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出處】《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示例】子存寵上了小老婆,未免“愛屋及烏”,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

【第23句】:愛非其道[ài fēi qí dào]

【解釋】對某人很喜愛,但所用的方法不對頭。多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

【示例】教育子女要注意愛非其道。

【第24句】:愛人以德[ài rén yǐ dé]

【解釋】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出處】《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示例】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 ——《宋史·蘇軾傳》

【第25句】:愛財如命[ài cái rú mìng]

【解釋】把錢財看得跟生命一樣重要。形容極端吝嗇。

【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來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愛財如命,何況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這更沒錢不行了。”

【示例】那個人極端自私,愛財如命。

【第26句】:愛民恤物[ài mín xù wù]

【解釋】恤:憐惜;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環境,指眾人。愛護和體恤百姓。舊用為對帝王、官吏的贊辭。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做官愛民恤物,今特佑汝。”

【第27句】:愛別離苦[ài bié lí kǔ]

【解釋】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出處】《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問:'如何是至極之談?’曰:'愛別離苦。’”

【第28句】:愛鶴失眾[ài hè shī zhòng]

【解釋】比喻因小失大。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

【示例】你聽說過“愛鶴失眾”的故事嗎?

【第29句】:愛財舍命[ài cái shě mìng]

【解釋】指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錢財。

【示例】不能愛財舍命當守財奴。

【第30句】:愛才好士[ài cái hào shì]

【解釋】愛護、看重人才。

【出處】《晉書·殷仲文傳》:“劉毅愛才好士,深相禮接,臨當之郡。”

【示例】平原君愛才好士,門客很多。

【第31句】:愛才如渴[ài cái rú kě]

【解釋】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示例】宮保愛才如渴,兄弟實在欽佩的。 ——清·劉鶚《老殘游記》六回

【第32句】:愛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

【解釋】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出處】《禮記·中庸》:“子,庶民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示例】一路地方官員饋送禮物,岳爺始終不受……只是吩咐他們學好做官,須要愛民如子,無負朝廷。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八回

【第33句】:愛不釋手[ài bù shì shǒu]

【解釋】釋:放下。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出處】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示例】雖是不合他的路數,可奈文有定評,他看了也知道愛不釋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

【第34句】:愛國如家[ài guó rú jiā]

【解釋】凡是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出處】東漢·荀悅《漢紀·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

【示例】臣聞古之圣王愛國如家,故皇天亦祐之如子。 ——《晉書·劉聰傳》

【第35句】:愛如珍寶[ài rú zhēn bǎo]

【解釋】形容十分喜歡。

【出處】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申屠娘子,已是身懷六甲,到得十月滿足……生個兒子,愛如珍寶。”

【示例】尤人都這樣說,因而他祖母愛如珍寶。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

【第36句】:愛素好古[ài sù hào gǔ]

【解釋】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示例】俾知愛素好古,昔有其人。 ——清·黃丕烈《<嵇康集>跋》

【第37句】:愛日惜力[ài rì xī lì]

【解釋】珍惜時間,不虛擲精力。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和傳》:“且志士愛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恥非其次。”

【示例】朝讀百篇,乙夜乃寐,愛日惜力,寸陰無棄。 ——《周書·蕭圓肅傳》

【第38句】:愛毛反裘[ài máo fǎn qiú]

【解釋】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魏文侯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邪?’”

【示例】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天取辦,愛毛反裘,甚無謂也。 ——《魏書·高祖紀上》

【第39句】:愛國一家[ài guó yī jiā]

【解釋】凡是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出處】《人民日報》19【第58句】:【第10句】:11:“都本著'愛國一家’的原則,采取既往不咎的態度。”

【第40句】:愛賢念舊[ài xián niàn jiù]

【解釋】舊:舊有的交情。愛慕賢者,思念舊誼。

【出處】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于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僭也。”

【第41句】: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解釋】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里。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示例】我們待人接物不能用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的態度。

【第42句】:愛之如寶[ài zhī rú bǎo]

【解釋】形容十分喜歡。同“愛如珍寶”。

【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三回:“夫人亡過,不曾生得子嗣,止遺下一個女兒……這水居一愛之如寶。”

【第43句】:愛禮存羊[ài lǐ cún yáng]

【解釋】由于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出處】《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示例】本朝監學之法,雖參以天下之士,而于國子加厚矣。蓋愛禮存羊,以有待也。 ——宋·陳亮《國子》

【第44句】:愛人好士[ài rén hào shì]

【解釋】愛護、重視人才。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圣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示例】“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有“愛人好士”的美稱。

【第45句】:愛憎分明[ài zēng fēn míng]

【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出處】續范亭《延安五老》詩:“愛憎分明是本色,疾惡如仇不寬恕。”

【示例】他一向是愛憎分明,疾惡如仇。

【第46句】:愛之必以其道[ài zhī bì yǐ qí dào]

【解釋】愛護人必須講究方法。多指父母疼愛子女必須注意方法得當。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雖嬉戲玩耍,務令忠厚悱惻,毋為刻急也。”

【第47句】:愛生惡死[ài shēng wù sǐ]

【解釋】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恒情。”

【示例】愛生惡死是人的本性。

【第48句】:愛博不專[ài bó bù zhuān]

【解釋】專:專一,專注。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出處】唐·韓愈《與陳給事書》:“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

“愛”結尾的成語

【第1句】:冬日可愛[dōng rì kě ài]

【解釋】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示例】他一向給人以冬日可愛的態度。

【第2句】:分情破愛[fēn qíng pò ài]

【解釋】指對原所愛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歡。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須聽,我沒奈何分情破愛,誰下得虧心短行。”

【第3句】:各有所愛[gè yǒu suǒ ài]

【解釋】愛:喜愛,愛好。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

【示例】各有所愛,我們不要強求他這樣。

【第4句】:你憐我愛[nǐ lián wǒ ài]

【解釋】指人們之間相互尊敬憐愛。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1回:“何玉鳳、張金鳳彼此性情相照,患難與共,那種你憐我愛的光景,不同尋常姐妹。”

【第5句】:屋烏推愛[wū wū tuī ài]

【解釋】猶言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出處】《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示例】蒙尊嫂留小生進里面來坐,這個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烏推愛,一時相繾綣。 ——明·許自昌《水滸記·漁色》

【第6句】:談情說愛[tán qíng shuō ài]

【解釋】指談戀愛。

【出處】錢鐘書《圍城》:“看人家一對對談情說愛,好不眼紅。”

【示例】不要光顧談情說愛荒廢了學業。

【第7句】:你敬我愛[nǐ jìng wǒ ài]

【解釋】指人們之間相互尊敬憐愛。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滿生與朱氏門當戶對,年貌相當,你敬我愛,如膠似漆。”

【示例】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5回:“只因這兩首詩,你敬我愛,又添上許多親熱。”

【第8句】:楚楚可愛[chǔ chǔ kě ài]

【解釋】形容陳設整齊,令人喜愛。

【出處】郁達夫《沉淪》:“庭內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愛。”

【第9句】:三角戀愛[sān jiǎo liàn ài]

【解釋】指一個人和兩個異性同時戀愛的不正常的關系。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2章:“'我不愿意聽你們的三角戀愛故事!’少平叫道。”

【示例】三角戀愛是不道德的。

【第10句】:束身自愛[shù shēn zì ài]

【解釋】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出處】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稍束身自愛者,不敢逸于常軌,以蒙青史之誅。”

【示例】諸君肄業大學,當能束身自愛。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第11句】:懷刑自愛[huái xíng zì ài]

【解釋】刑:法度。指心中有法度,辦事有分寸,不做違法的事,能夠自重自愛。

【出處】《論語·里仁》:“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第12句】:男歡女愛[nán huān nǚ ài]

【解釋】男女親昵歡愛之詞。

【出處】晉·陸機《塘上行》:“男懽智傾愚,女愛衰避妍。”

【示例】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五

【第13句】:魚水之愛[yú shuǐ zhī ài]

【解釋】比喻夫妻是感情親密。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仙塵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魚水之愛,奪膝下之歡。”

【第14句】:雞聲斷愛[jī shēng duàn ài]

【解釋】雄雞報曉,情人就要上路,歡愛從而中斷。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雞聲斷愛》:“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恩憐未洽,嘆馬足無情。”

【示例】世徒以勾欄中人,雞聲斷愛,馬足無情,多致譏諷。 ——清·王韜《淞濱瑣話·劉淑芳》

【第15句】:高情厚愛[gāo qíng hòu ài]

【解釋】指深厚的情誼。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非是小弟深謀遠慮,一則承單二哥高情厚愛,不忍輕拋此地,二則小女在單二哥處打擾,頗有內顧縈心。”

【第16句】:強食自愛[qiǎng shí zì ài]

【解釋】勸慰人的話。指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專精神,近醫藥,強食自愛。”

【示例】明公強食自愛,應之于后,以遂初心,則海內幸甚! ——宋·朱熹《與龔參政書》

【第17句】:冰炭相愛[bīng tàn xiāng ài]

【解釋】愛:親近。冰和炭互相接近。比喻互相救助。

【出處】《淮南子·說山訓》:“天下莫相憎于膠漆,而莫相愛于冰炭,膠漆相賊,冰炭相息也。”

【第18句】:甘棠遺愛[gān táng yí ài]

【解釋】甘棠:木名,即棠梨;遺:留;愛:恩惠恩澤。舊時頌揚離去的地方官。

【出處】《詩經·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示例】這個異種,大約就是武則天留下的“甘棠遺愛”。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

【第19句】:你恩我愛[nǐ ēn wǒ ài]

【解釋】指夫妻或情侶間相親相愛。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九卷:“你恩我愛,不覺已過一年。”

【示例】后才結了夫婦,你恩我愛,也可以稱得和好。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卷

【第20句】:忍痛割愛[rěn tòng gē ài]

【解釋】割愛:放棄心愛的東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棄心愛的東西。

【出處】王朔《我是你爸爸》:“愛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愛。”

【示例】我只好忍痛割愛了。

【第21句】:舐犢之愛[shì dú zhī ài]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每個父母都有舐犢之愛。

【第22句】:恩恩愛愛[ēn ēn ài ài]

【解釋】夫妻恩愛,情義極為深厚。有時也指骨肉之間的真摯感情。

【出處】漢·蘇武《詩四首》:“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示例】兩個恩恩愛愛,說了一回。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六回

【第23句】:相親相愛[xiāng qīn xiāng ài]

【解釋】形容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拜謁忠靈》:“與嚴家大相自幼往往來來,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親相愛,就是一個人相交,不放下懷。”

【示例】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清·吳趼人《情變》第五回

【第24句】:不知自愛[bù zhī zì ài]

【解釋】不知道愛惜自己。

【示例】父母師長如此愛護他。他卻不知自愛,自甘墮落,怎不令人痛惜!

【第25句】:甘棠之愛[gān táng zhī ài]

【解釋】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對官吏的愛戴。

【出處】《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第26句】:你貪我愛[nǐ tān wǒ ài]

【解釋】指夫妻或情侶間相親相愛。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況且今日你貪我愛,一說一上,幽期密約,一墻之隔。”

【示例】紹聞與巫氏雖非佳偶,卻是少年夫婦,你貪我愛之時。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2回

【第27句】:廝敬廝愛[sī jìng sī ài]

【解釋】廝:互相。即互敬互愛。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滿生與文姬夫妻二人,僡加廝敬廝愛,歡暢非常。”

【第28句】:秦歡晉愛[qín huān jìn ài]

【解釋】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元·向賁《醉花陰》詞:“秦歡晉愛成吳越,料今生緣分拙。”

【第29句】:屋烏之愛[wū wū zhī ài]

【解釋】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3回:“倘使得備奔走,糊口有資,屋烏之愛,感佩無涯矣。”

【示例】若縣試第一人,必謂明府推屋烏之愛耳。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第六卷

【第30句】:遐思遙愛[xiá fāng yáo ài]

【解釋】在遠處思念著、愛慕著。形容愛慕深切。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只因那寶玉聞得傅試有個妹子,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閨秀玉,常聽人說才貌俱全,雖自未親睹,然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

【第31句】:奪人之愛[duó rén zhī ài]

【解釋】奪:搶奪。剝奪別人所喜愛的人或事物。

【出處】錢鐘書《圍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奪人之愛,我可不來。人棄我取,我更不來。”

【第32句】:繾綣羨愛[qiǎn quǎn xiàn ài]

【解釋】繾綣:纏綿。形容情意纏綿,互相愛慕。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如今秦寶二人一來了,見了他兩也不免繾綣羨愛。”

【第33句】:潔身自愛[jié shēn zì ài]

【解釋】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示例】縱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按時上班,也當潔身自愛,不與人同桌進食,同杯用茶,以免傳布病菌,貽害他人。 ——巴金《寒夜》

“愛”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篤志愛古[dǔ zhì ài gǔ]

【解釋】篤志:志向專一。志趣專一,愛好古典。

【出處】《北史·景穆十二王傳》:“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讀書,篤志愛古。”

【第2句】:畏天愛民[wèi tiān ài mín]

【解釋】天:上天。敬畏上天,愛憐下民。古代維護封建統治的倫理觀念。

【出處】天:上天。敬畏上天,愛憐下民。古代維護封建統治的倫理觀念。

【第3句】:節用愛民[jié yòng ài mín]

【解釋】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出處】《論語·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示例】漢之文帝,史稱其節用愛民,方內安寧,家給人足。 ——清·汪琬《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公行狀》

【第4句】:濟世愛民[jì shì ài mín]

【解釋】拯濟時世,愛護人民。

【出處】明·屠隆《曇花記·辭家訪道》:“我本清泰世間奇男子,濟世愛民,扶危定難,忠勛不小,爵位已高。”

【第5句】:舊愛宿恩[jiù ài sù ēn]

【解釋】舊: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愛和恩情。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

【第6句】:樂山愛水[lè shān ài shuǐ]

【解釋】愛好山水風光。

【第7句】:忠君愛國[zhōng jūn ài guó]

【解釋】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

【示例】諸將赴都堂聽講經史,庶幾忠君愛國之心。 ——清·朱彝尊《袁凱傳》

【第8句】:溺愛不明[nì ài bù míng]

【解釋】溺愛:十分寵愛。形容對子孫或晚輩過分寵愛,看不到他們的缺點。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大學》:“人莫知其子之惡”朱熹注:“溺愛者不明”

【示例】或夫子溺愛不明,而遂許巢、許與夔、龍接席耶?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

【第9句】:君子愛人以德[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

【解釋】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出處】《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示例】鄒韜奮《抗戰以來·愛我們的祖國》:“但是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我們對于政治改革的要求,為著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目的,也一點不能松。

【第10句】:約己愛民[yuè jǐ ài mín]

【解釋】約束自己,愛護百姓。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隱,以進賢良;屏斥奸邪,以厚風俗。”

【第11句】:推誠愛物[tuī chéng ài wù]

【解釋】物:指他人。拿出真心去愛護他人。指以真誠的心意愛別人。

【出處】唐·陳子昂《九隴縣獨孤丞遺愛碑》:“力行務仁,推誠愛物。”

【第12句】:節用愛人[jié yòng ài rén]

【解釋】節約用度,愛護百姓。

【出處】唐·高郢《諫造章敬寺書》:“陛下若節用愛人,當與夏后齊駕,何必勞人動眾,而踵梁武之遺風乎?”

【第13句】:孝子愛日[xiào zǐ ài rì]

【解釋】指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出處】漢·揚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第14句】:擁政愛民[yōng zhèng ài mín]

【解釋】軍隊擁護政府,愛護人民。

【示例】人民軍隊擁政愛民。

【第15句】:歡苗愛葉[huān miáo ài yè]

【解釋】歡:歡喜。指歡樂恩愛的感情。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補恨》:“單則為一點情根,種出那歡苗愛葉。”

【第16句】:欺貧愛富[qī pín ài fù]

【解釋】欺侮貧窮,喜愛富有。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示例】我們不能干欺貧愛富的事。

【第17句】:立愛惟親[lì ài wéi qīn]

【解釋】愛先施于親人,逐漸及于疏遠的人。

【出處】《尚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為長,始于家,終于四海。”

【示例】自家而國,治道必有所先;立愛惟親,君德莫先于孝。 ——《元史·后妃二》

【第18句】:畏而愛之[wèi ér ài zhī]

【解釋】畏:懼怕。指又怕又愛。

【出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令聞長世。”《禮記·曲禮上》:“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

【示例】威惠兼舉,寬猛相資,故能畏而愛之,不嚴斯治。 ——《隋書·樊子蓋傳》

【第19句】:厭家雞,愛野雉[yàn jiā jī,ài yě zhì]

【解釋】厭:憎惡;雉:野雞。憎惡家雞,喜歡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雞。比喻賤近貴遠。

【出處】晉·何法盛《晉中興書》第七卷:“在荊州與都下書云:'小兒輩賤厭家雞,愛野雉,皆進逸少書,須吾還,當比之。’”

【第20句】:憂國愛民[yōu guó ài mín]

【解釋】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出處】《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示例】先皇帝即位之初,風飛雷厲,將大有為。憂國愛民之心雖切于己,尊賢使能之道未得其人。 ——明·宋濂《元史·本紀第四·世祖一》

【第21句】:尊賢愛才[zūn xián ài cái]

【解釋】尊重和愛護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你這位貴老師總不是什么尊賢愛才,不過想人拜門生,受些禮物。”

【第22句】:潔己愛人[jié jǐ ài rén]

【解釋】指潔身自好,愛護他人。

【出處】《明史·劉魁傳》:“所至潔己愛人,扶植風教。”

【示例】其各殫忠盡職,潔己愛人,利弊悉以上聞,德意期于下究。 ——《清史稿·世祖紀》

【第23句】:割愛見遺[gē ài jiàn yí]

【解釋】割:割舍;愛:自己喜愛的;遺:贈送。將自己喜愛的東西送給別人。

【第24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jūn zǐ ài cái,qǔ zhī yǒu dào]

【解釋】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歡正道得到的財物,不要不義之財。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當你老夫子的,自然當仁不讓。”

【第25句】:色衰愛弛[sè shuāi ài chí]

【解釋】色:姿色、容顏;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指男子喜新厭舊。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難》:“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

【示例】及即位數年,色衰愛弛,武惠妃有寵,陰懷傾奪之志。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十年》

【第26句】:覓愛追歡[mì ài zhuī huān]

【解釋】追求愛情與歡樂。

【出處】明·王錂《春蕪記·邂逅》:“你兩人好大膽,竟忘卻隔墻有耳,要覓愛追歡還須待后期。”

【第27句】:敬上愛下[jìng shàng ài xià]

【解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

【出處】《漢書·王莽傳下》:“孝弟忠恕,敬上愛下,博通舊聞,德行醇備,至于黃發,靡有愆失。”

【示例】兒臣生性不如弟弟們聰敏,辦差或者出了差錯。但兒臣自問敬上愛下,并沒有什么大錯。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一百三十四回

【第28句】:恩深愛重[ēn shēn ài zhòng]

【解釋】恩德情義極為深重。

【出處】京劇《白蛇傳》第16場:“素貞與許郎恩深愛重……望求老禪師放他出來,夫妻重聚。”

【第29句】:克愛克威[kè ài kè wēi]

【解釋】指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出處】《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

【第30句】:雙苗愛葉[huān miáo ài yè]

【解釋】比喻歡樂恩愛的情感。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補恨》:“單則為一點情根,種出那雙苗愛葉,他憐我慕,兩下無分別。”

【第31句】:情根愛胎[qíng gēn ài tāi]

【解釋】情生根愛結胎。形容愛情根深蒂固。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舍煙花舊寨,舍煙花舊寨,情根愛胎,何時清敗!”

【第32句】:恩愛夫妻[ēn ài fū qī]

【解釋】恩愛:相親相愛。夫妻感情融洽,情投意合。

【出處】漢·蘇武《詩四首》:“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示例】恩愛夫妻拋棄,孝慈父子分離。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一回

【第33句】:兼愛無私[jiān ài wú sī]

【解釋】泛愛大眾,對人沒有私心。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天道》:“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示例】致利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

【第34句】:憎愛分明[zēng ài fēn míng]

【解釋】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度鮮明。

【出處】周恩來《向LeiF同志學習》題詞:“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

【第35句】:尊賢愛物[zūn xián ài wù]

【解釋】尊敬賢才,愛護人民,指尊重知識,愛護人才。

【出處】《晉書·皇甫謐傳》:“蠶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賢愛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第36句】:輕雞愛鶩[qīng jì ài wù]

【解釋】鶩:鴨子。輕視雞而愛野鴨子。比喻貴遠賤近。

【出處】晉·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小兒輩厭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

【示例】愛屋及烏,謂因此而惜彼;輕雞愛鶩,謂舍此而圖他。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鳥獸》

【第37句】:敬時愛日[jìng shí ài rì]

【解釋】指珍惜時間。

【出處】《呂氏春秋·上農》:“故敬時愛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第38句】:色衰愛寢[sè shuāi ài qǐn]

【解釋】色:指姿色;寢:平息,停止。女子因姿色衰退而受到的寵愛減退。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山坡羊》:“色衰愛寢從來話,憶西陵松陰露華。”

【第39句】:敬老愛幼[jìng lǎo ài yòu]

【解釋】敬:尊敬;愛: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出處】《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第40句】:地不愛寶[dì bù ài bǎo]

【解釋】愛:吝惜。大地不吝嗇它的寶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出處】《禮記·禮運》:“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

【第41句】:自愛不自貴[zì ài bù zì guì]

【解釋】自愛:指有自愛、自尊之心;自貴:抬高自己。指有自愛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經》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

【第42句】:仁民愛物[rén mín ài wù]

【解釋】仁:仁愛。對人親善,進而對生物愛護。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出處】《孟子·盡心上》:“君子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示例】至于畏天事神,仁民愛物之際,未嘗有須臾懈也。 ——宋·曾鞏《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

【第43句】:嫌貧愛富[xián pín ài fù]

【解釋】嫌棄貧窮,喜愛富有。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示例】有負義忘恩的強盜,有嫌貧愛富的強盜。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

【第44句】:敬天愛民[jìng tiān ài mín]

【解釋】敬奉天命,愛護百姓。

【出處】《元史·釋老傳·丘處機》:“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

【示例】陛下嗣位以來,非不敬天愛民,而天變民窮特甚者,臣竊恐圣德雖修而未至,大倫雖正而未篤。 ——《明史·王竑傳》

【第45句】:敬賢愛士[jìng xián ài shì]

【解釋】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

【出處】《晉書·張軌傳》:“實子安遜,學尚明察,敬賢愛士,以秀才為郎中。”

【示例】閻立本知道這武后娘娘為人敬賢愛士,閻立本雖想欲整理朝綱,無奈一人力薄。 ——清·無名氏《狄公案》第二十九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一级特黄a视频| 欧美最猛性xxxx高清|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热6| 放荡女同老师和女同学生|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久久伊人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成年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一级毛片私人影院|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同性spank男男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国产香蕉在线精彩视频| 一个色综合导航| 搞逼视频免费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冬月枫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婷婷六月天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xxxxx|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