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詐死在落鳳坡是因為什么?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龐統詐死在落鳳坡是因為什么?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說起龐統相信了解三國的小伙伴們都非常的熟悉了,當年因為自己長得丑脾氣又傲慢而不受孫權的重用,所以后來投靠了劉備,成為了劉備的謀士。說起劉備也是運氣非常好,因為龐統是完全可以與諸葛亮平起平坐的謀士了,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要不是因為死的太早,這江山還指不定是誰的呢。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最后詐死在了落鳳坡,那么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看過《三國演義》的小伙伴們都會知道,龐統最后是死在了落鳳坡,其實這個橋段是作者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在歷史上真正的龐統并不是死在落鳳坡,只是葬在了落鳳坡上面。當年龐統在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到建安十九年,龐統才因身中流箭頭而死。
而當時諸葛亮正在建安十九年年初的時候帶著兵馬進入屬地的,也就是說諸葛亮跟奪取益州完全沒有任何的關系。只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了能夠更加突出諸葛亮的聰明與智慧,于是就將奪取益州的功勞全部寫到了諸葛亮的頭上。而原本真正幫助劉備奪取益州的龐統卻被寫成了在落鳳坡中了埋伏,然后被亂箭射殺。所以后面就成了龐統沒有參與到奪取益州的過程之中。
奪取益州這一戰役對于劉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意義非常的重大,因為只要劉備控制益州,以益州為根據點,那么多去漢中就是勢在必得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實龐統才是幫助劉備登上了事業的巔峰。我們可以試著想象一下,龐統與諸葛亮這兩個人,其中任何一人都可以做到一人安天下。若不是因為龐統早逝,兩人聯合起來輔佐劉備,也許三國的歷史結局就要被改寫了,與現在肯定有著大大的不同。
當然無論我們怎么試想,真正的歷史史實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龐統的早逝不論是因為一時的疏忽大意,還是因為自己沒沉住氣想要奪取功勞,但不可否認的是,龐統的死對于劉備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像這樣一位睿智如諸葛的能人,可能也會跟周瑜一樣“既生瑜何生亮”。龐統號為“鳳雛”,最后是葬在了落鳳坡,也算是死有所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