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手下大將很多,為什么實力卻是最弱的?
劉備手下大將很多,為什么實力卻是最弱的?
說到蜀國其實大家也應該知道,就整體的感覺而言的話這個勢力下的武將應該是最多的,什么桃園結義的,什么五虎將,什么智囊團,真的是超多啊,但是大家又有另外一個感覺,那就是這些武將感覺實力都好弱啊,那么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呢?下面我們就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感興趣的網友別錯過!
劉備、曹操、孫權三人相比,劉備手下的大將不算多,但是實力卻沒有題主說的那么弱。曹操坐擁六州之地,在南征北討中收復了許多戰(zhàn)將,例如于禁、張遼、張郃、徐晃、樂進等等,再加上自己家族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彰等等,可以說曹操的實力一騎絕塵。孫權擁有程普、黃蓋、呂蒙、陸遜、韓當、周泰、太史慈、甘寧、凌統(tǒng)等等,也是實力不俗。反觀劉備,手底下大將真的不多,但實力卻不弱。為什么這樣講呢?
劉備在赤壁之戰(zhàn)后期才實力大增,相繼收復了荊州和益州的許多人才。就大將而言,堪當重任的有荊州的魏延、黃忠。益州的黃權、馬忠等等。再加上之前的關羽、張飛、趙云和實力不俗的馬超,劉備可謂是志得意滿,春風得意。那么這些人實力都怎么樣呢?
首先看馬超,馬超是馬騰的兒子。馬氏世代盤踞西涼,在馬騰被曹操征調到洛陽后,馬騰的下屬皆被馬超所統(tǒng)領。馬超、韓遂成為西涼割據勢力的首領。而馬超少年英雄,其單兵作戰(zhàn)能力在驍勇的西涼兵中間堪稱翹楚。
馬超曾在曹操征討關中期間沿著黃河一路阻擊曹操,當時曹操選擇在潼關北渡河,馬超率兵突然殺到,距離曹操只有一步之遙。如果曹操跑的慢一點,恐怕就會被射成刺猬。幸虧許褚張郃等將快速將曹操駕到船上,數百名虎賁軍用馬鞍擋住箭雨,曹操方才脫身。此戰(zhàn)后,曹操感嘆:今日差一點被小賊所困!
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張郃等見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騎追射之,矢下如雨。諸將見軍敗,不知公所在,皆惶懼,至見,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乎!"
馬超后來投靠劉備,這讓劉備大喜過望。有了馬超的援助,成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投降了。因此,論資歷馬超是劉備帳下最有名的將領,比關羽還要有實力。那么關羽如何呢?
關羽聲名鵲起于斬顏良之際,顏良、文丑是袁紹陣營最得力的手下,兩人分別獨立率領一支部隊進攻曹操。顏良圍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關羽率軍前去解救,在萬軍之中直取顏良首級,威震三軍。后又助力曹軍斬殺文丑,一時之間,關羽爆得大名。
后關羽奉命鎮(zhèn)守荊州,在曹操用兵漢中和合肥之際,圍殲孤軍深入的曹仁于樊城。當時適逢漢水暴漲,關羽驅船戰(zhàn)敗城外來援的于禁七軍,斬殺龐德,嚇得曹操要將漢獻帝從許都遷走。孫權手底下的諸將也忌憚關羽虎視東吳,因此都欲除之而后快。一個能引起兩方都高度重視的將領,關羽被稱為萬人敵真的是名副其實??v觀劉備所有將領,關羽能排到第一的位置。
張飛就稍微有點水,在守下邳時丟失城池,害的劉備到處流竄。但是張飛在長坂坡以數人之力嚇退曹軍五千騎兵確是真實存在的事情。那么張飛憑什么被曹軍所忌憚,有什么可以拿出來的戰(zhàn)績嗎?還真的有。
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派張飛阻擊張郃于宕渠,張飛與張郃對峙五十余日,后用計將張郃軍吸引至狹窄的瓦口關,瓦口關道路狹長,不利于展開兵力。張飛趁機率領精兵猛擊魏軍,魏軍被擊潰,死傷慘重。張郃僅以身免,率領數名隨從攀山越嶺逃命而去。而張郃是劉備都忌憚的曹軍將領,由此可見張飛的用兵之能。
飛率精卒萬馀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zhàn),山道迮狹,前后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馀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
趙云實力也不俗,曾在漢中之戰(zhàn)后期和黃忠一起偷襲曹操的軍糧,誰知道遇到曹操大軍外出。趙云從容指揮,且戰(zhàn)且退。等曹軍追到蜀軍營外,趙云命令擺出“空城計”,軍營內偃旗息鼓,人馬無聲。曹操認為有埋伏,于是撤軍。趙云隨之命令萬箭齊發(fā),率領蜀軍掩殺過去,魏軍被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得不知所措,墜入漢水而死者不計其數。
黃忠比趙云還要厲害,他在漢中之戰(zhàn)中將兵力分成十隊,輪番攻擊張郃部,張郃抵擋不住,于是向夏侯淵求援。夏侯淵分兵支援張郃,于是本部兵力空虛。黃忠看準時機,在夏侯淵率軍修補鹿角時突然殺出,當場斬殺夏侯淵。魏軍主帥陣亡,頓時大勢已去。漢中由此進入對峙局面,直到劉備取得最后的勝利。
夏侯淵其人在曹軍中威望甚高,善于野戰(zhàn)奔襲,在關中平定戰(zhàn)中立有大功,沒有想到會死于黃忠之手,因此,黃忠以此功可以排到劉備帳下第四位。
其他人也都很厲害,馬忠督管南中四郡,鎮(zhèn)守益州南方地區(qū)。黃權在夷陵之戰(zhàn)時被劉備委任為鎮(zhèn)北將軍,單獨率領一只偏師北上防魏。魏延被劉備委任為漢中太守,鎮(zhèn)守漢中。他們都是可以獨擋一面的人物,魏延更是在后期數次戰(zhàn)敗郭淮等魏軍將領,威武難擋。
所以說,劉備手下的將領雖然少,但是實力都并不弱。但是為什么在歷史上感覺存在感很低呢?主要還是因為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扎堆而亡。這也算是劉備走背運的地方,為什么這樣講呢?
關羽在公元220年失荊州后被吳軍斬殺,張飛在公元221年被部下張達﹑范強害死,馬超在公元222年憂慮病亡,黃忠在劉備成功奪取漢中后就病亡了,可謂是剛立大功就病逝,時間也是公元220年,這樣四大將軍(前、后、左、右將軍)在不到三年時間全部病亡,你說劉備點而背不背?
不僅如此,法正也在公元220年突然得病而亡,終年才四十五歲。隨后的夷陵之戰(zhàn)劉備更是損兵折將,張南、馮習、傅肜、程畿等將戰(zhàn)死,杜路、劉寧等人投降了吳軍,黃權后路被斷,投降了魏軍。劉備辛苦經營的家底幾乎一戰(zhàn)皆沒。這里面有人有可能經過培養(yǎng),也能獨擋一面,可惜全都沒有了。
因此,劉備手底下之將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給人的印象是大將少,實力弱。其實不是這樣的,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這些都是曹操做夢都想得到的,又何談實力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