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良相,但為良醫”,“不務正業”的明朝官員還兼職當醫生?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不為良相,但為良醫”,“不務正業”的明朝官員還兼職當醫生?

“不為良相,但為良醫”,“不務正業”的明朝官員還兼職當醫生?

引言

一直以來,古代統治階級對讀書人極其重視,從“士農工商”的社會分工排序中足以看出其社會地位。而在古代的家庭中,但凡有點能力的,都希望家中能培養狀元,再不濟出個秀才也是極好的。從科舉制度創立以來,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志在進入仕途的有識之士,希望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以此換取報效國家的愿望。

當然,通往仕途的路并不寬敞,許多飽讀詩書的學子寒窗苦讀十二載,都無法達成夙愿。但在古代,并不是只有讀書才能成為人中龍鳳。學醫同樣可以改變家族的命運。在古代,醫生是一份神圣且頗受統治階級重視的職業,由此可也開啟了人們改變命運的第二個窗口。

尤其在明朝時期,隨著經濟的穩定發展,醫學技術也達到了古代社會的頂峰。甚至不少明朝官員開始“棄仕從醫”。古人堅信“不為良相,但為良醫”這句至理名言。因此在明朝時期,不僅學醫成風,就連官員辭職從事醫療工作的事例也屢見不鮮。

一、明朝醫學之風盛行——為了仕途,更為了保命

為什么明朝時期如此崇尚醫學呢?其實在明朝之前,除了宮中鼎鼎有名的太醫之外,民間的醫生地位普遍不受待見,甚至在唐朝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居然將醫生和裝神弄鬼的巫師相提并論。

可到了明朝,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濟世仁心”的理念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醫學也逐漸一改前朝卑微的地位,搖身一變成為明朝社會的高級工作者。

明朝時期繼承了宋朝“不為良相,但為良醫”的行為準則,而將此名言發揚光大的正是著名的范仲淹在《能改齋漫錄》中就記載了范仲淹作為一代名臣棄官從醫的經典事例。

隨著明朝經濟的發展,醫學知識逐漸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知識體系,同時明朝繼承了宋朝時期對醫學的態度,無論是學醫者還是從事醫學幾十年的工作人員,其社會地位明顯提高。

以當時部分明朝醫學世家為例,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盛家。在整個大家族中,居然除了二十多名醫學工作者,有幾位甚至成為當朝皇帝的太醫。由此可見,正是當時醫學得到社會的認可,家族成員才會延續父輩的傳統,持續深耕醫學。

當然,明朝醫學地位的提高,離不開“前人栽樹”的福利。宋朝時期的活字印刷術的創立,賦予了明朝醫學發展良好的載體。因為醫學的發展除了“望、聞、問、切”,最重要的是通過醫書學習。

隨著明朝的經濟發展進入平穩態勢,印刷業極大助推了當時醫書的發展,不少文人在閑暇之余,也會潛心學習醫書,正是在此種風氣的帶動下,明朝醫學達到了古代社會的頂峰。

根據史料統計,明朝時期的著名醫生和醫書數不勝數,幾乎成為我國古代歷史上醫學發展的“珠穆朗瑪峰”,其中不少經典醫學著作《傷寒論》、《醫學入門》等被后世廣泛使用。不少經典醫書直到現代依舊是醫學院學生的常備工具書,由此可見,明朝時期的醫學發明已經相當發達。

在當時,民間私自印刷書籍的費用成本相當高,可正由于明朝學醫成風,市面上也出現了大量醫學著作,如備受后人傳頌的《本草綱目》正是在此種社會風氣下孕育而生。當然,醫學不僅“紙上談兵”,在明朝的臨床醫學研究上,同樣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盛況,不少前朝難以攻克的醫學難題,此時得以迎刃而解。

當社會處于一種風潮時,要么產生質的飛躍,要么停滯不前。明朝的醫學發展顯然屬于前者,這時候的明朝市面上,不僅有極具醫學研究價值的經典醫書,同時出現了易于閱讀,通俗易懂的醫學小常識。這些書籍在百姓中間傳播度極高,其中不乏一些日常醫用小知識。不夸張地說,當時明朝社會已經形成了“全民學醫”的熱潮。

明朝醫學的發展更直接的原因是不得已為之。不少人學醫純粹為了自救,由于明朝對外交流日趨頻繁,不僅從帶回來外國的珍奇異寶,就連外國的病毒也一并帶回。

根據史料記載,由于對新奇物種缺乏相應的認識,明朝時期所帶回的植物和動物中,夾雜了多種古人從未見過瘟疫奔涌而來。尤其是從動物身體上產生的傳染病,更成為明朝人的噩夢。

根據《本草綱目》中的記載,花柳病又稱為楊梅瘡,是男女之事引發的。其病癥主要呈現在人體皮膚長出毒瘡,在男女關系中極易發生感染。

在當時,尤其是一種叫做“花柳病”的傳染病致命性最高。也正是在《本草綱目》的傳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這種疾病的危害和傳播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體社會防治病毒的作用。

雖然大概了解花柳病的癥狀和傳染途徑,可當時明朝政府實在無法找到相應的治療辦法。隨著和西方國家貿易往來的頻繁,不少西方醫學知識逐漸轉入明朝。當時人們不僅接受到中醫的觀念,對于西醫也開始有了初步認識。

正是在這種瘟疫成患的社會背景下,不少人開始學習醫學知識,他們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夠學習相關知識起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目的。明朝時期的進士王軒,就是一位社會上知名的醫學家。他不僅潛心學習中西方醫學知識,還由此編撰了《傷寒六書》這本經典醫學著作。

二、明朝官員集體“不務正業”——掀起全民學醫的風潮

了解完明朝時期整體的背景后,或許對明朝官員學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少明朝時期的官員,在正經工作之余,會將醫書作為自己的娛樂消遣的重要工具書。畢竟古代醫書所用文字生僻字較多,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夠完全讀懂的要求過高。但對于飽讀詩書的官員來說,這點難題自然不在話下。

明朝官員的醫學造詣很高,此外這群飽讀圣賢之書的人還很怕死。因此對于養生學,一些官員的研究水平不在醫生之下。古代的養生學被稱為“治未病”,其主要意思正是通過平日飲食、運動、日常作息、情緒調理等,以此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

明朝官員潛心學習醫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能夠更好為父母服務。受儒家思想影響,古人對于孝道異常看重,尤其在父母重病床前,人們對于不熟悉的醫生實在放心不下。

與其擔心其他醫生的專業水平,倒不如自己把醫學知識學起來。正是出于此種原因,不少官員雖然在下班之后,依然堅持不懈學習醫學知識,為的是當父母出現病患時,作為子女能夠親力親為。

三、官員學醫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用

雖然明朝官員學醫成風的現象確實有點“不務正業”的感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醫學的發展速度。尤其在中醫的臨床醫學方面,不少前朝遺留的疑難雜癥,隨著明朝醫學研究的深入和西方醫學知識的進入,臨床醫學問題得到全面發展。

這其實得益于官員們寒窗苦讀的成果。在明朝以前,醫書大多是醫學專業人士才會翻閱書籍,去傳播范圍很小。而到明朝,由于大量官員學醫成風,也將不少醫學知識廣泛傳播。正是這股風氣的影響,不少社會底層的秀才、舉人等也開始學習醫書,由此形成明朝社會全民學醫風潮。這也從某種側面上提高了我國醫學技術的水平。

在明朝以前,醫學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得不到重視,甚至在民間對于醫生的看法也存在爭議。到了明朝由于受到官員學醫成風的影響,一時之間,人們開始對醫學這門曲高和寡的學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當人們開始認識到新鮮事物時,看到它的價值和困難并存,自然會對從業者發起由衷的敬佩。正如現代的直播行業,許多不明就里的人認為直播不就是在鏡頭面前嘻嘻哈哈,可當人們看到網絡直播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專業知識后,便開始對其工作肅然起敬。同樣的道理放在明朝的醫學地位上同樣適用。

總結

任何職業都值得被尊重,即使我們了解甚少,但絕不能盲目否定甚至看輕。每個行業的從業者所付出的艱辛是一樣的。明朝時期官員的學醫成風正是一次很好體現,但社會對醫學知識處于隔岸觀火的狀態下,很容易武斷地得出結論。

正是由明朝官員帶動的全民學醫的風潮下,明朝射社會對義務工者的態度開始出現了好轉。而這種社會地位的轉變是自上而下的,封建統治下的風潮很多時候由上層階級帶動,官員學醫正是這種優良社會風氣的最佳載體。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

《能改齋漫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樱花草视频www|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 超兴奋的朋…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免费视频| 两个体校校草被c出水| 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被公侵犯电影bd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羞羞漫画页面免费入口欢迎你| 国产日韩欧美91| 99re国产精品| 强挺进小y头的小花苞漫画|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欧美末成年video水多|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阿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ass亚洲**毛茸茸pics| 扁豆传媒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欧美日韩无线码在线观看| 佐佐木明希哔哩哔哩|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天堂网在线www|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播 |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地址| 91在线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