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謁漿》崔護和少女的戀愛故事
唐崔護《游城南》詩曰:“去年今日比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孟棨的《本事詩·情感》又據此敷演為崔護和少女的戀愛故事。從此,“崔護謁漿”便成了元、明、清三代戲曲、小說的熱門題材,廣泛流傳于民間,膾炙人口。“人面桃花”也作為一個典故,常被人們引用。男女一見鐘情,心心相印,卻隨即分離,男子追念往事舊情,便稱之為“人面桃花之感”。
唐代的“崔護謁漿”故事
“崔護謁漿”故事來源于唐代孟棨的《本事詩》。孟棨字初中,曾在梧州做官。《本事詩》收集唐代詩人(包括一些無名氏詩人)的詩篇,敷演它的故事,品味其思想和藝術,既是詩話,又是小說,別開生面。很多名篇佳作和動人故事,因此得以流傳于后世,崔護謁漿的故事,編在《本事詩》的《情感篇》,題為《崔護》。全文三百多字,言簡意深,又筆雋永。美文供欣賞,茲錄全文于下:
博陵崔護,資質甚美,而孤潔寡合。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游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官,花木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護以姓氏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入,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停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對。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腃盼而歸。爾后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院如故,而已扃鎖之。崔因題詩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后數日,偶至都城南,復往尋之。聞其中有哭聲,扣門問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護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殺吾女!”崔驚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書,未適人。自去年以來,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曰與之出,及歸,見在左扉有字,讀之,入門而病。遂絕食數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將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殞,得非君殺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慟,請入哭之,尚儼然在床。崔舉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須臾開目,半日復活。老父大喜,遂以女歸之。(中華書局《歷代詩話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