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說到“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話想必大家都還是挺說過的吧,這句話也挺有意思的,感覺很神秘,但是仔細的分析的話會發現這段話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具體是什么道理也說不上來,所以這句“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會出現“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樣的情況呢?下面就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首先我們還是來說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話的意思吧,其實從字面的意思來分析的話,也挺簡單的,就是年紀大了的人不要看《三國演義》了,而且年紀小的小伙伴就不要看《水滸傳》了,這里的三國和水滸特指的小說哦,并不是歷史哦,那么為什么會出現“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樣的說法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我們先看一句老話,大家應該知道中國有句老話叫君子有三戒,是我們的孔圣人孔子說的,其原文是:“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大致的意思就是:“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那么這個“老不看三國”大家應該清楚了,其實就是指的等到年老了,血氣已經非常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那么這和看《三國演義》有什么關系呢?其實這個關系就大了啊。《三國演義》給我們的感覺大家應該知道吧,明爭暗斗,快意恩仇,陰謀,陽謀,戰場廝殺,建功立業,而且這些武將謀士們各個年級輕輕就走上人生巔峰,馬超19歲大破曹軍,劉備年紀大28歲也開始打天下了,再反觀曹營的眾武將謀士,那個不是從小就功成名就的,再看看自己年老的身體,看得演義里面桃園結義,關羽敗走麥城,無不激動嘆息,多么想自己也參與到這些戰爭中去啊,由于演義實在太過于熱血,年紀大的你身體已經不允許了,強行要來耍幾個大刀,那不是要了老命?所以更加精彩的七進七出,過五關斬六將,戰三英就不要再去看了,徒增嘆息啊,氣血已經衰弱,切記有其他大的念想了。
最后再看看“少不看水滸”又是什么意思吧,其實上面孔子也說了,那就是身體才成熟血氣方剛的要戒除與別人爭斗,這個和《水滸傳》里面的草寇精神就相悖了,大家也知道的話說都是梁山好漢,但是仔細研究,那位不是土匪惡霸,誰手上沒有一兩條人命呢?江湖義氣用得好了那就是好,用不不好了打架斗毆也要搞什么江湖義氣嗎?年輕人本就好沖動,如果看水滸看多了,難免有時候會學學里面的一些情節了,如果這樣的話還是非常可怕的呀。小編小時候看了那個圣斗士,就學會了天馬流星拳打了一波高年級的學哥,然后結果可想而知了吧,啊哈哈。所以這個還是很需要警醒的。
總結,看到最后想必大家都清楚了,這個“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為什么會這么說吧,其實就是一種老年遲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無奈和年少時的沖動和無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