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都能吃到什么樣的水果?
三國時期都能吃到什么樣的水果?
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可以作為選擇的食材是非常之多的,不論是肉類還是瓜果蔬菜,市場上能夠買到的種類相當豐富。不過,在一兩千年前的古代,人們的餐桌可能就沒有現在這樣豐盛了。那么在戰亂時期的三國年代,大家都有什么樣的水果可以吃呢?雖然平民大概是沒見過了,但是在像曹氏集團這些人的餐桌上,三國時期有什么水果呢?
香甜可口的水果們深得人們喜愛,比如曹丕同學。
先說五果:棗、李、栗、杏、桃,這都是很常見的水果,案《左傳》,栗、棗還屬于祭祀用品,案《漢書》栗子的種植頗具規模,有上千樹之多。案《四民月令》三月正是杏花盛開的時節。至于桃李,讀詩句就好了“南園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靈柩經》
《漢書》曰:種千樹栗,其人與千戶侯等
《左傳》曰:女贄不過榛、栗、棗、修,以告虔也。
接下來檢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里邊的瓜果也頗為豐富。第一個就是橘子,曹丕還吐槽過橘子經常不甜。隨后的是黃柑、柚子、榛、枇杷、柿子、柰、楊梅、櫻桃、葡萄、沙棠、安石榴、椰子、檳榔、厚樸。
曹操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孫亮食梅還要蘸著蜜吃。葡萄屬于曹丕同學的最愛,還專門為此下過詔書,就想給大臣們強烈推薦一下葡萄,“葡萄美酒夜光杯”這句詩影響太深了。曹植的《樂府歌》中就提到了柚子、橘。《求祭先王表上文帝》提到了柰。
曹植還順帶提及了甘蔗,曹丕對此也是情有獨鐘,還能以甘蔗論劍一番。安石榴則是張騫帶回來的。叔孫通曾建議漢惠帝把櫻桃進獻給宗廟。順便,曹丕在強烈推薦葡萄的同時,還順便貶低了一下龍眼、荔枝,夸了夸安邑御棗、真定御梨。
魏文帝詔群臣曰: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蒲陶、石蜜乎
《禮記·曲禮下》曰:婦人之贄,椇、榛、脯、修。
記得那首《國風·衛風·木瓜》嗎?“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木瓜同樣可見于《爾雅·釋木》的“楙mào”。此外,案《爾雅·釋木》還能看到山楂、枸杞的身影。
桑椹在這一時期也很常見,三輔地區民不聊生的時候,有易子相食的慘狀,也有以桑椹為食的百姓。袁紹軍也曾以棗、桑椹充饑,可見這兩種樹數量頗多。
《后漢書》曰:獻帝時,三輔大饑。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
《魏書》曰:袁紹在河北,軍人仰棗、椹。
此外還有林檎、芭蕉、橄欖、枸櫞jǔyuán等,尤其是《臨海異物志》記載了不少瓜果,有的相關記載太少就沒有收錄進本篇。芭蕉在《異物志》中受到了好評,畢竟人家甜嘛。《異物志》則吐槽枸櫞長得像橘子,聞著也有香氣,就是吃起來味道不行..……
《異物志》曰:枸櫞,實如橘,大如飯筥,皮有香,味不美
林林總總呀,30余種瓜果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