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穩著陸了嗎-成長
趙本山在小品里說:“人生就像一架飛機,飛多高都沒關系,關鍵是能平穩著陸。”他的意思,當然是做人要善始善終,小心飛得高摔得重,但這句話放在一般的為人處世上,也十分貼切。我的意思是,辦事要有頭有尾,有時候,結尾比開頭還重要。
一友,極有激情,每天都有新點子,談起想法來,唾沫橫飛,急赤白臉,好像不立即實行他就會死掉。比如,在喝酒的時候,他忽然說,明天是周日,咱們去爬山,幾點幾點,在哪里集合。第二天,大家都早早地洗漱完畢,來到匯合地點。唯獨他沒到,打他手機,關機;撥打家中座機,他惺忪地接起來,問:什么事?答:咱們不是說好去爬山嗎?他倒也認賬,說:我太累了,還得睡一會兒,你們去吧。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這還算小事兒。發起者不參加,雖然讓人掃興,但其他人按計劃爬山,照樣其樂融融,怕就怕更大的事兒。曾經,他自稱找到一個掙錢的機會,希望大家一起和他發財。大家湊足各自的股份,他來分配任務,某某負責生產,某某負責記賬,他負責供貨。結果,產品出來了,賬目記好了,再找他,沒影兒了。大家都心急火燎,讓他趕緊供貨。這時候,他顯得比誰都著急,用一百張嘴給你解釋沒有供貨的理由。他的理由非常動聽、感人,好像他若按時供了貨,他就上對不起天,下對不起地,中間對不起空氣。大家一想,他說得沒錯,互相理解吧。但在回去的路上,越琢磨越不對味兒:他講下老天來,最后不還是沒有貨嗎?他有空喝酒,有空泡腳,有空講理由,卻沒空供貨,這生意還怎么做?大家的錢和時間不都打了水漂了嗎?他把飛機開起來,撒手不管了,愛降到哪里就降到哪里,置飛機上的其他人于不顧,愛誰誰。這樣做,不就是坑人了嗎?
他總愛解釋說,自己的動機是好的。自己怎么能坑人呢?
我說,誰也做不到萬無一失,事事都有結果。但跟你合作,一半以上的事兒要么沒有下文,要么是別人給你擦屁股,這就是你的錯。你若不制造開始,別人完全可以沒有這么爛的結尾。在開飛機前,先想想能否著陸,如何著陸的問題,不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