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的知產之路-人與社會
且看“土豪”向“士豪”華麗轉變。
“士豪”?也許有讀者覺得這是筆者新創的一個詞語,其實不然。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著有《中國土豪之我見》一文,他希望中國的“土豪”做成“士豪”企業家。這個“士”是“士族”,即知識分子階層。俞敏洪說:士族是有理想的,“土”是下面一橫長,“士”是上面一橫長。“土豪”們有時把腳伸得太長了,現在要把下面那兩只腳稍微縮一縮,別伸到政府的口袋里,這樣我們就不再是“土豪”,而是“士豪”——有著“士族”精神的豪杰。
“土豪”是舊詞,以前多有貶義,如今這一詞匯調侃味道更濃。以筆者的理解,“土豪”大多指的是民營企業家,被如此稱呼,或因其行為做派受人非議,或因其財富積累方式不被認同,不一而足。筆者并不贊同將“土豪”加在這一群體身上。不錯,民營企業家的起點多很卑微,第一代企業家的文化也不高,許多人致富過程中還免不了原罪等。但我們更應看到:他們都很能吃苦,很會經營,且百折不回;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已占相當大的比重,不但解決了大批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許多企業家熱心社會公益慈善,成為“慈豪”的越來越多……
俞敏洪提出“士豪”概念,是借鑒于歷史。他在文章中說,中國古代有一個階層,穩定了中國社會的道德與發展,那不是土豪,而是士族階層,就是知識分子,他們代表著社會的良心。中國古代做生意的也是知識分子,當官的也是知識分子,地方望族也大部分是由知識分子組成。老百姓被知識分子整體影響著,士族的道德意識變成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意識。他希望中國有一個新的階層,能起來代表中國的發展和中國社會規則,這個階層就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因為他們整體上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的變革。“百萬家財難統計,千萬富戶不稀奇,億萬富豪多來兮”,雖資產有高低之分,但目前中國民營企業家的階層實際上已形成,只不過他們中不少人被別人看作是“土豪”,尚未共同往“士豪”轉變。
形成新的“士豪”階層并不太難。一是當下民營企業家都在自覺告別“土”: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年老的已退出江湖或退居“二線”,讓子女(所謂“富二代”)接班,仍在創業的也不斷學習,提高水平,跟上形勢,往“士”靠近;而“富二代”都已受過良好教育,也可稱作“士”;許多“海歸”及高校畢業生個人創業的,以及從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跳槽出來創業的,原本就是“士”。二是國家已公布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民營企業家們若照此遵行,就是“士豪”,“士豪階層”不就形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