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教我構想-成功之鑰
一天,幾位商人來拜訪我,說:“殿下,我們本想向令尊提一個重要的想法,但礙于面子,未能啟齒。令尊對您喜愛有加,請您轉告令尊,我們現有的拉希德港已夠用,國家現在不景氣,迪拜目前無力再建令尊意欲建造的更大的阿里山港。”
那天黎明時,我前往阿里山,發現父親正坐在一座小山丘上,察看下一個項目的地點。我鼓起勇氣把商人們的想法轉告給他,父親卻一言不發,只是低頭擺弄手中的煙斗。等他辦完事情后,我們乘車返回迪拜。他如往常一樣把腿擱在車門旁放松,然后說:“聽著,孩子,我剛才沒答復你,是因為不想讓工程師聽到。告訴你,我建造這座港口,是因為會有那么一天,你們再想建造它也無能為力。”
在父親之前,從未有人想到興建這個項目。父親的構想確實超越了他的時代。他的一只眼睛穿過“過去”的大門,另一只眼睛穿過“未來”的大門。今天,你只要站在迪拜世界金融大廈前放眼遠望,便會看到這種令人驚奇的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景象。這壯觀的場面讓迪拜和中東看到了世界,也讓世界看到了迪拜和中東。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論關于迪拜的構想,然而,他們更應該談論本身就是一個“構想”的迪拜。構想是基礎,而今天的迪拜已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反過來說,只要構想不成為現實,歷史就不會關注構想及構想者。父親創造了歷史,因為他落實構想,開創了迪拜史上從未有過的建設與貿易熱潮。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一點,那就是去征服不可能的事情。第一件不可能之事是聯合酋長國的成立,第二件就是阿里山項目。它的建設只用了兩年時間,在1979年絕對是超前的。相對于小小的迪拜,這幾乎是個神話般的項目,起初沒有哪家咨詢機構會認為它能帶來經濟效益。要是我對投資商說:“正如你們所見,此地位置偏遠,沒有水,沒有樹,沒有人煙?,F在我要在此建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港口。”投資商會同意拿出數十億美元來嗎?他們肯定會說這是不可能的。
為什么不可能?因為人們通常把港口建在海邊,父親卻要把大海引入港口,通過挖掘水道讓船只停泊在里面的碼頭。許多人批評父親,預言這個項目會以失敗告終。然而父親別具慧眼,不顧一切加以落實,終于在一片荒地上建起這座偉大的港口,推動了迪拜的發展。
我不想一一列舉父親在建設阿聯酋過程中,完成的一項項不可能的事情。我只想說,他在我見識的各種人物中,最擅長克服困難,將構想化為現實,讓阿聯酋達到今天這樣的崇高地位。他永遠是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