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游戲-社會
游戲行業成“新貴”
說起電子游戲,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燒錢”“上癮”之類的詞。你是否能想到,玩游戲也能賺錢?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游戲制作產業及終端發展迅猛。據美國娛樂軟件協會(ESA)調查,2023年,美國消費者在游戲及其周邊產品上的消費高達302億美元;2023年該項消費有增無減,上漲2億美元。電子游戲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更為亮眼:2023年,全球電子游戲玩家消費996億美元,相比上一年增長了8。5%,而且未來有望繼續上漲。總部設在荷蘭的游戲市場調查公司Newzo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根據電子游戲、手機游戲及電子競技的使用情況和趨勢,游戲產業收入有望在2023年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380億美元。
“以前,新游戲的開發是游戲產業的重中之重,如今,購買游戲只是游戲轉化為資本的開始。”美國馬蓋特資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及執行合伙人薩曼莎·格林伯格在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采訪時稱,“隨著科技發展,視頻內容、產品、虛擬現實技術和游戲賽事也會更加完善。通過這些手段可以將該行業推入‘經常性收入模式’。電子游戲產業持續增長,在該領域施展拳腳的投資者會賺得盆滿缽滿。”
推動游戲產業迅猛發展的原因之一是移動設備的迅速普及和技術能力的快速提升。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眾多應用中,手游無疑是最受歡迎的。2023年,手游產業為全球游戲收益貢獻了500億美元。
在這個“不差錢”的行業中,職業電子游戲玩家的收益非常可觀。10年前,這一職業可能還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如今它已成為備受矚目的職業之一。大部分電子游戲職業玩家的年齡在20歲左右。
阿列克斯·克魯普尼克閑暇時沉浸在游戲中。這個烏克蘭小伙兒以在虛擬世界中“大殺四方”維生。2003年他20歲出頭時,就已經斬獲電競比賽大獎,得到的獎品是一臺筆記本電腦,當時可以賣出1430美元的高價。“在烏克蘭,這些錢足夠我買一輛車。”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
當克魯普尼克開始靠游戲比賽賺錢時,電競產業還處在萌芽階段。那時的他過著體面的生活:在2011年的職業生涯巔峰時期,他贏得了3。35萬美元的比賽獎金,每個月還可以從贊助商那里獲得約2000美元。
蘇美爾·哈山是電競行業中最年輕的“百萬富翁”。他今年才19歲,7歲開始玩電子游戲,通過玩名為“Dota”的在線多人游戲,他獲得了共計250萬美元的收入。如今,他已經把“打Dota”當成了全職工作。
即便是職業玩家也需要教練指導。教練的職責是幫助職業玩家進行訓練、出謀劃策、尋找代言、組織活動和比賽等。因《英雄聯盟》游戲出名的TL戰隊的一名助理教練透露,他2023年的年薪在3萬美元左右,此外還有醫療保險和績效獎金。當然,總收益會根據團隊的表現和游戲而變化。當一支電競隊伍斬獲大獎時,教練也可以從獎金中提成,一些頂級電競隊伍的教練每年能掙12萬美元。
普通玩家也能坐享紅利
就算不是“大神”玩家,也可以通過游戲得到可觀的收益。游戲直播為玩家提供了另一個坐享紅利的機會,“千禧一代”對此再了解不過。
想成為小有名氣的游戲玩家其實并不難,只需要在視頻平臺上直播自己玩游戲的過程。觀眾看玩家直播時會發表評論、與玩家聊天,并將直播視頻分享給朋友。如果某個玩家很擅長某一游戲,粉絲們不但會付費訂閱,還會對玩家精彩嫻熟的操作技能進行“打賞”。粉絲送給玩家的禮物可以為其帶來收益,廣告植入也是玩家直播賺錢的手段之一。
據全球在線統計網站Statista報道,大約有6。66億人著迷于電子游戲直播,該數字有望在2023年上升至7。4億。為了得到心愛游戲的攻略,許多人愿意投入金錢和時間。例如,Twitch平臺用戶平均每個月會在他們喜歡的主播身上花費4。99美元。
很多玩家只有20來歲,甚至尚未成年,但和其他工作一樣,游戲玩家這個職業也需要付出和堅持。絕大多數玩家并非一夜暴富。想成為Twitch這種平臺上的“網紅”主播,需要一定的商業技巧、頑強的斗志及承受風險的能力。
月入3000到10000美元對一個職業玩家來說是很平常的事。在Twitch上,如果一名主播擁有幾萬名粉絲、直播時觀眾數量在5位數以上,那么每月直播40個小時的收入就可以達到3000到5000美元,這還不算從粉絲那里得到禮物的收入。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報道,《堡壘之夜》游戲玩家泰勒·布萊文斯在Twitch上擁有超過10萬名粉絲,每個月至少可以賺35萬美元。
“淘金熱”需要“冷對待”
根據馬來西亞聯合商業傳媒網(UBM)旗下Gamasutra游戲網站的數據,游戲產業每年收入高達105億美元,游戲設計師、美術或動畫指導平均每年可以賺得7。4萬美元,而程序員收益更是高達9。3萬美元。
游戲產業每年創造的利潤令人咋舌,但實際上,游戲行業的工作是一份“高危”職業。雖然在游戲行業工作看上去十分體面,但當工作堆積如山的時候,強烈的焦慮感會隨之產生。因此,游戲產業缺乏穩定性,游戲行業程序員的職業生涯往往不長。大多數從事游戲開發的人要么是在校生,要么之前沒有游戲開發的工作經驗,他們年富力強,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游戲產業能提供的職位有限。如果想要長期從事游戲開發工作,那么一定要保證自己可以成為少數成功人士中的一員。大部分人從事游戲開發是因為他們喜歡游戲,但還沒有癡迷到可以一天投入好幾個小時的程度。將全部身心投入游戲開發的人非常少見,大部分人最終會換個穩定的工作。
要想在游戲行業保持長遠的職業生涯,必須習慣這一行業“飽食”與“饑餓”共存的常態。這不一定是指收入,而是指游戲制作周期。在游戲即將發行的時候,負責游戲制作的團隊會不計日夜地工作以完成任務,盡管這個沖刺階段可能還要持續好幾個月。相關游戲工作室也可能大規模招兵買馬,以確保按時完成任務。游戲發行后,開發人員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所事事。
和職業運動員一樣,成為世界知名電競選手的機會微乎其微。“贏得電競世界大賽不一定會讓你名利雙收。就像打曲棍球一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借此賺得百萬美金。”哈山說。雖然他現在會繼續專注于自己的電競事業,但他建議,想追隨他步伐的人們最好還是先到學校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