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妙心-中國新傳說
老李的裁縫鋪,近年來生意越來越好。
早些年,鋪子幾乎要倒閉了。街坊們?nèi)兆雍眠^了,個個都往專賣店或商場里鉆,誰也不愿進老式的裁縫鋪。可近年來,品牌衣服穿得多了,反倒懷念起量身定做的舒適。于是,鋪子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
可舒心日子沒過幾年,老李又有了煩心事。
前陣子,對面新開了一家裁縫鋪。同樣是量身定做,可對面的小王是大學(xué)生,學(xué)的就是服裝設(shè)計,據(jù)說還出國進修過,喝過洋墨水。而且,人家的店鋪走的是新式風(fēng)格,時尚而高檔,看起來就和老李的傳統(tǒng)鋪子不一樣。
兩家店鋪互相競爭,你來我往,誰也不讓誰。
這天,一輛車在街上停下。車門一開,走出兩人,一男一女,體型都有點肥胖。兩人是一對夫婦,一下車,就在兩家店之間猶豫不決。見狀,老李和小王不約而同地走出來,對兩人極盡招待之能事。
這夫婦倆顯然意見有些出入。女人有些偏向小王這邊,男人的眼光卻不斷瞟著老李的鋪子。沉吟了一會兒,男人說:“我倆想量身定做一套衣服,出席重要場合。這樣吧,你們兩家店,各為我們兩個做一套衣服。這么一來,總共4套。這4套,我們?nèi)I了。至于以后,因為這方面的需求較大,誰這次做得最好,以后就固定向誰定做!”
一聽這話,老李和小王都是一愣,但繼而心中狂喜。要知道,一出手就是4套衣服,且一臉不在乎的樣子,可見這家絕對是大顧客。要是滿意了,成了自己這家店的常客,那好處可就多了去!
兩人先后將夫婦倆請進店里,量了各種尺寸。小王一貫的風(fēng)格,話不多,但神情專注;相較之下,老李顯得有些話癆,嘴里絮絮叨叨,兩片嘴唇開開合合不停。對面的小王見了,一臉不屑。這些日子來,他對老李也有所了解。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嘮叨。小王總覺得,在這一行,技術(shù)才是王道。至于熱情,那總歸是次要的。
所以,盡管老李為人熱情,喜歡和顧客攀談,但小王從不以為意。他認(rèn)定,只要自己技術(shù)好,老王再熱情,顧客也是留不住的。
胖夫婦走之前,給兩家店都定下了交貨時間,就是在半個月后。
半個月后,當(dāng)胖夫婦再次到來時,小王和老李都拿出了準(zhǔn)備好的衣服。光從表面上看,小王心里不禁有些得意。自己的這兩套衣服,可是參考了如今最新的流行風(fēng)尚,且從里到外,毫無瑕疵。而老李的那兩套,光從款式上看,就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哪知,這一天,當(dāng)小王打開電視時,不禁愣住了。
原來,那對胖夫婦是本地一對頗有知名度的企業(yè)家。之前因為企業(yè)的生意主要在外地,故而在本地較少人知道。如今,他們的企業(yè)開始在本地擴展生意,隨著生意的蒸蒸日上,常常要出席一些重要的場合。現(xiàn)在電視上播放的,就是兩人參加一個慈善晚會的場景,而兩人身上穿的衣服,竟然是老李做的!
可那兩套衣服,再怎么看,小王也不覺得能贏過自己做出來的那兩套!
隔天,那對胖夫婦再次光臨。而且,這次一來就直接到了老李的裁縫鋪里,許久才見兩人出來,臉上滿是笑容。而老李,也是一臉熱情。不用說,自此以后,這兩人恐怕就是老李店里的鐵桿顧客了。
兩人剛走,老李還站在門口,小王則憤憤不平地瞪著他。
似乎察覺到了小王不懷善意的目光,老李扭頭過來,對著小王一笑,接著說:“你心里肯定覺得,你做的那兩套衣服,都勝我一籌。可最后,還是讓我贏了。”
一聽這話,小王滿心不服:“你要不是靠著什么見不得人的卑鄙手段,是不可能贏下來的。”
老李一點也不在意:“我一開始接觸這個行當(dāng)?shù)臅r候,也是這么想。一個人,只要把技術(shù)提上去了,生意自然就上門了。可后來,一次和你如今差不多的教訓(xùn),讓我徹底醒悟。說到底,是人穿衣,而不是衣穿人。一件衣服,舒不舒服,只有穿的人知道。衣服款式固然重要,但要穿出人味兒,還得看人。”
說到這里,看了一眼小王,老李又說:“你一定覺得,我常常和顧客套近乎,是個話癆吧?其實,我真不是個話多的人。之所以老是和顧客套近乎,是為了讓衣服更貼近顧客需求,更完美一些。”
老李指著遠(yuǎn)去的胖夫婦,又說:“就說這兩人吧,身材出奇的一致。從腰圍到臀圍,從臂圍到腿圍,幾乎一模一樣。所以,你做出來的那兩套,尺寸也是一樣的。可我就不同了,通過和兩人的談話,知道他們的生活習(xí)慣已經(jīng)有所改變。那個男的,依舊大魚大肉,流連于酒局飯桌,腰圍大有增加的趨勢。相反,那個女人,最近則開始注意改變生活習(xí)慣,健康減肥,所以體型開始有所縮減。也正因如此,我替男方做的衣服,比現(xiàn)在的尺寸大一點點;而替女方做的,則比現(xiàn)在的尺寸小一點。”
一聽這話,小王一臉恍然:“這就是他們選擇你的原因?”
老李笑著說:“當(dāng)然不僅于此。還有各人的習(xí)慣。那對胖夫婦,男方怕熱,喜歡散熱好一點的衣料;而女方體虛,有點怕冷,喜歡厚實一點。再具體到兩人各種各樣的生活習(xí)慣不盡相同,每一處都會影響到衣服的設(shè)計。所以呀,最后做成的衣服,可能款式上不是最時尚的,但絕對是最貼身最合適的。”
小王聽到這里,臉上不禁有了羞愧。
老李說:“這衣服呀,說到底,還是得看人。我這人呀,之所以喜歡和顧客嘮嘮,就是要了解他們的習(xí)慣。那對胖夫婦,可能第一眼看中的會是你的衣服,可只要一試穿,就會知道,合身的衣服才是最舒適的。”
小王問:“你為什么要告訴我這些?”
老李卻說:“我們這一行的人,越來越少了。如今的人,知道了量身定做的好處,但有這種耐心的裁縫卻不多了。我們兩個,看似對手,其實從年齡上看,更應(yīng)該是承接前后的一脈相承。我呀,年紀(jì)大了,從事這行的時間也不會太多了。你還年輕,看到你,我就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所以,我才提醒你,別一味從技巧著手,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人性。干我們這行,不僅要為顧客量身定做,確切地說,更得量心定做。”
小王低下了頭。老裁縫的一番話,讓他對這個行當(dāng)有了全新的領(lǐng)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