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一針救二命-民間故事
每年逢二月初二,各道四處的藥王廟過大會,人們都要去給藥王爺孫思邈燒香叩頭。一走進大殿,一眼就看到藥王爺像兩邊有一副對聯格外引人注目。上聯是“一把鋸末一片姜”,下聯是“一升小米一只雞”,橫批是“一針救二命”。說起這副對聯,還有段有趣的故事呢。這還得從孫思邈年輕時行醫改行到后來重操舊業說起。
話說孫思邈年輕時給人治病,因醫術高明治一個好一個,一時間方圓幾百里人們都知道他,有病都去找他醫治,不管什么人去找他,他都是一樣對待。
孫思邈的醫德無人不知,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他的處方失靈了,有的病人被他看了后非但沒見效,反而小病成大病;得大病的人,吃了他的藥病情不但沒有減輕,甚至更重了,有的還一命歸西。
這一來,登門求醫的人越來越少了,一時間滿城風雨,有說東的,也有說西的。孫思邈愁容滿面、束手無策,想來想去,唉!金盆洗手吧,今生再不干這個行當了。
雖然他不行醫了,可隔三岔五的還是有人來求他看病,他都謝絕了。
可人總不能整天閑著呀,他左思右想,自己能干個啥呢?一天他正在書房閑坐,望著板凳出了神,他心想,我何不學學做木匠呢?到了晚上,他和妻子商量。
想出門拜師學藝,做個木匠。妻子聽了,很贊同他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孫思邈便背上行囊出發了。
孫思邈很聰明,又手腳勤快,學藝時師傅不教的活兒,他就暗地里偷偷地學。一年多的時間,他把各樣木工活都學得差不多了,臨別前,師傅送了他一套木工工具,又教了他幾樣絕活兒。
要離開師傅了,臨行前,師徒二人難舍難分,師傅一家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回到家,妻子出門接過他手中的行囊,問他:“手藝學得怎么樣?”他笑著說:“都學會了。”
準備開工了,他又犯了難,自己一個人有些活兒干不了啊,只好托人到處幫他找徒弟。這天,家里來了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五官端正,儀表堂堂,見他叫了聲師傅,并深施一禮,說:“我叫安學藝,今天是跟師傅學藝來了,請師傅收下我吧。”
孫思邈和妻子一見這個小伙子,滿心高興,一句話沒說就收下了。
小伙子干起活來麻麻利利,手腳也勤快,干啥像啥,孫思邈和妻子都喜歡這個小伙子。
一天中午,孫思邈和徒弟正在干活,鄰居家的王嫂來了,孫思邈熱情地和她打招呼:“大嫂子你來啦。”
王大嫂急火火地走到他跟前,說:“唉,你大哥這些天茶不思飯不想,臥床不起,臉色黃黃的。我來是想讓你給他開個藥方。”
孫思邈一聽這話就沒好氣,自己都好幾年不行醫了,大嫂這時候來找他,不是給他難堪嗎?他沒好氣地對徒弟說:“你把那鋸末抓一把給她,叫她快走!”
徒弟抓了把鋸末遞到王大嫂手里,王大嫂用手帕包好,問:“這藥需要啥引子呢?”
孫思邈連頭都沒抬,說:“回去把生姜切上一片就行了。”
王大嫂回去把鋸末和一片生姜放在一起熬好后給老伴喝了。沒想到,還真的起了作用,隔了一夜,病奇跡般地好了,人有了精神,飯也能照常吃了。這時親戚家有事找他,臨走,他再三向王大嫂說:“你晚上把我這幾天碾的小米給老弟拿一升,再把咱家那只老母雞送過去。”這就是對聯“一把鋸末一片姜,一升小米一只雞”的來由。
這天,孫思邈和徒弟一起到村外散步,忽然聽到有哭聲,孫思邈轉過身一看,見一靈車從不遠處走過,后面還跟了不少穿白戴孝的。當靈車從他身邊經過時,他低頭往路上一看,不覺一愣,只見靈車走過去時路上竟然有血。他走上前仔細一看:“哎呀,不好!這是活人的血,不是死人的血。”他馬上對徒弟說:“你快去擋住那幫人,告訴他們,靈車里是活人不是死人,叫他們趕快停下。”
徒弟聽了趕緊追過去,氣喘吁吁地說:“你們快停下來,你們靈車里的是活人,不是死人。”
穿白戴孝的人聽了這話肺都快氣炸了,氣不打一處來,立即放下靈車,大叫著向孫思邈的徒弟撲過來:“你小子欺人太甚,你憑什么說靈車里是活人,不是死人!”
“小子,你這是欺負人,今天你要給我們說清楚。”
這時,這幫人里一個老者走上前去阻攔大伙說:“大家都住手,往后退,叫我先問個明白。”
老者走上前問:“小伙子,靈車里明明是死人,我們抬去埋,怎么會是活人呢?這些人都極為悲痛,你怎能這樣說話呢?”
徒弟連忙解釋說:“你們別誤會。為什么是活人,我……就不知道了。”
眾人一聽,又亂喊起來:“你胡說八道啥?你不知道為什么跑來攔擋我們?”
老者又上前問:“你說你不知道,那還有誰能知道?”
徒弟說:“那是我師傅說的。”
老者問:“你師傅在哪里?”
徒弟用手一指,說:“你們看,在那邊站著呢。”
一個年輕人大喊道:“快,抓住他,不要讓他跑了!”
眾人來到孫思邈跟前,老者走上前問孫思邈:“你是這個小伙子的師傅?你憑什么說我們抬的是活人,不是死人?”
孫思邈對老者笑了笑說:“是活人,不是死人。”
有個年輕人上前問道:“你憑什么這么說?”
孫思邈指著路上滴的血說:“活人的血是清的,滴到地上血點周圍蘸有小血點,死人的血滴到地上是不一樣的。你們看,這是不是活人的血?”
這幫人再仔細一看,都不敢吱聲了。這時老者上前問孫思邈:“師傅,那你說現在該怎么辦?”
孫思邈說:“趕快抬過來吧,還問啥呢?”又轉向徒弟說:“快,把家里的單子取兩個來。”徒弟很快跑回家拿來單子和繩子,拴在樹上靠墻搭了個簡易篷,又讓人取來兩塊木板支了個床。
這些人把棺材抬來放在篷下,七手八腳把棺蓋打開一看,婦人的臉上稍帶血色,根本不像死人。
孫思邈把袖子卷起,取出銀針,在婦人的肚子上扎了一針。
工夫不大,婦人慢慢睜開了眼。這時,圍觀的人中有人小聲說:“這大概是鬼,不是她本人吧。”
孫思邈的妻子也聞訊趕來,又過了片刻,忽然聽到有小兒的哇哇哭聲。孫思邈的妻子走上前說:“大家快來,她把娃生下了,還是一個兒子呢。”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忙上前將小兒包好,連同婦人一起回家去了。這就是對聯橫批“一針救二命”的故事。
其實,這個婦人當時并不是真的死了,因為她即將臨盆,小兒在肚內亂動亂抓,婦人一時間休克了。
眾人都以為婦人是死了,這樣的事在那個年代不知道有多少,都被活活埋了,就前邊所講的那個婦人,如果不是被孫思邈發現,也同樣連同肚內的小兒被活活埋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