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萍和兒子的故事:讓孩子愛上學習,來自于堅守規(guī)則和看到
鄧亞萍和兒子的故事
提起鄧亞萍可能70,80后的父母都很熟悉。我記得小時候我喜歡打乒乓球,就是因為天天被姑姑拉著看鄧亞萍的比賽。
鄧亞萍在她14年的運動生涯中,一共拿到了18個世界冠軍,在乒乓球排名中曾經連續(xù)八年保持世界第一。
前不久,在《吐槽大會》中,鄧亞萍說:“中國乒乓球隊里有很多的大魔王,但大家都稱我為‘初代目大魔王’,世界賽,奧運賽、亞運會、單雙打,各種冠軍拿了個遍,專治各種不服。”
她還拿自己的身高開玩笑,說自己和誰站在一起都是最萌身高差。如果把得到金牌都墊在腳底下才可能比孫楊高一點。
鄧亞萍在打球的時候對對手狠,對自己更狠。她從5歲開始打球到8、9歲的時候已經獲得了很多冠軍的頭銜,但是因為身高的問題,一直就被省隊、國家隊拒之門外。鄧亞萍相信自己的實力,她認為先天條件不好,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和個人的優(yōu)勢去補足,所以在人人都不看好他的時候,她無限地去挖掘了自己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自己的打法,最終加入了國家隊。
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時候,鄧亞萍幾乎統(tǒng)領了各大乒乒球賽的單雙打冠軍,那個時期曾被乒乓球界稱為“”鄧亞萍的時代”。
薩馬蘭奇說:“一個身自身條件不好的女孩,能夠長久的稱霸女子乒壇,在她身上體現(xiàn)了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后來這位乒壇女神退役了,結婚生子。轉折來了,這位這么拼搏,這么好強,不服輸?shù)睦蠇專尤挥辛艘粋€特別佛系的兒子——林翰銘。
在林翰銘特別小的時候,在體育方面鄧亞萍也是各種的啟發(fā),什么跆拳道、羽毛球、籃球和足球都有過涉及,唯獨是對爸爸媽媽都擅長的乒乓球,他一點都不感冒。
當孩子九歲的時候,鄧亞萍覺得不能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了,需要找一個重點,專攻一項專長,可是這專長抓什么?是個問題。
她找了個時間,跟孩子長談了一次,孩子喜歡籃球,但是身高不占優(yōu)勢,足球也在孩子的選項里面,但他還是不占優(yōu)勢。在和孩子分析利弊之后,她建議孩子重點練習乒乓球,起碼在這個方面孩子是有基因的優(yōu)勢的。
確定了目標后就是日常練習了,要知道讓一個九歲的孩子,天天握著球拍練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鄧亞萍是如何讓孩子從不喜歡乒乓球,到愛上了乒乓球呢?
規(guī)則和成功一個都不能少!
談完了,選擇了,在練球的時候則需要講規(guī)則了!
鄧亞萍先跟孩子先規(guī)定好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孩子如何哭鬧,都不能退縮,一定要堅持練完。
打乒乓球有個容易得分的秘訣就是發(fā)球,球發(fā)好了,對方接不住,那自然就得分了。可是練習發(fā)球又是練習中最枯燥的一個練習。
有一次林翰銘練側身發(fā)長球,就這一個發(fā)球動作,鄧亞萍要求孩子足足練了兩個半小時,在這期間孩子發(fā)脾氣、哭鬧,可是鄧亞萍都不妥協(xié),就必須讓他完成這個動作才可以結束。練兩個半小時的定點發(fā)球,對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那種崩潰可想而知。
每當我看到父母這樣對待孩子的時候,我總會擔心孩子逆反了怎么辦?鄧亞萍有更好的安排。
第二天林翰銘和別人剛好有比賽,以前林翰銘每一局都會發(fā)兩三個自殺球,自從練了那一次之后,一個自殺球沒有,還輕松的就把對手贏了。這一戰(zhàn)之后,林翰銘開始對自己老媽心服口服,徹底相信了媽的話。并且開始熱愛上了乒乓球這個運動。
當孩子從一件事情上獲得成功體驗的時候,他就會更加喜歡這件事情。
我的一個朋友,孩子學習成績很差,雖然孩子每天都去學校,但是經常不做作業(yè),當我們制定了家庭輔導計劃之后,孩子開始坐不住。媽媽特別著急,覺得這孩子就這樣了,根本不可能變好了!
看到媽媽對自己都沒希望了,孩子對自己更加失望,自然也更放縱。
孩子的爸爸也很無助,但是他知道光抱怨是沒有結果的,以前他回家是手機和電視,現(xiàn)在他回家是看書和講故事。
他會提前去查找孩子的必讀書目,自己看了之后,再講給孩子聽。因為他的孩子很喜歡聽故事,當講得有趣的時候他會突然不講了,讓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就這樣孩子開始拿起了那些書,因為看的書多了,作文開始寫的好,被老師表揚。
這個爸爸抓住這個機會跟孩子談了讀書的重要性,并且和孩子約定大家一起努力學習,看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最終孩子做作業(yè),他看專業(yè)書籍。
中考的時候,孩子如愿進入了自己想進的高中,他則因為這段時間的勤學苦練又拿了一個技能證。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自信,而自信只能從孩子做過的事情,看到的結果中來。
我小時候初中才開始學英語,而我屬于特別不敏感的那種人,最開始經常不及格。為此我還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反正我不打算出國,會說中文就挺好的了,結果更不好好學了。
當老師的姑姑知道這樣不行,就專門找人給我補課。
最初我只是被迫完成任務,直到一個月后我在上英語課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老師的提問我會,而且那一刻老師真的叫了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此之后,我才打破了自己內心不想學習英語的外殼,開始真正努力起來。
學習對某些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多孩子在這方面已經放棄了自己,認為自己根本學不好。這個時候跟孩子一起去制定一些改善的規(guī)則,努力堅持,并且在堅持的過程中通過成功的反饋讓孩子更有信心,這樣學習就可以進入一個良心循環(huán)。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請堅持,持續(xù)的堅持規(guī)則和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的成就來提高孩子的自信,這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