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瞑的近義詞
[mark_b]
目瞑的相關詞: 目測、目刻、目次、目鏡、目力、目語、目翳、目見、目視、目無
[/mark_b]
目瞑的意思:【第1句】:目昏眩。
目瞑的拼音:[ mù mí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目次:目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mùcì,指書刊上的目錄。表示內容的篇目次序。
【第2句】:目力:目力,指視力。如:一個目力很好的年青人。
【第3句】:目翳:眼睛生翳。眼病之一。宋 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目翳茍二物,易分如麥菽。”《萬花樓》第六十回:“李后 雙目失明,原由急怒交加,此日沉冤得雪,母子對哭,頓覺心懷大暢,目翳漸退。”清 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甲午以后,目翳漸減,而念不到此,流浪頻年,憔悴日甚。”
【第4句】:目測:目測,拼音mùcè,visualization用眼睛估測距離、高度和角度的方法;measurethedistancewiththeeye不利用儀器,只用肉眼測量,實際上這是一種軍事上的測距的方法,叫臂長尺測量距離。
【第5句】:目擊:[witness]親眼看到;作為目睹人在場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莊子·田子方》目擊其事
【第6句】:目疾:眼病。篤后仕郡文學掾,以目疾,二十馀年不闚京師。《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既自有目疾,其所諱者不足、不具、少、無、缺、傷、殘、毀、偏、只之言皆不得道。《晉書·苻生載記》。
【第7句】:目視:以目示意。
【第8句】:目眩:癥名:眼前發黑,視物昏花迷亂的癥象。出《靈樞·大惑論》。由肝腎精血不足、肝陽風火、痰濁上擾等所致。《諸病源候論·目眩候》:“目者五藏六府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也。筋骨血氣之精,與脈并為目系,系上屬于腦。若府藏虛,風邪乘虛隨目系入于腦,則令腦轉而目系急,則目眴而眩也。”可分別選用滋補肝腎、補養氣血、平肝熄風、化痰降逆等法治之。
【第9句】:目語:用眼睛傳達意思。
【第10句】:目迷:mùmíㄇㄨˋㄇㄧˊ目迷眼花繚亂。清林則徐《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憶昔冬烘之誚,看花已愧目迷;覩茲夏課之勤,見獵依然心喜。”
【第11句】:目論:釋義:(1).謂像眼睛一樣只見毫毛不見睫毛之論。比喻不自見其過失,無自知之明。
【第12句】:目見:親眼看到:耳聞不如~。
【第13句】:目刻:即刻。蒲劇《薛剛反朝》第二場:“托付 陽河 大事,目刻進京。”
【第14句】:目的: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作為觀念形態,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系。人的實踐活動以目的為依據,目的貫穿實踐過程的始終。
【第15句】:目及:看到。
目瞑的詩句:
【第1句】:目瞑即投宿《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投》
【第2句】:素節清風到目瞑《兩浙轉運使呂少卿挽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