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惑的近義詞
[mark_b]
鼓惑的相關詞: 鼓鑄、鼓絕、鼓聲、鼓洽、鼓瑟、鼓腮、鼓朄、鼓槌、鼓樓、鼓角
[/mark_b]
鼓惑的意思:同“蠱惑”。
鼓惑的拼音:[ gǔ huò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鼓槌:敲鼓用的棒。
【第2句】:鼓角:鼓角,指戰鼓和號角的總稱。古代軍隊中為了發號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語出《后漢書·公孫瓚傳》:“袁氏之攻,狀若鬼神,梯沖舞吾樓上,鼓角鳴於地中,日窮月急,不遑啟處。”
【第3句】:鼓樓:舊時城市中設置大鼓的樓,樓內按時敲鼓報告時辰。
【第4句】:鼓朄:擊小鼓。
【第5句】:鼓洽:謂普遍鼓動推行。《舊唐書·文宗紀上》:“朕方推表大信,置人心腹,庶使諸侯方岳,鼓洽道化,夷貊飛走,暢泳治功。”
【第6句】:鼓智:運用智慧。
【第7句】:鼓舞:鼓舞,指鼓動;鼓勵;因為歡悅而興奮。見漢揚雄《法言·先知》:“鼓舞萬物者,雷風乎!鼓舞萬民者,號令乎!”
【第8句】:鼓琴:彈琴。
【第9句】:鼓鑄:鼓鑄,讀音是gǔzhù,是一個漢語詞匯,解釋是鼓風扇火,冶煉金屬。
【第10句】:鼓成:鼓動促成。
【第11句】:鼓手:樂隊中打鼓的人。
【第12句】:鼓絕:鼓絕是漢語詞匯,讀音是gǔjué,指更鼓聲斷。指夜深。
【第13句】:鼓搗:鼓搗:反復撥弄的意思?!都t樓夢》第六三回:“一罈酒我們都鼓搗光了,一個個喝的把臊都丟了。
【第14句】:鼓瑟:瑟,古代撥弦樂器的一種,形似古琴。鼓,在古詩文中與“琴”、“瑟”聯用一般作動詞,彈奏、敲擊的意思,《辭?!返诙l注釋為“彈奏琴瑟鐘鼓等樂器或者擊物作聲”,并舉了《詩·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的例子。鼓瑟,意即彈奏瑟這種樂器。
【第15句】:鼓輪:【第1句】:轉動圓輪。晉 傅玄《馬先生傳》:“欲作一輪,縣大石數十,以機鼓輪為常,則以斷縣石,飛擊敵城?!?/p>
鼓惑造句:
【第1句】:真正有點影響力的人都在做事,而不是在網上發牢騷,鼓惑人心。
【第2句】:雖然呂布記得很清楚,郝萌后來在袁術地鼓惑下,興兵反叛,但這個時候,他認定郝萌還沒有這個心思,因而盡可以大膽放心地用。
【第3句】:怕的就是混在城內的細作和內應鼓惑民眾起事接應敵軍。
【第4句】:怎么這幾天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呢?太影響大家學習了,希望斑主重視這個問題,對于那些鼓惑人心的貼子還是盡快刪除為好!看來對方是快要忍不住了http://www.semjishu.com/鼓惑造句)。
【第5句】:如此貌似為公共、公眾吶喊,實則煽動、鼓惑,惟恐天下不亂。
【第6句】:應該是那個信息閉塞的時代吧,是那個擔心中國人民不夠成熟容易受到敵對勢力鼓惑的時代吧。
【第7句】:你別說,雖然如今這些妓女跟不上時代,不過她們還是挺能鼓惑人心的,有時候對你吹口迷煙,你就覺得她是西施復生了,她叫你干啥,你就干啥。
【第8句】:山神大人,你明察秋毫,不要受了小人的鼓惑,那我就死的冤了,這靈姬是在騙你的,他是想對你……。
【第9句】:的主子,便時時鼓惑穆宗出宮游玩,取悅于天下美景,還描繪篷萊仙境,南海風光。
【第10句】:不要讓無知的帖子鼓惑人心,誤導網民。
【第11句】:我同意上面的一些說發現在有的人就是惟恐天下不亂,還有的人老是在鼓惑人心,游客。
【第12句】:光明領袖的話極富于鼓惑力,同時,他飄浮在空中高舉著金色權杖的形像顯得也很高大,可是,這些對那些亡靈法師并沒有什么作用!他們緊緊站在菲岱雷奧身后,一動不動。
【第13句】:由于棄凡絕俗,馬克思主義沒能占據那些只能接受馬克思主義系統化獨家宣傳鼓惑的民眾的心智。
【第14句】:大家受了紅蜘蛛鼓惑,將威震天及其他一些忠于威震天的同樣受重傷的變形金剛,扔出飛船,讓他們自生自滅。
【第15句】:雖然黃老財鼓惑了半天,很有不少的愚婦村夫相信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