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恒”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恒舞酣歌、持之以恒、八恒河沙等含“恒”的成語11個,其中“恒”開頭的成語4個,“恒”結尾的成語3個,“恒”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恒”開頭的成語【第1句】:恒舞酣歌[héng wǔ hān gē]
【解釋】恒舞:長時間地舞蹈;酣歌:沉湎于歌樂。長時間地舞蹈,盡情地歡歌。形容生活奢靡,不務正業(yè)。
【出處】《尚書·伊訓》:“敢有恒舞于官,酣歌于室,時謂巫風?!?/p>
【示例】元時人恒舞酣歌,不事生產(chǎn)。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
【第2句】:恒河沙數(shù)[héng hé shā shù]
【解釋】恒河:南亞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shù)量很多。
【出處】《金剛經(jīng)·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p>
【示例】吾愿恒河沙數(shù)仙人,并遣嬌女,婚嫁人間,則貧窮海中,少苦眾生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
【第3句】:恒河之沙[héng hé zhī shā]
【解釋】恒河:南亞大河,流經(jīng)印度和孟加拉國。佛教語,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shù)量很多而無法計算。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夫死生轉轂,因果循環(huán),如恒河之沙,積數(shù)不可以測算?!?/p>
【第4句】:恒河一沙[héng hé yī shā]
【解釋】比喻極其渺小。
【出處】清·各邦額《夜譚隨錄·宋秀才》:“宋陰念一身蜩寄世間,真如恒河一沙,滄海一粟。”
“恒”結尾的成語【第1句】: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
【解釋】持:堅持;恒:恒心。長久堅持下去。
【出處】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p>
【示例】學習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績。
【第2句】:日升月恒[rì shēng yuè gèng]
【解釋】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天?!罚骸叭缭轮悖缛罩?。”
【示例】德與年而俱進,如日升月恒。 ——明·歸有光《震川集·少傅陳公六十壽辰》
【第3句】:學貴有恒[xué guì yǒu héng]
【解釋】學習最珍貴的是要有堅持不懈的恒心。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p>“恒”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八恒河沙[bā héng hé shā]
【解釋】佛家語,聚集八條恒河的沙。形容極多,無法計算。
【出處】《大般涅槃經(jīng)》六:“若有眾生,于八河恒沙等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惡世中不謗是法?!?/p>
【第2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解釋】月恒:上弦月。好像上弦月逐漸圓滿,好像太陽剛剛升起來一樣。舊時用來祝頌人的官運亨通。后比喻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發(fā)展前途。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p>
【第3句】:無恒安息[wu heng an xi]
【解釋】不要長期貪求安逸。
【第4句】:酣歌恒舞[hān gē héng wǔ]
【解釋】形容縱情歌舞,耽于聲色。
【出處】《書·伊訓》:“敢有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笨讉鳎骸俺N鑴t荒淫,樂酒曰酣,酣歌則廢德?!?/p>
【示例】恬嬉如故,厝火積薪之下,而寢處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騰,卒至魚爛土崩,不可收拾。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