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近義詞
[mark_b]
道士的近義詞: 羽士
[/mark_b]
道士的意思:【第1句】:士(shi)。指道教徒。
道士的拼音:[ dào shi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道袍:道士穿的袍子。
【第2句】:道上:途中。
【第3句】:道拜:屈膝之拜禮。
【第4句】:道洽:道洽,漢語詞匯。拼音:dàoqià釋義:某種學說和教義得到普及。
【第5句】:道搿:英語dog的音譯。謂狗。
【第6句】:道蔭:庇覆之大恩。道,敬詞。《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傳》:“吾西州窮士,一介寂寥,恩周榮譽,澤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遠,緬尋遺烈,觸目崩心。”宋 王十朋《代道青薦母青祠》:“恭命羽士,虔修醮科,用酧昔日之鴻恩,載助茲晨之哀薦。異資道蔭,薄報母慈。”
【第7句】:道口:道口指鐵路上鋪面寬度在【第2句】:5m及以上,直接與鐵路貫通的平面交叉。按看守情況分為“有人看守道口”和“無人看守道口”。
【第8句】:道觀: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道觀是要保持的清靜、整潔和莊嚴。修道的方法眾多,就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安靜自然為本。道教宮廟稱“觀”而不稱“寺”或者“廟”,與道教夜觀天象的傳統或許有最為直接的關聯。道教為什么重視天文學,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遺風之影響,對天體極為崇拜與敬畏;同時,道教從道家“天人合一”、“身國同治”的思維模式出發,認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證道,得道成仙。所以稱為”觀“,取觀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頂。總之,道家出于對科學的探索與星占的宗教政治訴求和延年益壽需要,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從而形成了夜觀星象的傳統。道觀的建筑原則與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宮殿建筑,只是規模較小,并且在裝飾及室內擺設上帶有各自的宗教色彩。觀內建有對稱的鐘樓和鼓樓。
【第9句】:道菜:道菜以大蔸菜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與微波殺菌,真空密封包裝制作。
【第10句】:道消:【第1句】:某種主張被壓抑不得伸張。
【第11句】:道果:佛道的正果。
【第12句】:羽士:舊指道士。
【第13句】:道骨:dàogǔ修道者的氣質。佛心、道骨、儒身,也就是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
【第14句】:道院:【第1句】:道士居住的地方;道觀。
【第15句】:道破:道破,漢語詞匯。拼音:dàopò釋義:說穿,說破
道士造句:
【第1句】::莫高窟的一個道士在第中發現了一個“藏經洞”,里面藏有多件珍貴文物。
【第2句】:蒙元興起之初,道士姜善信及其徒眾以重修堯廟為契機,開始入主這座重要的廟宇。
【第3句】:道士只會畫符念咒、裝神弄鬼,怎么會真能治病呢?
【第4句】:佛道儒三位大家去拜訪隱者。隱者出來迎接,問:“這位道長怎么稱呼?”道士答:“我叫李一。”隱者轉向高僧,問:“這位高僧怎么稱呼?”高僧答:“我叫弘一。”最后,隱者問大儒:“這位大儒怎么稱呼?”大儒答:“我叫周一。”隱者怒道:“滾!!再不走就打死你!”。
【第5句】:他雖是個道士,卻并不超然物外。
【第6句】:兵不離陣,車不離站,道士和尚不。濟慈
【第7句】:在這些作品中,庵觀寺院往往成為藏污納垢的地方,道士成為裝神弄鬼的代名詞,而最后發現并懲治這些淫僧惡道的,往往是正直的官員和士子。
【第8句】:它的教義通過道士和俗家弟子代代流傳了下來。
【第9句】: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第10句】:薩滿教道士是超自然的行家里手,而且能夠釋夢。
【第11句】:李淳罡大聲道:“劍來!”,徽山所有劍士的數百佩劍一齊出鞘,向大雪坪飛來。龍虎山道士合式千柄桃木劍一概出鞘,浩浩蕩蕩飛向牯牛大崗。兩波飛劍。遮天蔽日。這一日,李淳罡再入陸地劍仙境界。烽火戲諸侯
【第12句】:甚至連保守的封建衛道士也如喪考妣地以為,男性的權威地位和統治秩序也將因此土崩瓦解,而真正的現實卻并非如此。
【第13句】:隨著老一代衛道士在自相殘殺中將自己燒焦,在盲目的謎團解難者筋疲力盡并為無意義的目的繼續無益爭斗之際,生物智能設計的狂熱者被智性的激勵,熱情高漲,更有目的。
【第14句】:近義詞網http://www.semjishu.com/是一部近義詞詞典,其宗旨是讓大家更快地造出高質量的句子。
【第15句】:他本人在舒茲伯利建了一座修道院,晚年就在那里做了修道士。
道士的詩句:
【第1句】:不要山陰道士鵝《鷓鴣天·聞說君家有翠娥》
【第2句】:道士為我言《見兒侄唱酬次韻五首》
【第3句】:藥返便為真道士《七言》
【第4句】:東鄰麴道士《秋冬之交雜賦》
【第5句】:山陰老道士《乙巳秋暮獨酌》
【第6句】:暮與一道士《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朝回與王煉師游南山下》
【第7句】:夢道士《賀新郎·十月臨皋暮》
【第8句】:羅浮道士誰同流《贈羅浮道士》
【第9句】:道士成金丹《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
【第10句】:不博山陰道士鵝《殘句:為君寫就黃庭了》
【第11句】:〈牢山陳道士瑛近過此《再和十首》
【第12句】:道士不服藥《詩三百三首》
【第13句】:修真道士如知此《七言》
【第14句】:為問蕃厘道士《如夢令·為問蕃厘道士》
【第15句】:身是在家狂道士《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