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的近義詞
[mark_b]
春山的相關詞: 春波、春恨、春詞、春露、春花、春播、春風、春令、春夏、春茗
[/mark_b]
春山的意思:【第1句】: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春山的拼音:[ chūn shā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春茗:春茶。
【第2句】:春花:春花是指春天的花、青春年華;少壯之時、舊時宮廷中立春日以金銀珠翠等造飾的座花,表示迎春。漢族節日風俗,立春日這一天,漢族婦女用彩色綢布剪制'春雞”、“春燕”、“春花”、“春柳’等,綴于小兒臂上,男左女右,以為立春之標志。
【第3句】:春盎:酒盎。亦指代酒。
【第4句】:春朝:【第1句】:謂帝王春季接受諸侯、臣子朝見或諸侯、臣子春季朝見帝王。
【第5句】:春凳:寬而長的板凳,工料比較講究,是一種舊式家具。
【第6句】:春雨:【第1句】:春天的雨。
【第7句】:春詞:【第1句】:有關男女戀情的書信或文辭。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鶯鶯》:“鶯鶯姓崔氏,有張生者,託其婢紅娘以春詞二篇誘之。”明梁辰魚《七犯玲瓏·遇妓》曲:“密語還重訂,春詞定幾封,巫陽夢。”
【第8句】:春明:春明【第1句】:春光明媚。【第2句】:即唐都長安春明門。因以指代京都。【第3句】:指仕宦。黃春明(1939-)小說家。臺灣宜蘭人。師范學校畢業后在廣播電臺、電視臺任編輯。著有短篇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莎喲娜拉,再見》、《我愛瑪莉》等。春明門【第1句】:古長安城門名。為城東三門之中門。【第2句】:借指京城。
【第9句】:春播:春季播種。
【第10句】:春波:“春波”,即為“春水”。在書面語中尤其是文學作品中常用。
【第11句】:春風:指春天的風,還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古詩中多用。有同名公司、專輯、作家、散文、電視劇。
【第12句】:春闈:春闈,指明清京城會試,均在春季舉行。出自唐朝王勃的《釋迦佛賦》。
【第13句】:春令:春令是指春季里的節令,也指春節。語出《禮記·月令》:“﹝仲秋之月﹞仲秋行春令,則秋雨不降,草木生榮,國乃有恐。”
【第14句】:春冰: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險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第15句】:春恨:猶春愁,春怨。
春山造句:
【第1句】:陽光攜著花香款步而來,和風伴著綠柳沿路生長,想念隨著春山一路蔓延,祝福和著信息的節拍快樂送達,愿你沐浴愛情的花香,享受幸福的和風,倚著理解的春山,度過生命里的每一天。
【第2句】:和煦的清風守望春天的門扉,嫩綠的細芽守望春天的色澤,蓬勃的春山守望春天的氣息,而我守望著春天的每一扇窗口,讓愛和期待在你的心田植下一片明媚的春天。
【第3句】:春色美,春光媚,春意令人醉;春風吹,春山翠,春雨空中飛;蝴蝶飛,蜻蜓隨,嬉戲逐草追;思念堆,情意歸,祝福來一杯;快樂陪,不疲憊,幸福與君會!
【第4句】: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唐李華。
【第5句】:登山遠眺,游初春山河,一片生機盎然。尋今訪古,覽古今名勝,入眼處處錦繡。花草返青的春季,祝你在游玩中能暫時擺脫城市的喧囂,在清幽中得到快樂。
【第6句】: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第7句】:春水晶瑩清澈滌去煩悶萬千,春山巍峨豪邁見證夢想實現,春陽明媚溫暖映襯歡快笑臉,春花涌動豐盈妝點美景無限,春日問候真摯訴說美好心愿。開心永遠!
【第8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第9句】:幽蘭間修竹,流水抱春山。
【第10句】:人閑桂花落,液靜春山空。
【第11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
【第12句】:如何道是江南書生執筆題扇,“風光好何須念長安”,湖石壘作春山不似她眉宛宛,提裙歷階蒼苔。照墨
【第13句】:春山空靜,月上窗,唯有思念聲;玉樓紗簾,銀河傾淡,夜色濃。心相印,思念千里寄明月,也許你入夢,記得枕邊念有我。親愛的,點亮心燈,一生一世。
【第14句】: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晏幾道
【第15句】:所謂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淡,冬山慘淡而如睡,此四時之氣也。
春山的詩句:
【第1句】:不見春山鹿養茸《黃精鹿》
【第2句】:小喬相與對春山《齊安》
【第3句】:春山閑淡淡《臨江仙·紅樓縹緲光風里》
【第4句】:春山顛倒釵橫鳳《上行杯(與本調不同)》
【第5句】:贏得春山哭杜鵑《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第6句】:斂盡春山羞不語《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第7句】:曲里春山情不淺《浣溪沙》
【第8句】:春山磔磔鳴春禽《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
【第9句】:送恨春山《風流子·扁舟南浦岸》
【第10句】:春山疊《滿江紅·點火櫻桃》
【第11句】:曲屏映枕春山疊《菩薩蠻·綠窗殘夢聞鶗鴂》
【第12句】:春山事《碧牡丹·漸老閑情減》
【第13句】:春山已蹙眉峰綠《菩薩蠻·春山已蹙眉峰綠》
【第14句】:雨點春山入翠眉《浣溪沙》
【第15句】:鳴玉滿春山《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