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搏”的成語(13個)
本文整理了搏砂弄汞、守約施搏、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等含“搏”的成語13個,其中“搏”開頭的成語3個,“搏”結尾的成語1個,“搏”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搏”開頭的成語【第1句】:搏砂弄汞[bó shā nòng gǒng]
【解釋】搏:撥弄;弄:設法取得;汞:水銀。撥弄砂子,收拾水銀。比喻難以收拾。
【出處】搏:撥弄;弄:設法取得;汞:水銀。撥弄砂子,收拾水銀。比喻難以收拾。
【第2句】:搏牛之虻[bó niú zhī méng]
【解釋】原意是說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虱那樣去與別人打敗。后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
【第3句】:搏手無策[bó shǒu wú cè]
【解釋】搓著雙手,毫無辦法。
【出處】宋·洪邁《夷堅丁志·謝生靈柑》:“溫州民謝生母,老病不肯服藥,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饑渴,謝生搏手無策。”
“搏”結尾的成語【第1句】:守約施搏[shǒu yuē shī bó]
【解釋】指所操者簡易而施與者廣大。
【出處】語出《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搏”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獅象搏兔,皆用全力[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出處】清·黃宗羲《〈稱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華,一花之開落,與桑經酈注爭長黃池,則是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爾。”
【第2句】:全獅搏兔[quán shī bó tù]
【解釋】搏:搏斗。形容發揮巨大威力攻擊弱小的目標。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24回:“他既要來螳臂當車,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
【第3句】:獅子搏象兔,皆用全力[shī zi bó xiàng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解釋】獅子不論與大象或是兔子搏斗,都會用盡全力。形容事情無論大小都認真對待,決不掉以輕心。
【出處】清·王士慎《分甘余話》:“昔亡友葉文敏評余《蜀道集》詩,'無論長篇短論,每首具有二十分力量,所謂獅子搏象兔,皆用全力。’余深愧其言。”
【第4句】:擊搏挽裂[jī bó wǎn liè]
【解釋】攻打撕裂。形容爭斗激烈。
【出處】唐·陸龜蒙《五歌·水鳥》:“則有觜鈹爪戟勁立直視者,擊搏挽裂圖膻腥。”
【示例】上古之時,人物雜處,其間擊搏挽裂,人與禽獸爭命者,不知更幾何年。 ——勇立《論排外不宜有形跡》
【第5句】:獅子搏兔,亦用全力[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出處】茅盾《謹嚴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巨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絲毫不肯隨便。”
【第6句】:肉搏戰[ròu bó zhàn]
【解釋】交戰雙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指直接對抗。
【示例】敵我雙方展開了肉搏戰,戰爭相當慘烈。
【第7句】:生死搏斗[shēng sǐ bó dòu]
【解釋】指生與死的激烈斗爭。
【出處】此刻~,他們三人自然竭盡全力,可見青城派功夫確是已盡于此。 ——金庸《天龍八部》第十三回
【第8句】:猴子搏矢[hóu zǐ bó shǐ]
【解釋】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
【第9句】:獅子搏兔[shī zǐ bó tù]
【解釋】比喻對小事情也非常重視、用出全部力量。
【出處】茅盾《謹嚴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巨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絲毫不肯隨便。”
【示例】我們要學習她那種獅子搏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