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狹”的成語(9個)
本文整理了狹路相逢、冤家路狹、直性狹中等含“狹”的成語9個,其中“狹”開頭的成語1個,“狹”結(jié)尾的成語3個,“狹”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狹”開頭的成語【第1句】:狹路相逢[xiá lù xiāng féng]
【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示例】狹路相逢這惡人,如何是好。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二回
“狹”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冤家路狹[yuān jia lù xiá]
【解釋】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見的人,偏偏容易碰見,來不及回避。
【出處】《花城》1981年第1期:“啊!她不就是……天哪!這真是冤家路狹啊!”
【第2句】:刁鉆促狹[diāo zuàn cù xiá]
【解釋】狡猾而好捉弄人。亦作“刁鉆促搯”。
【示例】他是一個刁鉆促狹的人。
【第3句】:束廣就狹[shù guǎng jiù xiá]
【解釋】指把豐富的內(nèi)容概括為極少的文字。
【出處】宋·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上:“荊公舊有詩云:'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來墩屬我,不應(yīng)墩姓尚隨公。’他人欲隱括此意,非累數(shù)十言不可,而公以二十八字盡之,真得束廣就狹體。”
“狹”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直性狹中[zhí xìng xiá zhōng]
【解釋】性:性格;狹:狹隘。性格直爽,但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容事。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第2句】:心地狹窄[xīn dì xiá zhǎi]
【解釋】形容人氣量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聽說那白衣秀士王倫的手下人都說他心地狹窄,安不得人。”
【示例】如今散了學(xué),大家稱了愿,也有丟開手的,也有心地狹窄猶懷舊怨的。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
【第3句】:地狹人稠[dì xiá rén chóu]
【解釋】稠:密、多。土地狹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擁擠。
【出處】郭沫若《蘇聯(lián)紀(jì)行·六月十三日》:“同進(jìn)食堂進(jìn)膳,今夜有舞會,地狹人稠,毫無虛席。”
【第4句】:相逢狹路[xiāng féng xiá lù]
【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示例】非是我人前賣弄忒裝,人前賣弄忒裝喬,也只是相逢狹路難推調(diào)。 ——明·屠隆《彩毫記·乘醉騎驢》
【第5句】:心胸狹隘[xīn xiōng xiá ài]
【解釋】心胸:思想,氣量。氣量非常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今日為眾豪杰至此相聚,爭奈王倫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推故不納,因此火并了這廝,非林沖要圖此位。”
【示例】為人不能心胸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