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買”的成語大全(68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買笑追歡、千金難買、隔山買老牛等含“買”的成語68個,其中“買”開頭的27個,“買”結尾的1個,“買”在中間的40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買”開頭的成語
【第1句】:買笑追歡[mǎi xiào zhuī huān]
【解釋】嫖娼狎妓,尋歡作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四回:“庫藏糧餉,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顧侵來肥己,買笑追歡,敗壞了國家許多大事。”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至如三妻四妾,買笑追歡的,又當別論。”
【示例】以酒為緣,以色為緣,十二時買笑追歡,永朝永夕酣大夢;誠心看戲,誠意聽戲,四九旦登場奪錦,雙麟雙鳳共消魂! ——清·曾樸《孽海花》第六回
【第2句】:買櫝還珠[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釋】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示例】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第3句】:買王得羊[mǎi wáng dé yáng]
【解釋】①指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出處】唐·張懷瑾《書斷》:“時人云:'買王得羊,不失所望。’”
【示例】或云趙書有疵筆,出俞紫芝手。果爾,所謂買王得羊耳。 ——明·王世貞《十絕句詩畫跋》
【第4句】:買臣覆水[mǎi chén fù shuǐ]
【解釋】覆:潑。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
【出處】相傳漢代朱買臣貧賤時,其妻出走,顯達后,其妻又回來,朱買臣潑水于地,令妻收回。
【示例】今日無意忽逢,雖不能有相如解渴之情,卻悵然有買臣覆水之悲。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回
【第5句】:買馬招兵[mǎi mǎ zhāo bīng]
【解釋】猶言招兵買馬。
【出處】《再生緣》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買馬招兵盡壯懷。”
【第6句】:買犁賣劍[mǎi lí mài jiàn]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同“買犁賣劍”。
【出處】宋·陳亮《賀新郎·懷辛幼安用前韻》詞:“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
【第7句】:買爵販官[mǎi jué fàn guān]
【解釋】猶言買官鬻爵。指買賣官爵。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刺復》:“買爵販官,免刑除罪,公用彌多,而為者徇私,上下無求,百姓不堪。”
【第8句】:買賤賣貴[mǎi jiàn mài guì]
【解釋】指低價買進而高價賣出。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三國·吳·薛綜注:“裨販,買賤賣貴,以自裨益。”
【示例】做生意就是要買賤賣貴,否則就是為社會貢獻財富。
【第9句】:買上囑下[mǎi shàng zhǔ xià]
【解釋】賄賂上司,央告下人。同“買上告下”。
【出處】《水滸傳》第一○三回:“當下龔正尋個相識,將些銀兩,替王慶到營差撥處買上囑下的使用了。”
【第10句】:買靜求安[mǎi jìng qiú ān]
【解釋】指息事寧人,以圖安逸。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今日滿天飛大王在此經過,這鄉村斂錢備飯,買靜求安。”
【示例】只消說他造言生事,頂名告他一狀,不怕不拿大錠大帛出來買靜求安。 ——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
【第11句】:買鐵思金[mǎi tiě sī jīn]
【解釋】比喻不切實際的貪心妄想。
【出處】明·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有一等濁愛纏心,盲修瞎煉,期望身后升天。這便是買鐵思金,定見沉淪永劫。”
【第12句】:買官鬻爵[mǎi guān yù jué]
【解釋】指買賣官爵。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至于民間說事,買官鬻爵,只要他一口擔當,事無不成。”
【示例】賄賂公行,買官鬻爵,奸惡詐偽,上下相蒙。 ——鄭觀應《盛世危言·教養》
【第13句】:買犢賣刀[mǎi dú mài dāo]
【解釋】猶言賣劍買牛。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
【出處】明·張居正《答廣中督撫》:“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積年逋寇,皆束手歸降,買犢賣刀之化,不足以媲美矣。”
【第14句】:買賣不成仁義在[mǎi mài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解釋】雖然買賣沒有做成,彼此間的感情還存在。
【出處】梁斌《紅旗譜》第一卷:“嫌人家來做買賣,買賣不成仁義在,打倒人家干嗎?”
【示例】買賣不成仁義在,我們下次再合作吧。
【第15句】:買馬招軍[mǎi mǎ zhāo jūn]
【解釋】猶言招兵買馬。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牝賊》:“有這等事?恭喜了!借此號令,買馬招軍。”
【示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5回:“分頭于房山寨及各處,立豎招軍旗號,買馬招軍,積草屯糧,遠近村鎮,都被劫掠。”
【第16句】:買牛息戈[mǎi niú xī gē]
【解釋】猶言賣劍買牛。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
【出處】明·何景明《雁門太守行》:“太守下牛,買牛息戈。”
【第17句】:買笑尋歡[mǎi xiào xún huān]
【解釋】嫖娼狎妓,尋歡作樂。同“買笑追歡”。
【出處】歐陽予倩《潘金蓮》第二幕:“他仗著有錢有勢,到這兒來買笑尋歡,他哪兒有甚么真情真義?”
【第18句】:買米下鍋[mǎi mǐ xià guō]
【解釋】家中沒有米,要去買米才能做飯。指生活貧困。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退還給他,我不等他這二兩銀子買米下鍋。”
【示例】我現在家中無余糧,等買米下鍋了。
【第19句】:買空賣空[mǎi kōng mài kōng]
【解釋】買賣雙方都沒有貨款進出,只就進出之間的差價結算盈虧。也用來比喻政治上招搖撞騙的投機活動。
【出處】清《宣宗圣訓·清道光帝上諭》:“奸商開設太和字號,邀群結伙,買空賣空。”
【示例】因為多年買空賣空的結果,文界就荒涼了,文章的形式雖然比較的整齊起來,但戰斗的精神卻較前有退無進。 ——魯迅《準風月談·由聾而啞》
【第20句】:買歡追笑[mǎi huān zhuī xiào]
【解釋】指嫖娼的行為。
【出處】宋·吳自牧《東京夢梁錄·酒肆》:“壩頭西市坊鳳樓施廚開沽,下瓦子前日新樓鄭廚開沽,俱有妓女,以待風流才子買笑追歡耳。”
【第21句】:買菜求益[mǎi cài qiú yì]
【解釋】益:增加。象買菜一樣希望增加一點。比喻爭多賺少。
【出處】晉·皇甫謐《高士傳·嚴光》:“買菜乎?求益也。”
【示例】要是人貪常熟書,非關買菜復求益。 ——宋·程珌《代上楊誠齋》
【第22句】:買田陽羨[mǎi tián yáng xiàn]
【解釋】指辭官歸隱。
【出處】宋·蘇軾《菩薩蠻》詞:“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
【示例】鼓柁湘江應未得,買田陽羨定何如? ——明·何景明《得獻吉江西書》詩
【第23句】:買笑迎歡[mǎi xiào yíng huān]
【解釋】嫖娼狎妓,尋歡作樂。同“買笑追歡”。
【出處】《水滸傳》第八一回:“俺哥哥要見尊顏,非圖買笑迎歡,只是久聞娘子遭際今上,以此親自特來告訴衷曲。”
【第24句】:買上告下[mǎi shàng gào xià]
【解釋】賄賂上司,央告下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6回:“宋太公自來買上告下,使用錢帛。”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蘭孫只得將了些錢鈔,買上告下,去獄中傳言寄語,擔茶送飯。”
【第25句】:買賣公平[mǎi mài gōng píng]
【解釋】買或賣公平合理,互不相欺。
【出處】清·寄生氏《五美緣》第五十七回:“小人買賣公平,不知為何告在大老爺臺下?”
【示例】紅軍不僅買賣公平,而且紙幣完全兌換,商人十分滿意。 ——成仿吾《長征回憶錄》五
【第26句】:買東買西[mǎi dōng mǎi xī]
【解釋】指買各種物品。
【出處】明·李開先《林沖寶劍記》第29出:“買東買西使官錢,點驢點馬是買賣。”
【示例】俗語買東買西,言賣買者非東即西,沿習日久,遂以東西為貨物替身。 ——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買東西考》
【第27句】:買牛賣劍[mǎi niú mài jiàn]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同“買犁賣劍”。
【出處】宋·吳禮之《驀山溪》詞:“買牛賣劍,便作兒孫計。”
【示例】紫塞冒風沙,謾區區兩鬢生華。歸來好向林泉下。買牛賣劍,求田問舍,學圃耘瓜。 ——元·朱庭玉《青杏子·歸隱》套曲
“買”結尾的成語
【第1句】:千金難買[qiān jīn nán mǎi]
【解釋】形容某物的珍貴,不能用金錢買到。
【出處】明·馮惟敏《商調·集賢賓·題長春園》:“好弟兄宦業成,老夫妻福壽全,喜的是千金難買子孫賢。”
【示例】一寸光陰一寸金,千金難買寸光陰。
“買”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隔山買老牛[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解釋】比喻人辦事冒失,沒有弄清情況,就輕易決定。
【示例】你這樣草率決定就是隔山買老牛的做法。
【第2句】:博士買驢[bó shì mǎi lǘ]
【解釋】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示例】寫文章不能學博士買驢,不得要領。
【第3句】:販交買名[fàn jiāo mǎi míng]
【解釋】指賣友求榮。
【出處】南朝·宋·鮑照《瓜步山楬文》:“販交買名之薄,吮癰舐痔之卑。”
【第4句】:千金買骨[qiān jīn mǎi gǔ]
【解釋】花費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招攬人才的迫切。
【出處】《戰國策·燕策一》載:戰國時,燕國昭王勵精圖治,決心廣納人才的典故。
【示例】只需千金買骨,不怕沒有人才。
【第5句】:招兵買馬[zhāo bīng mǎi mǎ]
【解釋】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軍往汝南駐扎,招兵買馬,徐圖征進。”
【示例】我們人手不足,需要招兵買馬了。
【第6句】:量金買賦[liàng jīn mǎi fù]
【解釋】指文章價值很高。
【出處】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示例】漢宮不鎖陳皇后,誰肯量金買賦來? ——唐·黃滔《司馬長卿》詩
【第7句】:公買公賣[gōng mǎi gōng mài]
【解釋】公家向民間購買物品,公平交易,不使百姓吃虧。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百七回:“大人做道員時,驛上草料豆子,公買公賣,分毫不虧累農戶。”
【示例】他們都不搶掠,公買公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第8句】:折本買賣[shé běn mǎi mài]
【解釋】折:虧損。虧損的生意。泛指吃虧的事。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一折:“稍似間有些錢,抵死里無多債,權做這場折本買賣。”
【示例】我不想做折本買賣。
【第9句】:千金買賦[qiān jīn mǎi fù]
【解釋】花一千金買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錢。
【出處】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
【示例】千金買賦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
【第10句】:行財買免[xíng cái mǎi miǎn]
【解釋】行:從事。花費錢財,買得免罪。指用金錢賄賂以逃避懲罰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6回:“落得騙了些果子吃進肚里,且又得了行財買免的供招。”
【第11句】:百萬買宅,千萬買鄰[bǎ wàn mǎi zhái,qiān wàn mǎi lín]
【解釋】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出處】《南史·呂僧珍傳》:“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示例】百萬買宅,千萬買鄰,人生孰若安居之樂? ——宋·辛棄疾《新居上梁》
【第12句】:賣劍買牛[mài jiàn mǎi niú]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
【出處】《漢書·龔遂傳》:“民有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櫝。”
【示例】惟有躬耕差可為,賣劍買牛悔不早。 ——宋·陸游《貧甚作短歌排悶》詩
【第13句】:千錢買鄰[qiān qián mǎi lín]
【解釋】鄰:鄰居。花千萬錢去買一個好鄰居。指好鄰居的難得可貴。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秀才不必憂慮,自古道千錢買鄰,八百買舍,老漢忝在鄰居,你但放心前去。”
【第14句】:得財買放[dé cái mǎi fàng]
【解釋】舊指官府的衙役捕人時,收到被捕人的錢財,便私自將人放掉。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你做公差所干何事?若非用計謀死,必然得財買放,有何理說?”
【第15句】:賠本買賣[péi běn mǎi mài]
【解釋】虧損的生意。泛指吃虧的事。
【示例】別取笑了,我已經做了賠本買賣。
【第16句】:上門買賣[shàng mén mǎi mài]
【解釋】比喻主動找上門來,事情容易做成。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媾媒》:“近來星辰得利,上門買賣何多,盡得金銀鈔貫,廣受段匹紗羅。”
【示例】小人想,這是上門買賣,又不是詐他的,取之無礙。 ——清·不睡居士《枕上晨鐘》第六回
【第17句】:追歡買笑[zhuī huān mǎi xiào]
【解釋】追求歡樂。多指狎妓飲酒之類。
【出處】宋·柳永《傳花枝》詞:“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
【示例】[賈珍]便約了賈璉去追歡買笑,不在話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四回
【第18句】:千萬買鄰[qiān wàn mǎi lín]
【解釋】指好鄰居的難得可貴。
【出處】《南史·呂僧珍傳》:“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第19句】:賣犢買刀[mài dú mǎi dāo]
【解釋】指出賣耕牛,購買武器去從軍。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又何必勞民動眾,賣犢買刀?”
【第20句】:招軍買馬[zhāo jūn mǎi mǎ]
【解釋】猶招兵買馬。
【出處】元·無名氏《聚獸牌》第一折:“今有漢三公子劉文叔,在白水村興兵聚義,招軍買馬。”
【示例】次早平明,唐僧登坐帳中,教軍士把招軍買馬旗兒扯起。 ——《西游補》第十五回
【第21句】:還珠買櫝[huán zhū mǎi dú]
【解釋】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同“買櫝還珠”。
【出處】清·蔣士銓《臨川夢·送尉》:“篇成名自觀,笑還珠買櫝、胠篋探丸,英雄欺世,久之畢竟難瞞。”
【第22句】:賣劍買犢[mài jiàn mǎi dú]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同“賣劍買牛”。
【出處】明·張居正《答殷石汀言宜終功名答知遇書》:“撫民愿焚械歸籍,此即古人賣劍買犢之化也。”
【第23句】:沽譽買直[gū yù mǎi zhí]
【解釋】故作正直以獵取名譽。同“沽名賣直”。
【出處】《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爭論新法之際,便行竄黜,謂之立異好勝,謂之沽譽買直,謂之非上所建立,謂之不能體國,謂之不遵稟處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責,亦不能成其美矣。”
【第24句】:問天買卦[wèn tiān mǎi guà]
【解釋】求問上天以卜吉兇。
【出處】《劉知遠諸宮調·君臣弟兄子母夫婦團圓》:“三娘起對諸親,奴有愿,問天買卦。”
【示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4回:“恰才問天買卦,如破曹興漢,砍斷此石。今果然如此!”
【第25句】:賣刀買犢[mài dāo mǎi dú]
【解釋】刀:武器;犢:牛犢。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出處】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詩:“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
【示例】丟下兵器,拿把鋤兒,學那古人'賣刀買犢’的故事,豈不是綠林中一段佳話。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
【第26句】:賤買貴賣[jiàn mǎi guì mài]
【解釋】低價買進,高價售出。
【出處】漢·班固《漢書·景帝紀》:“吏受所監臨,以飲食免,重;受財物,賤買貴賣,論輕。”
【示例】若做經紀,賤心便起,賤買貴賣,損人利己。 ——明·沈受先《三元記·餞行》
【第27句】:鴻都買第[hóng dōu mǎi dì]
【解釋】以之泛指買官行賄。
【出處】《后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陳書·袁憲傳》:“時生徒對策,多行賄賂,文豪請具束脩,君正曰:'我豈能用錢為兒買第耶?’”
【示例】君不見鴻都買第歸來客,駟馬軒車胡辟易。 ——清·吳偉業《贈陸生》詩
【第28句】:現買現賣[xiàn mǎi xiàn mài]
【解釋】臨時買來再販賣出去。比喻平素沒有積累,臨時從這里學,又到別處去傳授。
【示例】小兄弟學得了精妙內功,現買現賣,待任我行上來,便在他身上使使,教他大吃一驚。 ——金庸《笑傲江湖》第四十回
【第29句】:嬴奸買俏[yíng jiān mǎi qiào]
【解釋】猶言狎妓買笑。
【第30句】:鄭人買履[zhèng rén mǎi lǚ]
【解釋】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示例】你可千萬不要學鄭人買履。
【第31句】:賣空買空[mài kōng mǎi kōng]
【解釋】買賣雙方都沒有貨、款進出,只就到期的進出之間的差價結算盈虧。比喻投機倒把的行為。
【出處】清·鄭觀應《盛世危言·鑄銀》:“滬市賣空買空,昔年每元已漲過八錢。”
【示例】賣空買空的風險很大,得慎重考慮。
【第32句】:千金買笑[qiān jīn mǎi xiào]
【解釋】花費千金,買得一笑。舊指不惜重價,博取美人歡心。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白纻曲》:“齊謳秦吹盧女弦,千金雇笑買芳年。”
【示例】蘇小小,張好好,千金買笑,今何在玉容花貌? ——元·張可久《春思》
【第33句】:收買人心[shōu mǎi rén xīn]
【解釋】指用金錢、感情等籠絡人心。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31回:“他也知道收買民心,開倉賑濟,并恤被兵之家,四縣亦如此行事。”
【示例】你不要再收買人心了。
【第34句】:一錘子買賣[yī chuí zi mǎi mài]
【解釋】只做一次生意。
【出處】老舍《女店員》第二幕:“咱們哪,砂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我永遠不再到這兒來!”
【示例】你不能只做一錘子買賣。
【第35句】:強買強賣[qiǎng mǎi qiǎng mài]
【解釋】強迫買或賣。
【出處】王朔《橡皮人》:“再說,做買賣也沒有強買強賣的。”
【示例】我們要打擊強買強賣的行為。
【第36句】:賣劍買琴[mài jiàn mǎi qín]
【解釋】指沒有功名意識,志在歸隱。
【出處】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賣劍買琴,斗瓦輸銅。”
【示例】他賣劍買琴,退出江湖。
【第37句】:寸金難買寸光陰[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解釋】光陰:時間。形容時間的可貴,應該十分珍惜。
【出處】《西洋記》第11回:“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里尋?”
【第38句】:賣刀買牛[mài dāo mǎi niú]
【解釋】刀:武器。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劉昆宰江陵,昔日反風滅火;龔遂守渤海,賣刀買牛。”
【第39句】:有錢買馬,沒錢置鞍[yǒu qián mǎi mǎ,wú qián zhì ān]
【解釋】置:買;鞍:騎馬用的鞍子。花大錢買了馬,卻舍不得買個馬鞍子。比喻錢財使用不當。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一回:“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置鞍’事么!有本兒開鋪子,倒沒有廚柜了。”
【第40句】:炒買炒賣[chǎo mǎi chǎo mài]
【解釋】指就地迅速轉手買賣,從中牟利。
【示例】沒有實體的支持,靠炒買炒賣是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