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旱”的成語(13個)
本文整理了旱魃為虐、龍多乃旱、水旱頻仍等含“旱”的成語13個,其中“旱”開頭的成語5個,“旱”結(jié)尾的成語2個,“旱”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旱”開頭的成語【第1句】:旱魃為虐[hàn bá wèi nüè]
【解釋】旱魃:古代傳說中能贊成旱災的怪物;虐:災害。指旱災。
【出處】《詩·大雅·云漢》:“旱魁為虐,如惔如焚。”
【示例】而地震之后,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從橫,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譴誡累至,殆以奸臣權(quán)重之所致也。——《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
【第2句】:旱澇保收[hàn lào bǎo shōu]
【解釋】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況良好,不論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泛指獲利有保證的事情。
【示例】端上鐵飯碗就旱澇保收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了。
【第3句】:旱苗得雨[hàn miáo dé yǔ]
【解釋】將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場好雨。比喻在危難中得到援助。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
【示例】天幸今得賢弟來此間鎮(zhèn)守,正如“錦上添花,旱苗得雨。”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回
【第4句】:旱魃拜夜叉[hàn bá bài yè chā]
【解釋】旱魃: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壞人相互勾結(jié)狼狽為奸。
【示例】你聽說旱魃拜夜叉的故事嗎?
【第5句】:旱魃為災[hàn bá wèi zāi]
【解釋】旱魃:傳說中能引起旱災的怪物。指發(fā)生旱災。
【出處】明·歸有光《論三區(qū)賦役水利書》:“又今旱魃為災,瀕河人跡所至之處,禾稼僅有存者。”
“旱”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龍多乃旱[lóng duō nǎi hàn]
【解釋】比喻人多互相依賴,反而辦不成事。
【出處】宋·李季可《松窗百說·恃眾》:“爐火盛,爇爐木,至一邊盡,眾客環(huán)視,莫令止之。直舍吏至,始撲滅……徐笑謂鄰坐曰:'一二客在,豈至是乎?今不救之,罪分于眾而難責,則皆莫之顧,況橫身犯眾,為人肩利害事耶?諺所謂龍多乃旱是也。’”
【第2句】:水激則旱[shuǐ jī zé hàn]
【解釋】旱:同“悍”,勇猛;激:因水受阻或震蕩而向上涌。指水流受阻,激而勁悍。比喻越受阻撓,越能激起力量。
【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
“旱”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水旱頻仍[shuǐ hàn pín réng]
【解釋】頻:屢次;仍:頻繁。水災、旱災連續(xù)不斷。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又值水旱頻仍,民窮財盡,人心思亂。”
【示例】今四方刀兵亂起,水旱頻仍,府庫空虛,民生日促。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八回
【第2句】:大旱望云[dà hàn wàng yún]
【解釋】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樣。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示例】日與吏民延頸企鍾,雖大旱望云,執(zhí)熱思濯,未喻其急也。 ——宋·蘇軾《上執(zhí)政乞度牒賑濟及修廨宇書》
【第3句】:久旱逢甘雨[jiǔ hàn féng gān yǔ]
【解釋】逢:遇到。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場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終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出處】宋·洪邁《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示例】分明久旱逢甘雨,賽過他鄉(xiāng)遇故知。莫問洞房花燭夜,且看金榜題名時。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
【第4句】:大旱望云霓[dà hàn wàng yún ní]
【解釋】云霓:下雨的征兆。好像大旱的時候盼望寸水一樣。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示例】足足等了一個鐘頭的光景,而我們?nèi)绱蠛低颇抟粯樱群虻谋囀冀K沒有開來。 ——郭沫若《學生時代·到宜興去》
【第5句】:水激則旱,矢激則遠[shuǐ jī zé hàn,shǐ jī zé yuǎn]
【解釋】水流矢飛,受阻則勁悍而去遠。旱,通“悍”。比喻因禍致福。
【第6句】:大旱云霓[dà hàn yún ní]
【解釋】云霓:下雨的征兆。好像大旱的時候盼望寸水一樣。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示例】下泉蓍黍思王澤,大旱云霓企說霖。 ——清·沈曾植《和缶翁元日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