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嚴”的成語大全(55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嚴師畏友、義正詞嚴、莊嚴寶相等含“嚴”的成語55個,其中“嚴”開頭的26個,“嚴”結尾的11個,“嚴”在中間的18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嚴”開頭的成語
【第1句】:嚴師畏友[yán shī wèi yǒu]
【解釋】嚴:嚴格。要求嚴格的老師和朋友。
【出處】《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彼巍り懹巍恫∑痣s言》:“起居飲食每自省,常若嚴師畏友在我傍?!?/p>
【示例】而嚴師畏友,又非可亟得之于末世,則夫滔滔者之日趨于下,更奚足怪! ——清·梁啟超《〈曾文正公嘉言鈔〉序》
【第2句】:嚴霜夏零[yán shuāng xià líng]
【解釋】零:凋零。由于受寒霜摧殘,夏季的草木都凋零了。比喻無道的君王恣意暴虐。
【出處】《隋書·梁毗傳》:“忤意者嚴霜夏零,阿旨者膏雨冬澍,榮枯由其脣吻,廢興候其指麾?!?/p>
【第3句】:嚴氣正性[yán qì zhèng xìng]
【解釋】氣:脾氣;性:性格。性格剛直,毫不茍且。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論》:“夫嚴氣正性,覆折而已?!?/p>
【示例】必須嚴氣正性,曉以利害。 ——清·林則徐《諭洋商責令夷人呈繳煙土稿》
【第4句】:嚴父慈母[yán fù cí mǔ]
【解釋】嚴:嚴格;慈:慈愛。嚴厲的父親,慈祥的母親。
【出處】晉·夏侯湛《昆弟誥》:“納誨于嚴父慈母。”
【示例】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有利。
【第5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
【解釋】律:約束。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出處】周恩來《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當然這個寬不是沒有原則的?!?/p>
【示例】我們要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思想。
【第6句】:嚴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
【解釋】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
【出處】宋·陳亮《謝曾察院君》:“嚴于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p>
【示例】我們的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 ——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7句】:嚴以律己,寬以字人[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
【解釋】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出處】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嚴以律己,寬以字人?!?/p>
【第8句】:嚴刑峻法[yán xíng jùn fǎ]
【解釋】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出處】《后漢書·崔骃傳》:“故嚴刑峻法,破奸軌之膽?!?/p>
【示例】若仍嚴刑峻法,使直言者常獲重譴;日日講聚斂,使百姓生機愈困,則天下事不堪問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第9句】:嚴師益友[yán shī yì yǒu]
【解釋】嚴:嚴格;益:有幫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老師和朋友。
【出處】《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p>
【示例】成性而嚴師益友不能勸勉,醲賞重罰不能匡正矣。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三國》
【第10句】:嚴嚴翼翼[yán yán yì yì]
【解釋】嚴嚴:莊重的樣子;翼翼:整飭的樣子。形容莊重整齊。
【出處】宋·歐陽修《吉州學論》:“嚴嚴翼翼,壯偉雄耀?!?/p>
【第11句】:嚴懲不貸[yán chéng bù dài]
【解釋】懲:處罰;貸:寬容。嚴厲懲罰,絕不寬恕。
【出處】明·余繼登《典故紀聞》:“有或違者,必罰不貸。”
【示例】一概不得擅自釋放或縱令逃逸,違者嚴懲不貸。 ——毛澤東《中共發言人關于命令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談話》
【第12句】:嚴詞拒絕[yán cí jù jué]
【解釋】用嚴厲的話加以拒絕。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同時老段又借題發揮,要求黎元洪總統解散國會,黎嚴詞拒絕之?!?/p>
【第13句】:嚴詞厲色[yán cí lì sè]
【解釋】色:臉色。說話很嚴厲,臉色很嚴肅。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6回:“要送木蘭到營中去,反是木蘭嚴詞厲色催逼轉來。”
【示例】我嚴詞厲色地拒絕了他。
【第14句】:嚴陣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解釋】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待著敵人。
【出處】《資治通鑒·漢紀·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p>
【示例】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嚴陣以待。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第15句】:嚴家餓隸[yán jiā è lì]
【解釋】形容拘謹的書法風格。
【出處】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示例】清·姚鼎《論書絕句》:“姜芽斂處成何狀,正得嚴家餓隸倫?!?/p>
【第16句】:嚴刑峻制[yán xíng jùn zhì]
【解釋】猶言嚴刑峻法。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出處】晉·陸機《豪士賦》:“懼萬民之有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
【示例】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刑峻制,慘無人理?!?/p>
【第17句】:嚴嚴實實[yán yán shí shí]
【解釋】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嚴密。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4章:“東拉河已經被堅冰封蓋得嚴嚴實實,冰面蒙了一層灰漠漠的塵土?!?/p>
【示例】她把口袋捂得嚴嚴實實,深怕人搶走她的血汗錢。
【第18句】:嚴如鈇鉞[yán rú fū yuè]
【解釋】鈇:鍘刀;鉞:古兵器;鈇鉞:指刑戮之具。指揭發、指斥、抨擊壞人壞事極其嚴厲。
【出處】明·吳廷翰《貞烈門坊記》:“至有若五代之馮道者,歷事數君,靦顏就列,使青史誅之,嚴如鈇鉞?!?/p>
【第19句】:嚴霜烈日[yán shuāng liè rì]
【解釋】比喻艱苦環境下的嚴峻考驗或經受此考驗的剛毅節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
【第20句】:嚴絲合縫[yán sī hé fèng]
【解釋】指縫隙嚴密閉合。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鋪的,上面嚴絲合縫蓋上,輕易看不出來?!?/p>
【示例】真像鑄就的一樣,螺絲搬子竟嚴絲合縫地把鋼軌接起來了。 ——史阜民《十八列火車》
【第21句】:嚴于律已[yán yú lǜ jǐ]
【解釋】律:約束。嚴格要求自己。
【出處】宋·陳亮《謝曾察院啟》:“嚴于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夫治道?!?/p>
【第22句】:嚴于責己,寬以待人[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
【解釋】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出處】《憶鄧拓·鄧拓和人民日報》:“老鄧總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主動承擔責任,不使別的同志感到壓力。”
【第23句】:嚴限追比[yán xiàn zhuī bǐ]
【解釋】追比:舊時地方官吏嚴逼百姓限期交稅完糧,逾期受杖責叫“追比”。要求任務定期完成,否則將受重罰。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并蟲不能行捉矣?!?/p>
【第24句】:嚴師出高徒[yán shī chū gāo tú]
【解釋】嚴:嚴厲,嚴格。嚴格的師傅才能培養出手藝高強的徒弟。
【示例】真是嚴師出高徒,一點也沒錯。
【第25句】:嚴于鈇鉞[yán yú fū yuè]
【解釋】鈇:鍘刀;鉞:古兵器;鈇鉞:指刑戮之具。指揭發、指斥、抨擊壞人壞事極其嚴厲。
【出處】明·吳廷翰《貞烈門坊記》:“至有若五代之馮道者,歷事數君,靦顏就列,使青史誅之,嚴如鈇鉞?!?/p>
【示例】下一“帝”字,而其母“狗彘不食其余”之語自見,嚴于鈇鉞矣。 ——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一
【第26句】:嚴陳以待[yán chén yǐ dài]
【解釋】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待著敵人。同“嚴陣以待”。
“嚴”結尾的成語
【第1句】:義正詞嚴[yì zhèng cí yán]
【解釋】義:道理。詞:言辭。道理正當公允,嚴肅的措詞。亦作“義正辭嚴”、“辭嚴義正”、“辭嚴意正”、“詞嚴理正”、“正義嚴辭”。
【出處】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子玄之論,義正詞嚴,圣人復起,弗能易矣?!?/p>
【示例】本大臣、本部堂聲罪致討,義正詞嚴,斷斷不能再緩矣。 ——清·林則徐《會諭同知再行諭飭義律繳土交兇稿》
【第2句】:戒備森嚴[jiè bèi sēn yán]
【解釋】戒:警戒;備:防備。警戒防備極嚴密。
【出處】《國語·晉三》:“日考而習,戒備畢矣?!?/p>
【示例】記得那日是烈日當空,兩萬多人席地坐在大操場上,場外戒備森嚴。 ——陳若曦《任秀蘭》
【第3句】:自律甚嚴[zì lǜ shèn yán]
【解釋】自律:自己約束自己。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
【出處】《金史·楊云翼傳》:“自律甚嚴,其待人則寬?!?/p>
【第4句】:壁壘森嚴[bì lěi sēn yán]
【解釋】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墻;森嚴:整齊,嚴肅。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出處】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卷首》:“《興州江運記》敘述議論,皆以典奧出之,可謂避壘森嚴,神采煥發。”
【示例】聲威震攝長愉塞,壁壘森嚴細柳營。 ——劉復《代某君壽某將軍夫婦》
【第5句】:刁斗森嚴[diāo dǒu sēn yán]
【解釋】刁斗:古時行軍,在晚上敲擊以報時或報警的用具。森嚴:整肅,整飭。防衛嚴密。形容軍隊的營地戒備森嚴。
【第6句】:義切辭嚴[yì qiè cí yán]
【解釋】切:懇切,切實。道理切實,措詞嚴肅。
【出處】明·李開先《十朝詔令序》:“其文之古,惟今上足以同之;其治之盛,亦惟今上足以繼之。義切辭嚴,固已見于中興之詔?!?/p>
【第7句】:義正辭嚴[yì zhèng cí yán]
【解釋】義:道理;辭:言辭。理由正當充足,措詞嚴正有力。
【出處】宋·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p>
【示例】魏竹岡拆開看時,不料上面寫的甚是義正辭嚴。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
【第8句】:師道尊嚴[shī dào zūn yán]
【解釋】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p>
【示例】家居教授,師道尊嚴,弟子造其門,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元史·劉因傳》
【第9句】:不惡而嚴[bù è ér yán]
【解釋】并不惡聲惡氣,但很威嚴,使人知敬畏。
【出處】《周易·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第10句】:坦白從寬,抗拒從嚴[tǎn bái cóng kuān,kàng jù cóng yán]
【解釋】坦白:無隱瞞。如實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會得到嚴肅處理。
【出處】鄧小平《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當然還是要分別是非輕重,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還是要講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p>
【示例】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已經過時了。
【第11句】:門禁森嚴[mén jìn sēn yán]
【解釋】指門前警衛戒備很嚴密。
【出處】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館門禁森嚴,進去不得?!?/p>
【示例】他的別墅花園門禁森嚴,好不氣派。
“嚴”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莊嚴寶相[zhuāng yán bǎo xiàng]
【解釋】佛教稱莊嚴的佛像。比喻某種人的真面目(含貶義)。
【出處】清·曾樸《孽?;ā返谒幕兀骸凹热滑F出了莊嚴寶相,自然分外綢繆。從此月下花前,時相往來。”
【第2句】:謹重嚴毅[jǐn zhòng yán yì]
【解釋】謹:慎重小心;嚴:威嚴;毅:堅強。處事事情謹慎持重,嚴峻果斷。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干其慮。”
【第3句】:父嚴子孝[fù yán zǐ xiào]
【解釋】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第4句】:詞嚴義正[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釋】詞:言詞,語言;嚴:嚴謹;義:道理;正:純正。指言辭嚴厲,道理純正。
【出處】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謚武宣劉公神道碑》:“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p>
【示例】這真可謂'詞嚴義正’。所舉的群小,也都確定的。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九》
【第5句】:辭嚴意正[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釋】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出處】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辭嚴意正質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
【第6句】:師嚴道尊[shī yán dào zūn]
【解釋】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p>
【第7句】:冰雪嚴寒[bīng xuě yán hán]
【解釋】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出處】吳伯簫《菜園小記》“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常有幾種蔬菜在競肥爭綠的?!?/p>
【第8句】:詞嚴義密[cí yán yì mì]
【解釋】措詞嚴謹,道理周密。
【出處】《剪燈馀話·幔亭遇仙錄》:“宋朝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詞嚴義密,無馀蘊?!?/p>
【第9句】:辭嚴義正[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釋】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出處】宋·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p>
【示例】所不同的,只是他總有一面辭嚴義正的軍旗,還有一條尤其義正辭言的逃路。 ——魯迅《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
【第10句】:峻法嚴刑[jùn fǎ yán xíng]
【解釋】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出處】漢·王充《論衡·非韓篇》:“使法峻,民無奸者;使法不峻,民多為奸?!薄逗鬂h書·崔骃傳》:“故嚴刑峻法,破奸軌之膽。”
【示例】夫峻法嚴刑,非帝王之隆業。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第11句】:賞罰嚴明[shǎng fá yán míng]
【解釋】指該賞的賞,該罰的罰,處理清楚明白。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
【示例】可見做上憲的人,又要賞罰嚴明,又要記性好,夫然后叫人心服?!豆賵霈F形記》第四五回
【第12句】:寬嚴得體[kuān yán dé tǐ]
【解釋】得體:合乎分寸。寬厚和嚴格掌握得恰如其分。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9回:“眾將見绤彀寬嚴得體,無不悅服?!?/p>
【第13句】:森嚴壁壘[sēn yán bì lěi]
【解釋】森嚴:整齊,嚴肅;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墻。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出處】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卷首》:“《興州江運記》敘述議論,皆以典奧出之,可謂避壘森嚴,神采煥發?!?/p>
【示例】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
【第14句】:尊嚴若神[zūn yán ruò shén]
【解釋】莊重嚴肅得像神明一樣。形容態度十分莊重嚴肅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成帝紀贊》:“臨朝淵嘿,尊嚴若神。”
【第15句】:公正嚴明[gōng zhèng yán míng]
【解釋】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七回:“二則象大帥這樣公正廉明,做屬員的人,只要自己謹慎小心……還愁將來不得差缺嗎?”
【示例】這樣公正嚴明,執法如山,人民怎不信服。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四章
【第16句】:辭嚴誼正[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釋】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出處】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六》:“蕃武忠君愛國,辭嚴誼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機,其失在于疏爾?!?/p>
【第17句】:辭嚴氣正[cí yán qì zhèng]
【解釋】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出處】《宋史·孫長卿楚建中等傳論》:“建中雅量卻敵,辭嚴氣正,尤為廳偉?!?/p>
【第18句】:風儀嚴峻[fēng yí yán jùn]
【解釋】風儀:風度和儀容。風度儀容莊重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