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蠡”的成語(9個)
本文整理了蠡測管窺、以蠡挹海等含“蠡”的成語9個,其中“蠡”開頭的成語2個,“蠡”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蠡”開頭的成語【第1句】:蠡測管窺[lǐ cè guǎn kuī]
【解釋】蠡:瓢;管:竹管;窺:人小孔縫隙里觀看。用瓢來量大海,從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見識片面狹窄,看不到事物的整體。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fā)其音聲哉。”
【示例】李于鱗所選唐詩數(shù)百首,未盡各家精髓。至所定五言古,尤蠡測管窺。 ——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說》
【第2句】:蠡酌管窺[lǐ zhuó guǎn kuī]
【解釋】用瓢量海水,從竹管里看天。比喻見識淺薄,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片面。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三卷:“蠡酌管窺,一至于此。”
“蠡”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以蠡挹海[yǐ lǐ yì hǎi]
【解釋】蠡:貝殼做的瓢。用瓢來量海。比喻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示例】仆匏系長崎,如坐井觀天,以蠡挹海,惟祈明教之。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順問六十一條》
【第2句】:管窺蠡測[guǎn kuī lǐ cè]
【解釋】管:竹管;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fā)其音聲哉。”
【示例】管窺蠡測,知其孤陋。 ——清·梁啟超《西學(xué)書目表序》
【第3句】:以蠡測海[yǐ lǐ cè hǎi]
【解釋】蠡:貝殼做的瓢。用貝殼來量海。比喻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示例】彼言者,直坐井窺天,以蠡測海耳! ——清·王韜《變法自強》
【第4句】:持蠡測海[chí lí cè hǎi]
【解釋】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來測量海水的深淺多少。比喻用淺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示例】謬持蠡測海,沉挹酒如澠。 ——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第5句】:管蠡窺測[guǎn lǐ kuī cè]
【解釋】窺:從小孔中看物。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片面,見識短淺。
【出處】明·胡應(yīng)麟《詩藪·唐下》:“唐以來選詩不下數(shù)十家,皆管蠡窺測,刊落靡蕪,獨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禮氏。”
【第6句】:以管窺天,以蠡測海[yǐ guǎn kuī tiān,yǐ lǐ cè hǎi]
【解釋】管:竹管;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蠡:貝殼做的瓢。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用瓢來量海。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fā)其聲音哉!”
【示例】然則王蕃所傳,蓋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之義也。 ——《舊唐書·天文志》
【第7句】:甕天蠡海[wèng tiān lí hǎi]
【解釋】自甕窺天,以瓢測海。比喻識見短淺。
【出處】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輒于占畢之暇,稍為是正,甕天蠡海,亡當(dāng)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