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疆”的成語(29個)
本文整理了萬世無疆、此疆彼界等含“疆”的成語29個,其中“疆”結尾的成語11個,“疆”在中間的成語1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疆”結尾的成語【第1句】:萬世無疆[wàn shì wú jiāng]
【解釋】《書·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
【出處】臣聞天所眷命,生而神靈,唯三代受命之符,箤于茲日,實~之福。 ——宋·蘇軾《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教坊致語》
【示例】臣聞天所眷命,生而神靈,唯三代受命之符,箤于茲日,實萬世無疆之福。 ——宋·蘇軾《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教坊致語》
【第2句】:極壽無疆[jí shòu wú jiāng]
【出處】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聲名魂魄施于虛,極壽無疆。”
【第3句】:萬年無疆[wàn nián wú jiāng]
【解釋】形容年代久遠。同“萬世無疆”。
【出處】宋·陳師道《代賀興龍節表》:“庶邦有眾,愿效忠臣之心,萬年無疆,請祝圣人之壽。”
【示例】是希望萬年無疆的與宇宙共悠久的全中國的歷史,每一頁都充滿著'五四’運動的精神。 ——郭沫若《羽書集·青年化永遠青年化》
【第4句】:展土開疆[zhǎn tǔ kāi jiāng]
【解釋】展:拓展;開:開拓;疆:邊疆。開拓疆域,擴展領土。
【出處】元·尚仲賢《三奪槊》第一折:“誰不曾忘生舍死,誰不曾展土開疆。”
【示例】一個扶王保駕棄殘生;一個展土開疆拚性命。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一回
【第5句】:列土封疆[liè tǔ fēng jiāng]
【解釋】列:同“裂”;封疆:劃定疆界。帝王將土地分封給大臣。
【出處】《漢書·谷永傳》:“方制海內非為王子,列土封疆非為諸候,皆以為民也。”
【第6句】:畫野分疆[huà yě fēn jiāng]
【解釋】指劃分疆域而治。
【出處】《周書·杜杲傳》:“仍請畫野分疆,永敦鄰好。”
【示例】愚以為當今之要,莫如量其遠近,分置王國,均其產邑,強弱相濟,畫野分疆,不得過大。 ——《通典·職官十三》
【第7句】:萬壽無疆[wàn shòu wú jiāng]
【解釋】疆:界限。萬年長壽,永遠生存。用于祝人長壽。
【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示例】陛下已過大難,定然萬壽無疆。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七回
【第8句】:畫土分疆[huà tǔ fēn jiāng]
【解釋】指劃分疆域而治。
【出處】清·魯一同《正統論》:“高光崛起,李趙彷徨,魏晉盜竊,秦隋強梁,偏安割據,畫土分疆,無所拘滯,安所紛擾哉。”
【第9句】:此界彼疆[cǐ jiè bǐ jiāng]
【解釋】指劃分疆界,彼此阻隔。
【出處】《花月痕》第二一回:“癡珠也自歡喜,說道:'此十年用兵,一誤于士不用命,再誤于此界彼疆。’”
【第10句】:福壽無疆[fú shòu wú jiāng]
【解釋】疆:極限,止境。福分與年壽都無止境。是祝頌之辭。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六十九卷:“至誠君子,得而寶之,即福壽無疆。”
【示例】那其間新情舊意休偏向,愿太師福壽無疆。 ——《元曲選·連環計》
【第11句】:拓土開疆[tuò tǔ kāi jiāng]
【解釋】開拓領土和疆界。
【出處】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王信韓孽,拓土開疆。我圖爾才,越遷晉陽。”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君明臣良,漸有拓土開疆,混一江表意思。”
“疆”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此疆彼界[cǐ jiāng bǐ jiè]
【解釋】此:這個;疆:疆界,邊界。這個和那個之間的界限。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中庸》:“致廣大,謂心胸開闊,無此疆彼界之殊。”
【第2句】:此疆爾界[cǐ jiāng ěr jiè]
【解釋】指劃分疆界,彼此阻隔。
【出處】《詩·周頌·思文》:“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
【示例】天子以四海為家……無此疆爾界之限。 ——宋·孫奕《履齋示兒編·冀州不言山川》
【第3句】:開疆拓境[kāi jiāng tuò jìng]
【解釋】開拓疆域,擴展領土。同“開疆拓土”。
【出處】明·陳子龍《晉論》:“武帝開疆拓境,幾侔秦漢。”
【第4句】:畫疆墨守[huà jiāng mò shǒu]
【解釋】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出處】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唐初比偶……繼以李杜代興,杯酒論文,雅稱同調,而李不襲杜,杜不謀李,未嘗黨同伐異,畫疆墨守。”
【第5句】:無疆之壽[wú jiāng zhī shòu]
【解釋】疆:界限。沒有界限的壽命。形容長壽。
【出處】《漢書·高帝紀》:“凡言為壽,謂進爵于尊者而獻無疆之壽。”
【示例】天地泰交,日月同陵,上萬年悠久無疆之壽。 ——明·羅貫中《平山冷燕》第一回
【第6句】:畫疆自守[huà jiāng zì shǒu]
【解釋】畫:劃分;疆:區域。在劃定的管轄區域內自行駐守。
【出處】孫中山《和平統一之通電》:“在統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畫疆自守。”
【第7句】:開疆拓土[kāi jiāng tuò tǔ]
【解釋】開拓疆域,擴展領土。
【出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天青道理書》:“開疆拓土誠無敵,斬將牽旗實可風。”
【示例】英之君臣又以商務開疆拓土,辟美洲,占印度,據緬甸,通中國,皆商人為之先導。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三》
【第8句】:效命疆場[xiào mìng jiāng chǎng]
【解釋】到邊疆拼死報效國家。
【出處】明·張居正《再乞休致疏》:“雖執殳荷戈,效死疆場,亦所弗避。”
【示例】書生典兵,會辦南洋,大不了效命疆場,一死就可報答皇恩,不負平生。 ——高陽《慈禧全傳》五十七
【第9句】:封疆大吏[fēng jiāng dà lì]
【解釋】封疆:用筑土臺表示疆界,指擁有的疆域;大吏:大官。在疆域內統治一方的將帥。明、清時指總督、巡撫一類的各省長官。
【出處】清·薛福成《勞文毅公善居危城》:“善化勞文毅公為封疆大吏二十年。”
【示例】兄弟以不學之資,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
【第10句】:開疆展土[kāi jiāng zhǎn tǔ]
【解釋】開拓疆域,擴展領土。同“開疆拓土”。
【出處】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俺則待盡良忠開疆展土。”
【示例】宋江伙內,亦有十數員來降。此也是數中星宿,盡是陛下開疆展土之臣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六回
【第11句】:出疆載質[chū jiāng zài zhì]
【解釋】疆:邊界;質:古代初次見面的禮物。帶頭見面禮到國外去。后指出賣民族利益,投靠外國。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第12句】:效死疆場[xiào sǐ jiāng chǎng]
【解釋】到邊疆拼死報效國家。
【出處】明·張居正《再乞休致疏》:“雖執殳荷戈,效死疆場,亦所弗避。”
【示例】八旗士卒,多爭先用命,效死疆場,丁口稀少。 ——清·昭梿《嘯亭雜錄·一·愛惜滿州士卒》
【第13句】:馳騁疆場[chí chěng jiāng chǎng]
【解釋】馳騁:奔馳。疆場:戰場。騎著馬奔馳在戰場上,形容英勇作戰,無可阻擋。
【示例】他馳騁疆場大半生,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14句】:無疆之休[wú jiāng zhī xiū]
【解釋】無限美好;無窮幸福。
【出處】《尚書·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
【示例】宋·秦觀《代賀明堂禮畢表》:“實萬世無疆之休,蓋千載不逢之會。”
【第15句】:封疆畫界[fēng jiāng huà jiè]
【解釋】疆:邊疆;界:領土的界線。在邊疆設置標志,或在國境線上布防以劃分領土的界線。
【出處】晉·崔豹《古今注》卷二:“封疆畫界者,封土為臺,以表識疆境;畫界者,于二封之間,又為堰埒,以劃分界域也。”
【第16句】:開疆拓宇[kāi jiāng tuò yǔ]
【解釋】開拓疆域,擴展領土。同“開疆拓土”。
【出處】《清史稿·高宗紀論》:“高宗云際郅隆,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征不庭。”
【第17句】:開疆辟土[kāi jiāng pì tǔ]
【解釋】開:開拓;疆:邊疆;辟:開辟;土:國土。開拓疆域,擴展領土。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十卷:“高宗皇帝開疆辟土,仁育義征,決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示例】我何嘗不想開疆辟土,成就一番事業。
【第18句】:并疆兼巷[bìng jiāng jiān xiàng]
【解釋】形容屋宅廣大。
【出處】明·王志堅《表異錄·宮室》:“宅大曰連里竟街,又曰并疆兼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