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贖”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百身何贖、苦行贖罪等含“贖”的成語7個,其中“贖”結尾的成語3個,“贖”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贖”結尾的成語【第1句】:百身何贖[bǎi shēn hé shú]
【解釋】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贖:抵。拿一百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地悼念。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示例】一見無期,百身何贖。 ——南朝·梁·劉令嫻《祭夫徐敬業文》
【第2句】:百身莫贖[bǎi shēn mò shú]
【解釋】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贖:抵。拿一百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地悼念。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示例】曠官之罪,職百身莫贖矣。 ——明·袁宏道《去吳七牘·乞改稿一》
【第3句】:立功自贖[lì gōng zì shú]
【解釋】建立功績彌補自己的過失。
【出處】宋·石介《上范經略書》:“知其無與進于時而信于人,終將廢矣,則思效用以自補,立功以自贖。”
【示例】士英逃至臺州,大鋮介紹投誠,即命士英說降方國安,同破金華,立功自贖。 ——明·張岱《馬士英傳》
“贖”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苦行贖罪[kǔ xíng shú zuì]
【解釋】執行懺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補償罪行。
【示例】她對上帝懺悔,希望能夠苦行贖罪。
【第2句】:將功贖罪[jiāng gōng shú zuì]
【解釋】拿功勞補償過失。
【出處】漢·荀悅《漢紀·元帝紀》:“齊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來項之罪,君子計功補過。”元·無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權饒你將功折罪,點起人馬,隨我追趕去來。”
【示例】今云長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容將功贖罪。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第3句】:立功贖罪[lì gōng shú zuì]
【解釋】贖罪:抵銷所犯的罪過。以立功來抵償罪過。
【出處】《舊唐書·王孝杰傳》:“使未至幽州,而宏暉已立功贖罪,竟免誅。”
【示例】趙衰應曰:“當革職,使立功贖罪。”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回
【第4句】:以功贖罪[yǐ gōng shú zuì]
【解釋】用功勞抵消罪過。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凌統傳》:“以功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