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溪”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溪壑無厭、斬岸堙溪、綦溪利跂等含“溪”的成語5個,其中“溪”開頭的成語1個,“溪”結尾的成語2個,“溪”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溪”開頭的成語【第1句】:溪壑無厭[xī hè wú yàn]
【解釋】溪壑:山里的溪流和深谷;厭:滿足。比喻人的貪欲太大,難以滿足。
【出處】《南齊書·謝脁傳》:“自爾升擢,超越倫伍,而溪壑無厭,著于觸事。”
【示例】富弼不能止夷狄溪壑無厭之求。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九卷
“溪”結尾的成語【第1句】:斬岸堙溪[zhǎn àn yīn xī]
【解釋】堙:堵塞、填滿。鏟平高岸,填塞河溝。比喻修整與開辟道路
【出處】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權勛》:“中山之國有夙繇者,智伯欲攻之而無道也。為鑄大鐘,方車二軌以遺之。夙繇之君,將斬岸堙溪以迎鐘。”
【第2句】:婦姑勃溪[fù gū bó xī]
【解釋】指婆媳間的爭吵與不和。比喻因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
【出處】莊周《莊子·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溪。”
【示例】現在我可以大膽地用'婦姑勃溪’這句古典了。 ——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后》
“溪”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綦溪利跂[qí xī lì guì]
【解釋】指故作高深,立異離群。
【出處】《茍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茍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王先謙集解:“綦溪,猶言極深耳,利與離同……離世獨立,故曰離跂。”一說,綦溪,邪徑;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第2句】:祁溪之舉[qí xī zhī jǔ]
【解釋】祁溪:春秋晉國人,推薦仇人和兒子接替自己的職務。指推薦賢才,不避親仇,公平無私。
【出處】唐·姚元崇《答張九齡書》:“歷官三朝,年逾一紀,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有祁溪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