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算”的成語大全(53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算無遺策、玄謀廟算、妙算神謀等含“算”的成語53個,其中“算”開頭的5個,“算”結尾的31個,“算”在中間的1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算”開頭的成語
【第1句】:算無遺策[suàn wú yí cè]
【解釋】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算無遺策,畫無失理。”《南史·梁簡文帝紀論》:“自謂安若太山,算無遺策。”
【示例】孟德智有所窮,則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無遺策。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三國·十一》
【第2句】:算盡錙銖[suàn jìn zī zhū]
【解釋】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出處】清·昭梿《嘯亭續錄·吳制府》:“其父為西安駐防,家甚富,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
【第3句】:算盤腦袋[suàn pán nǎo dài]
【解釋】比喻吝嗇的人。有譏諷的含義。
【第4句】:算沙摶空[suàn shā tuán kōng]
【解釋】指駕御繁難,能人之所不能。
【出處】《太平御覽》卷七四引《魯連子》:“淄澠之沙,計兒不能數。”《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示例】故相宗性海,即彼教中之耑門者,尚且入而迷其向背。澤望乃能算沙摶空,其精也,乃其所謂憤撼之甚者耶。 ——清·黃宗羲《黃澤望壙志》
【第5句】:算減一升[suàn jiǎn yī shēng]
【解釋】形容計算精妙準確。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卷四:“曹元理算東西米,東不差圭合;西差一升,因為里面藏有一只大鼠,其體積可容一升。”
“算”結尾的成語
【第1句】:玄謀廟算[xuán móu miào suàn]
【解釋】玄謀:神妙的計策;廟算:廟堂上的籌劃。指朝廷的重大決策和謀略。
【出處】《晉書·文帝紀》:“公躬擐甲胄,龔行天罰,玄謀廟算,遵養時晦。”
【第2句】:胸無成算[xiōng wú chéng suàn]
【解釋】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出處】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七回:“莫要胸無成算,孟浪而行,那時臨時局促,倒被那廝行兇,反為不美。”
【第3句】:龜齡鶴算[guī líng hè suàn]
【解釋】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同“龜年鶴壽”。
【出處】宋·侯寘《水調歌頭·為鄭子禮提刑壽》詞:“坐享龜齡鶴算,穩佩金魚玉帶,常近赭黃袍。”
【示例】表長年。傲龜齡鶴算,永劫綿綿。 ——金·王丹桂《瑤臺第一層·崔大師生辰》詞
【第4句】:滿打滿算[mǎn dǎ mǎn suàn]
【解釋】全部計算在內。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9回:“孔夫子給子華他們老太太的米,那是行人情,自然給的是串過的細米,那得滿打滿算。”
【示例】作計劃時不能滿打滿算,要留有余地。
【第5句】:長期打算[cháng qī dǎ suàn]
【解釋】長遠的謀劃。
【出處】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必須十分愛惜當地的人力物力,任何地方都要作長期打算,避免濫用和浪費。”
【示例】我只好作長期打算了。
【第6句】:舉無遺算[jǔ wú yí suàn]
【解釋】舉:提出;算:謀算、辦法。提出的計謀沒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謀。
【出處】《淮南子·主術訓》:“萬舉而無遺策矣。”
【示例】智者了于胸心,然后舉無遺算耳。 ——《晉書·袁環傳》
【第7句】:暗中盤算[àn zhōng pán suàn]
【解釋】指暗自在心中計算自己的得失等。
【示例】我暗中盤算自己能否渡過這個難關。
【第8句】:玄機妙算[xuán jī miào suàn]
【解釋】玄機:玄秘的機關;妙算:神妙的推算。指神妙莫測的計謀。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九回:“運督軍需,智擒法戒。玄機妙算,奇功莫大!”
【第9句】:能寫會算[néng xiě huì suàn]
【解釋】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出處】孫犁《鄉里舊聞(二)·刁叔》:“過去,村中無力上學,又有志讀書的農民,冬閑時湊在一起,請一位能寫會算的人,來教他們,就叫習字。”
【示例】我看這樣吧!既然你能寫會算,就留在我這里吧!我這缺少一個賬房先生,如不嫌棄,就由你擔任好了。 ——單田芳《童林傳》第一七二回
【第10句】:神謨遠算[shén mó yuǎn suàn]
【解釋】指神奇的謀略和計劃。同“神謨廟算”。
【出處】康有為《進呈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序》:“臣聞一姓之霸有天下者,刻籀其鐘鼎,摩訶其靈廟,徘徊其冊府,皆有神謨遠算,深計長慮,以為子孫萬世之業。”
【第11句】:不可勝算[bù kě shèng suàn]
【解釋】勝:盡。數量多得不可計算。形容數量極多。
【出處】《東觀漢記·鄧訓傳》:“太原吏民苦轉運,所經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溺死者不可勝算。”
【第12句】:神機妙算[shén jī miào suàn]
【解釋】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于估計復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出處】《后漢書·王渙傳》:“又能以譎數發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算。”李賢注:“智算若神也。”
【示例】(周)瑜大驚,慨然嘆日:'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第13句】:策無遺算[cè wú yí suàn]
【解釋】所出的謀略周密準確,沒有遺漏失算之處。
【出處】《北齊書·幼主紀》:“以策無遺算,乃益驕縱。”
【示例】他的計劃順利實現真是策無遺算。
【第14句】:屈指一算[qū zhǐ yī suàn]
【解釋】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出處】蔣光慈《弟兄夜話》:“江霞走著走著,忽然動了鄉情,屈指一算,離家已是六年了。”
【示例】王朔《浮出海面》:“舞蹈家助手走后,我屈指一算,晶晶給小楊打電話正是我走那天。”
【第15句】:淵圖遠算[yuān tú yuǎn suàn]
【解釋】深謀遠慮。
【出處】《南齊書·高帝十二王傳論》:“世祖顧命,情深尊嫡,淵圖遠算,意在無遺。”
【第16句】:計研心算[jì yán xīn suàn]
【解釋】指精心研究計算。
【出處】宋·范浚《張府君墓志銘》:“繼丁大故,生產益落,府君得計研心算以治產,累歲遂致饒衍。”
【第17句】:反攻倒算[fǎn gōng dào suàn]
【解釋】反攻、倒算:十多位 指壞人的反撲、報復。進行反撲報復。形容壞人得勢時,向人民采取的報復行動。
【出處】穆欣《南線巡回·在中央紅色區域》:“地主及其走狗和反動派勾結在一起,對群眾進行反攻倒算,任意欺侮勞動人民。”
【第18句】:老謀深算[lǎo móu shēn suàn]
【解釋】周密的籌劃,深遠的打算。形容人辦事精明老練。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九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軍事家。”
【示例】現在他頗有點后悔剛才的“失戀”,他的老謀深算走了這么一個方面。 ——茅盾《子夜》第四章
【第19句】:運籌決算[yùn chóu jué suàn]
【解釋】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
【第20句】:胸有成算[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解釋】猶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各口進出貨物盈虛,以及市價漲跌,庶胸有成算,不為租客所欺。”
【第21句】:持籌握算[chí chóu wò suàn]
【解釋】原指籌劃,后稱管理財務。
【出處】漢·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示例】婦持籌握算,日致豐盈。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云蘿公主》
【第22句】:能掐會算[néng qiā huì suàn]
【解釋】能用手指掐算。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出處】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在礦井里》:“大家都說老鼠能掐會算,老鼠算到有災難,早就逃走了。”
【示例】他能掐會算,能預見未來。
【第23句】:精打細算[jīng dǎ xì suàn]
【解釋】打:規劃。精密地計劃,詳細地計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時計算得很精細。
【出處】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教給他們記帳,看看錢都花在哪里,教給他們精打細算。”
【示例】我們要學會精打細算、勤儉持家。
【第24句】:神謀妙算[shén móu miào suàn]
【解釋】神、妙:形容高明;謀、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于估計復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出處】《后漢書·王渙傳》:“又能以譎數發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算。”李賢注:“智算若神也。”唐·盧綸《雜曲歌辭·皇帝感詞》:“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
【示例】延安保衛戰的勝利是黨中央的神謀妙算
【第25句】:穩操勝算[wén cāo shèng suàn]
【解釋】穩:有把握;操:掌握;勝算:能夠制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出處】《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示例】已逸待勞,以眾御寡,可以穩操勝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第26句】:遠謀深算[yuǎn móu shēn suàn]
【解釋】猶言深謀遠慮。
【出處】葉圣陶《冥世別》:“他們這樣說,就見得我們的行動都出于他們的計劃,他們有何等的遠謀深算。”
【第27句】:搖頭不算點頭算[yáo tóu bù suàn diǎn tóu suàn]
【解釋】明確表態。
【出處】老舍《茶館》:“你看,姑娘一過門,吃的是珍饈美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這不是造化嗎?怎樣,搖頭不算點頭算,來個干脆的!”
【第28句】:通盤酬算[tōng pán chóu suàn]
【解釋】統一籌劃,全面照顧。
【第29句】:深圖遠算[shēn tú yuǎn suàn]
【解釋】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同“深謀遠慮”。
【出處】《后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算,固將有以焉爾。”
【第30句】:神謨廟算[shén mó miào suàn]
【解釋】指神奇的謀略和計劃。
【出處】明·歸有光《嘉靖庚子科鄉試對策五道·第四問》:“而圣人獨稟全智,功高萬古,神謨廟算,有非他人所能贊其萬一者。”
【第31句】:龜年鶴算[guī nián hè suàn]
【解釋】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同“龜年鶴壽”。
【出處】宋·韋驤《醉蓬萊·廷評慶壽》詞:“惟愿增高,龜年鶴算,鴻恩紫詔。”
“算”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妙算神謀[miào suàn shén móu]
【解釋】妙、神:形容高明;算、謀: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于估計復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出處】唐·盧綸《雜曲歌辭·皇帝感詞》:“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
【第2句】:巴前算后[bā qián suàn hòu]
【解釋】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出處】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第3句】:鶴算龜齡[hè suàn guī líng]
【解釋】算:數。比喻人的壽命很長。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投筆記·班超慶壽>》:“但愿鶴算龜齡,地久天長。”
【第4句】:神算妙計[shén suàn miào jì]
【解釋】神妙莫測的計謀。
【出處】明·無名氏《陰山破虜》第一折:“今索請李靖軍師,至邊關用神術妙計可除番虜也。”
【示例】單是替天行道杏黃旗上的一個“天”字,還不夠;總得再找出些“天意”來。這便是吳軍師的神算妙計! ——茅盾《石碣》
【第5句】:長算遠略[cháng suàn yuǎn lüè]
【解釋】猶言深謀遠慮。
【出處】宋·洪邁《容齋續筆·名將晚謬》:“搴旗陷陣,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
【第6句】:秋后算帳[qiū hòu suàn zhàng]
【解釋】指秋收以后結清欠帳。比喻等待時機進行報復。
【出處】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后算帳,本來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
【示例】我們不會抓辮子、打棍子、秋后算帳,你可以放心。
【第7句】:鐵算盤[tiě suàn pán]
【解釋】比喻精于算計的人。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1回:“呀!你莫非在這里打鐵算盤?”
【示例】誰能算過你這個鐵算盤?
【第8句】:打小算盤[dǎ xiǎo suàn pán]
【解釋】在小處精打細算,斤斤計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有些會打小算盤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兩的,如今只消一百塊錢。”
【示例】打小算盤,弄小智術,官僚主義,阿Q主義,實際上毫無用處。 ——毛澤東《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
【第9句】:妙算神機[miào suàn shén jī]
【解釋】形容智謀無窮,善于洞察形勢,計策得當。
【出處】清·李漁《憐香伴·聞試》:“且看你妙算神機,出人頭地。”
【第10句】:思前算后[sī qián suàn hòu]
【解釋】思想前面,盤算后面。
【出處】明·范受益《尋親記·催逋》:“也不會思前算后,你只說轉限呵,過了一日又添一日利。”
【示例】清·張南莊《何典》第六回:“那時活死人弄得來得去不得,心里好不著急,思前算后,沒個道路。”
【第11句】:機關算盡[jī guān suàn jìn]
【解釋】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宋·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示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第12句】:廟算神謨[miào suàn shén mò]
【解釋】比喻神奇的謀略和計劃。
【出處】元·關漢卿《青杏子·騁懷》:“展放征旗任誰走,廟算神謨必應口。”
【第13句】:廟算如神[miào suàn rú shén]
【解釋】廟算:廟堂的策劃。指朝廷的重大決策非常高妙。
【出處】《清朝野史大觀·兩大文章》:“伏惟我皇上廟算如神,兵威丕振。”
【第14句】:如意算盤[rú yì suàn pán]
【解釋】比喻考慮問題時從主觀愿望出發,只從好的方面著想打算。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好便宜!你倒會打如意算盤!十三個半月工錢,只付三個月!你同我了事,我卻不同你干休!”
【示例】振鐸常打如意算盤,結果似乎不如意的居多。 ——魯迅《書信集·致沈雁賓》
【第15句】:成算在心[chéng suàn zài xīn]
【解釋】心中早已經算計好了如何應付的辦法。
【出處】宋·孔平仲《續世說·巧藝》:“李存進欲造浮橋,軍吏曰:'河橋須竹索……今無竹石,竊慮難成。’存進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
【第16句】:入海算沙[rù hǎi suàn shā]
【解釋】①到海底數沙子。比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出處】明·宋濂《杭州靈隱寺故輔良大師石塔碑銘》:“教秉固當學,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示例】文憲三閱《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清·錢謙益《宋文憲〈護法錄〉序》
【第17句】:秋后算賬[qiū hòu suàn zhàng]
【解釋】本指秋收后結算賬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行清算處理。
【示例】我們處事必須謹慎,小心她會秋后算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