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峭”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峭論鯁議、春寒料峭、風骨峭峻等含“峭”的成語11個,其中“峭”開頭的成語2個,“峭”結尾的成語1個,“峭”在中間的成語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峭”開頭的成語【第1句】:峭論鯁議[qiào lùn gěng yì]
【解釋】指議論嚴正剛直。
【出處】宋李綱《論節(jié)義》:“[顏真卿]其后歸朝,峭論鯁議,為奸臣所擠,殞于賊手?!?/p>
【第2句】:峭壁懸崖[qiào bì xuán yá]
【解釋】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百十三:“茅山、天臺、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羅浮,無不遍歷。到處皆于懸崖峭壁人不及處題云:'許碏自峨嵋尋偃月子到此?!?/p>
【示例】林子背后一座峭壁懸崖,沒路上去,則聽得峭壁頂上鈴兒響。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九
“峭”結尾的成語【第1句】: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
【解釋】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p>
【示例】那是一個陰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風雨凄凄。 ——何為《春夜的沉思和回憶》
“峭”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風骨峭峻[fēng gǔ qiào jùn]
【解釋】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出處】唐·韓愈《感春》詩:“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p>
【第2句】:料峭春寒[liào qiào chūn hán]
【解釋】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p>
【示例】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宋·吳文英《風入松》詞
【第3句】:料峭春風[liào qiào chūn fēng]
【解釋】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出處】宋·蘇軾《定風波》詞:“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p>
【第4句】:懸崕峭壁[xuán yá qiào bì]
【解釋】形容山勢險峻。同“懸崖峭壁”。
【第5句】:層崖峭壁[céng yá qiào bì]
【解釋】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出處】唐·李沖昭《南岳小錄·圣壽觀》:“觀內(nèi)盧公真堂壇殿儼然,又有層崖峭壁,修竹茂松,澗水潺湲,風景甚異?!?/p>
【示例】這莊子一面臨水,三面環(huán)山,層崖峭壁中,忽開幾里平地,結成這個莊子,并沒一個莊鄰。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十九回
【第6句】:懸崖峭壁[xuán yá qiào bì]
【解釋】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出處】唐·劉長卿《望龍山懷道士許法稜》:“懸崖絕壁幾千丈,綠蘿裊裊不可攀?!?/p>
【示例】眾人打一看時,四面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 ——明·施耐庵《水滸傳》
【第7句】:豐墻峭址[fēng qiáng qiào zhǐ]
【解釋】墻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址,同“址”。
【第8句】:豐墻峭阯[fēng qiáng qiào zhǐ]
【解釋】墻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