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翠”的成語(42個)
本文整理了翠羽明垱、尤紅殢翠、朱顏翠發等含“翠”的成語42個,其中“翠”開頭的成語13個,“翠”結尾的成語9個,“翠”在中間的成語2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翠”開頭的成語【第1句】:翠羽明垱[cuì yǔ míng dàng]
【解釋】泛指珍貴的飾物。同“翠羽明珠”。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層來看,只見翠羽明垱,瑤簪寶珥,充牣于中,約值數百金。”
【示例】翠羽明垱,喚醒鈞天之夢;清歌妙舞,招還祖國之魂:美洲三色之旗,其飄飄出現于梨園革命軍乎! ——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
【第2句】:翠圍珠繞[cuì wéi zhū rào]
【解釋】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華麗裝飾。亦比喻隨從侍女眾多。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六回:“聽一派鳳管鸞簫,見一簇翠圍珠繞。”
【第3句】:翠羽明珠[cuì yǔ míng zhū]
【解釋】泛指珍貴的飾物。
【出處】宋·張孝祥《二郎神·七夕》詞:“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涌、參差金碧。”
【第4句】:翠圍珠裹[cuì wéi zhū guǒ]
【解釋】形容富家女子的華麗裝飾。亦比喻隨從侍女眾多。同“翠繞珠圍”。
【出處】歐陽山《苦斗》四二:“這西門口一帶地方,有多少翠圍珠裹,身嬌肉貴的姑娘,卻偏偏都沒有長好,單單何家一個丫頭,長得這么好,好得出奇。”
【第5句】:翠綸桂餌[cuì lún guì ěr]
【解釋】翠綸:用翡翠鳥毛做的釣魚線;桂餌:用桂花做的魚食。比喻過分追求華美,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適得其反。
【出處】《闕子》:“魚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黃金之鉤,錯以銀碧,垂翡翠之綸,其持竿處位即是,然其得命不幾矣。故曰釣之務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
【示例】固知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
【第6句】:翠竹黃花[cuì zhú huáng huā]
【解釋】指眼前境物。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慧海禪師》:“迷人不知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遂喚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郁郁黃華,無非般若。黃華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第7句】:翠色欲流[cui se yu nnnliu]
【解釋】顏色非常蒼翠郁郁蔥蔥像水一樣要流出來一般。(也稱“翠色欲滴”) 欲:像要;幾乎;好。形容顏色鮮綠,如同林間小溪一樣似乎要流動起來的樣子。
【出處】老舍《草原》“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第8句】:翠消紅減[cuì xiāo hóng jiǎn]
【解釋】形容女子姿容減退。
【出處】宋·柳永《八聲甘州》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示例】翠消紅減亂如麻,隔妝臺慵梳掠,掩菱花。 ——元·李子昌《梁州令》
【第9句】:翠塵珠坱[cuì chén zhū yǎng]
【解釋】指珠翠落于塵土。比喻人才被湮沒。
【出處】明·陳與郊《昭君出塞》:“彩鳳曉銜丹詔往,青鸞遠降賜戎王。一霎宮闈,萬端悲愴,忍使翠塵珠坱。”
【第10句】:翠羽明珰[cuì yǔ míng dāng]
【解釋】翠羽:翡翠鳥的羽毛;珰:耳飾。比喻珍貴的物品或富家女子的華麗飾品。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層來看,只見翠羽明珰,瑤簪寶珥,充牣于中,約值數百金。”
【示例】翠羽明珰,喚醒鈞天之夢;清歌妙舞,招還祖國之魂。 ——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
【第11句】:翠繞珠圍[cuì rào zhū wéi]
【解釋】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婦女妝飾華麗。也形容富貴人家隨侍的女子眾多。
【出處】元·曾瑞《哨遍·麈腰》套曲:“金妝錦砌,翠繞珠圍,臥鋪繡褥釀春光。”
【示例】身本是,翠繞珠圍一宦家。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負笈》
【第12句】:翠袖紅裙[cuì xiù hóng qún]
【解釋】泛指婦女的服裝。亦用為婦女的代稱。
【出處】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總然你富才華,高名分,誰不愛翠袖紅裙。”
【第13句】:翠被豹舄[cuì pī bào xì]
【解釋】以翡翠羽為背帔,以豹皮為履。指生活奢侈。被,同“帔”。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
【示例】楚之興也,篳路藍縷;其衰也,翠被豹舄。國家之興衰,視其儉侈而已。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左氏》
“翠”結尾的成語【第1句】:尤紅殢翠[yóu hóng tì cuì]
【解釋】比喻男女間的纏綿親昵。
【第2句】:披羅戴翠[pī luó dài cuì]
【解釋】形容衣飾華麗。
【出處】許地山《危巢墜簡·東野先生》:“黑油油的頭發,映著一副不施脂粉的黃瘦臉龐,若教他披羅戴翠,人家便要贊他清俊。”
【第3句】:偎紅倚翠[wēi hóng yǐ cuì]
【解釋】指親狎女色;狎妓。
【出處】宋·陶榖《清異錄·偎紅倚翠大師》:“李煜在國,微行娼家,遇一僧張席,煜遂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彈莫不高了……。煜乘醉大書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傳持風流教法。”
【示例】偎紅倚翠初承領,羨他名士悅傾城,這都是圣祖神宗與證盟。 ——清·蔣士銓《冬青樹·夢報》
【第4句】:浮嵐暖翠[fú lán nuǎn cuì]
【解釋】浮嵐:飄浮在山林間的霧氣;暖翠:青翠的山色。形容山林美好的景色。
【出處】樣·歐陽修《廬山高》:“欲令浮嵐暖翠千萬狀,坐臥常對乎軒窗。”
【第5句】:勻紅點翠[yún hóng diǎn cuì]
【解釋】指涂脂畫眉。
【出處】宋·陳師道《減字木蘭花》詞:“勻紅點翠。取次梳妝誰得似。風柳腰枝。盡日纖柔屬阿誰。”
【第6句】:鏤金鋪翠[lòu jīn pù cuì]
【解釋】形容繽紛的色彩。
【出處】元·周文質《落梅風》曲:“北高峰離不得三二里,回頭看鏤金鋪翠。”一本作“縷金鋪翠”。
【第7句】:裁紅點翠[cái hóng diǎn cuì]
【解釋】①采摘花卉。②比喻選擇華麗的辭藻。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東飛伯勞歌》:“誰家總角歧路陰,裁紅點翠愁人心。”
【示例】樂府初翻新譜,漫裁紅點翠,閑題金縷。 ——宋·陸游《真珠簾》詞
【第8句】:停僮蔥翠[tíng tóng cōng cuì]
【解釋】停僮:枝葉茂密;蔥翠:蒼綠色。形容樹木枝葉十分茂密。
【出處】晉·潘岳《射雉賦》:“爾乃搫場拄翳,停僮蔥翠。”
【第9句】:眷紅偎翠[juàn hóng wēi cuì]
【解釋】形容對春色的依戀。
【出處】宋·柳永《內家嬌》詞:“處處踏青斗草,人人眷紅偎翠。”
“翠”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朱顏翠發[zhū yán cuì fā]
【解釋】指青春年少。同“朱顏綠發”。
【出處】宋·周邦彥《西平樂》詞:“追念朱顏翠發,曾到處,故地使人嗟。”
【第2句】:珠圍翠擁[zhū wéi cuì yōng]
【解釋】指華貴的裝璜或裝飾。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宅結親》:“燭影搖紅,簾幕瑞煙浮動,畫堂中珠圍翠擁。”
【第3句】:蒼松翠柏[cāng sōng cuì bǎi]
【解釋】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示例】望著長城內外挺立的蒼松翠柏,我常常想起在頑敵面前堅貞不屈的偉大戰士王若飛。 ——楊植霖《王若飛在獄中·再版后記》
【第4句】:拾翠踏青[shí cuì tà qīng]
【出處】宋·鄧椿《畫繼》卷十:“所畫多作仕女乘車跨馬、拾翠踏青之狀。”
【第5句】:珠繞翠圍[zhū rào cuì wéi]
【解釋】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富家女子的華麗裝飾。亦比喻隨從侍女眾多。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禊游》:“紛紜,繡幕雕軒,珠繞翠圍,爭妍奪俊。”
【第6句】:珠歌翠舞[zhū gē cuì wǔ]
【解釋】指聲色美妙的歌舞。
【出處】宋·周邦彥《尉遲杯·離恨》詞:“冶葉倡條俱相識,仍慣見珠歌翠舞。”
【示例】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清·吳偉業《圓圓曲》
【第7句】:濃翠蔽日[nóng cuì bì rì]
【解釋】翠:青綠色;蔽:擋住。形容樹木茂密遮擋陽光。
【出處】宋·周密《武林舊事》第三卷:“長松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紫深。”
【第8句】:依翠偎紅[yī cuì wēi hóng]
【解釋】指同年輕女子廝混的風流韻事。翠,翡翠一類飾物;紅,脂粉脣膏一類化妝品。“翠”與“紅”均借指女人。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不如且討紅裙趣,依翠偎紅院宇中。”
【第9句】:蔥翠欲滴[cōng cuì yù dī]
【解釋】蔥翠:深綠。形容草木等綠色植物仿佛飽含水份一樣。
【出處】宋·郭熙《山川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第10句】:蒼翠欲滴[cāng cuì yù dī]
【解釋】蒼翠:深綠。形容草木等綠色植物仿佛飽含水份一樣。
【出處】宋·郭熙《山川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示例】在這塊地面上,蒼翠欲滴的樹木……一株株一叢叢地生長著。 ——秦牧《沙面晨眺》
【第11句】:珠翠之珍[zhū cuì zhī zhēn]
【解釋】指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啟》:“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第12句】:浮翠流丹[fú cuì liú dān]
【解釋】翠:青綠色;丹:朱紅色。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浮現和流動。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出處】宋·陸游《安穩寺修鐘樓疏》:“浮翠流丹,倘復還于巨麗;撞昏擊曉,實大警于沉冥。”
【第13句】:珠翠羅綺[zhū cuì luó qǐ]
【解釋】珠翠:珍珠翡翠;羅綺:華麗的絲織品。指婦女華麗的衣飾。也指盛裝的婦女。
【出處】宋·周密《武林舊事·觀潮》:“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
【第14句】:紅衰翠減[hóng shuāi cuì jiǎn]
【解釋】紅:指花;翠:指綠葉。紅花衰敗,綠葉減少。形容春盡花殘或初秋百花凋謝的景象。
【出處】宋·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第15句】:暮翠朝紅[mù cuì cháo hóng]
【解釋】形容愛情不專一。
【出處】清·徐瑤《太恨生傳》:“余非登徒子,誓不效雜情奴態,暮翠朝紅。”
【第16句】:紅飛翠舞[hóng fēi cuì wǔ]
【解釋】紅、翠:指服裝的色彩,泛指各種顏色。形容婦女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盡興嬉戲,熱鬧非凡的情景。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滿廳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真是十分熱鬧。”
【第17句】:珠圍翠繞[zhū wéi cuì rào]
【解釋】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婦女妝飾華麗。也形容富貴人家隨侍的女子眾多。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依舊有翠繞珠圍。”
【示例】劉姥姥進去,只見滿屋里珠圍翠繞,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九回
【第18句】:倚翠偎紅[yǐ cuì wēi hóng]
【解釋】倚翠:接近女性。形容同女性親熱昵愛。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悔過了竊玉偷香膽,刪抹了倚翠偎紅話。”
【示例】每到飲酒宴行的時節,任我倚翠偎紅。 ——清·李漁《奈何天·隱妒》
【第19句】:刻翠裁紅[kè cuì cái hóng]
【解釋】比喻極力修飾詞藻。
【出處】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毛會侯《浣雪詞》,刻翠裁紅,務求新穎。”
【第20句】:朱樓翠閣[zhū lóu cuì gé]
【解釋】紅色和青色的樓閣。指華美精致的建筑。
【出處】宋·蘇轍《黃樓賦》:“戰馬成群,猛士成林,振臂長嘯,風動云興;朱閣青樓,舞女歌童,勢窮力竭,化為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