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鶉”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鶉衣鷇食、百結懸鶉、懸鶉百結等含“鶉”的成語10個,其中“鶉”開頭的成語6個,“鶉”結尾的成語3個,“鶉”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鶉”開頭的成語【第1句】:鶉衣鷇食[chún yī kòu shí]
【解釋】指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明·沈榜《宛署雜記·養濟院》:“籍名收養,多至數千馀人,歲費當若干!此外,又有舍飯,而鶉衣鷇食,扶攜顛連,號呼衢路者,猶然在也。”
【第2句】:鶉居鷇飲[chún jú kòu yǐn]
【解釋】比喻生活儉樸,不求享受。同“鶉居鷇食”。
【出處】《隋書·薛道衡傳》:“鶉居鷇飲,不殊于羽族。”
【第3句】:鶉衣鵠面[chún yī hú miàn]
【解釋】破爛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窮苦落魄之狀。
【出處】清·捧花生《畫舫馀譚》:“嘗見某者,鶉衣鵠面,行泮宮前。”
【第4句】:鶉居鷇食[chún jū kòu shí]
【解釋】鷇:待母哺食的幼鳥,它不挑揀食物。如鵪鶉一樣居無定所,象幼雛一樣饑不擇食。比喻生活儉樸,不求享受。
【出處】《莊子·天地》:“夫圣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
【第5句】:鶉衣百結[chún yī bǎi jié]
【解釋】鶉:鵪鶉鳥;結:懸掛連綴。鵪鶉的尾巴短而禿,象打滿補丁一樣。形容衣服非常破爛。
【出處】《荀子·大略》:“子夏貧,衣若縣鶉。”
【示例】鶉衣百結走風塵,落魄誰憐此一身? ——清·程麟《此中人語·乞丐風流》
【第6句】:鶉鵲之亂[chún què zhī luàn]
【解釋】鶉:鵪鶉;鵲:喜鵲。鵪鶉與喜鵲的亂交。指親人之間的亂倫。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那夜,武三思候父母睡著,悄悄挨進媚娘房中,成了鶉鵲之亂。”
“鶉”結尾的成語【第1句】:百結懸鶉[bǎi jié xuán chún]
【解釋】比喻衣衫破爛。鶉鳥尾禿,像補綴百結,故云。
【出處】《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襤褸,百結懸鶉,怎抵得住那一天風雪?”
【第2句】:食藿懸鶉[shí huò xuán chún]
【解釋】指生活窮苦。食藿,以豆葉為食;懸鶉,衣衫襤褸,似鶉鳥懸垂的禿尾。
【出處】《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臣今幸沾朱紱,而保安子天祐食藿懸鶉,臣竊愧之。”
【第3句】:子夏懸鶉[zǐ xià xuán chún]
【解釋】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
【出處】《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懸鶉。”
“鶉”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懸鶉百結[xuán chún bǎi jié]
【解釋】鵪鶉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懸鶉比喻破爛的衣服。形容破爛,補釘很多。
【出處】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懸鶉百結,知命不憂。”
【示例】懸鶉百結,傴僂道上。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