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詠”的成語(20個)
本文整理了詠月嘲風、涂歌里詠、才高詠絮等含“詠”的成語20個,其中“詠”開頭的成語8個,“詠”結尾的成語5個,“詠”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詠”開頭的成語【第1句】:詠月嘲風[yǒng yuè cháo fēng]
【解釋】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免學他嘲風詠月,污人行止。”
【示例】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
【第2句】:詠雪之慧[yǒng xuě zhī huì]
【解釋】用來贊許能賦詩的女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議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示例】只是我娘子雖多詠雪之慧,卻少剉薦之風。 ——明·汪廷訥《獅吼記·敘別》
【第3句】:詠嘲風月[yǒng cháo fēng yuè]
【解釋】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同“詠月嘲風”。
【出處】清·葆光子《物妖志·蟲類·蟒》:“從此每夕輒至,商確古今,詠嘲風月。”
【第4句】:詠桑寓柳[yǒng sāng yù liǔ]
【解釋】詠的是“桑”,而實際說的是“柳”。比喻借題傳情。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每日一入學中,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
【第5句】:詠絮之才[yǒng xù zhī cái]
【解釋】用來贊許能賦詩的女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示例】抑且詠絮之才,可與吉人相唱和,故敢衒玉求售,仰扳秦晉,不識肯俯就否? ——清·煙霞散人《鳳凰池》第十回
【第6句】:詠月嘲花[yǒng yuè cháo huā]
【解釋】指創作詩歌。花和月經常作為詩人歌詠的對象,故稱。
【出處】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一年年覺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詠月嘲花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第7句】:詠風嘲月[yǒng fēng cháo yuè]
【解釋】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免學他嘲風詠月,污人行止。”
【第8句】:詠雪之才[yǒng xuě zhī cái]
【解釋】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學才能。多指女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示例】忽見世妹驚鴻飛下,對客揮毫,以詠雪之才,寫簪花之格。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與汪順哉世妹》
“詠”結尾的成語【第1句】:涂歌里詠[tú gē lǐ yǒng]
【解釋】形容國泰民安、百姓歡樂的景象。同“涂歌邑誦”。
【出處】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老安少懷,涂歌里詠。莫不歡若親戚,芬若椒蘭。”
【第2句】:一吟一詠[yī yīn yī yǒng]
【解釋】指吟詩作賦。
【出處】《晉書·孫綽傳》:“高情遠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詠,許將北面矣。”
【第3句】:桑間之詠[sāng jiān zhī yǒng]
【解釋】指描寫男女情愛的詩歌。同“桑間濮上①”。
【出處】明·楊循吉《蓬軒吳記》卷上:“其集多桑間之詠,不足傳也。”
【第4句】:一觴一詠[yī shāng yī yǒng]
【解釋】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詠:吟詩。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示例】陳君時時與樵夫漁父野老相狎,一觴一詠,悠然自得。 ——清·戴名世《陳某詩序》
【第5句】:行吟坐詠[xíng yín zuò yǒng]
【解釋】吟、詠:聲調抑揚地念、唱。走著也念,坐著也讀。形容讀書用功。
【出處】《南史·郭祖深傳》:“陛下昔歲尚學,置立五館,行吟坐唱,誦聲溢境。”
“詠”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才高詠絮[cái gāo yǒng xù]
【解釋】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學才能。多指女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示例】痛一般臨風玉樹,生埋黃土。自古紅顏多薄命,何況才高詠絮。 ——清·沈惠昭《金縷曲》詞
【第2句】:一詠三嘆[yī yǒng sān tàn]
【解釋】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樸。后轉用來形容詩婉轉而含義深刻。
【出處】《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第3句】:一詠一觴[yī yǒng yī shāng]
【解釋】詠:吟詩;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示例】謫仙標韻勝瓊枝。一詠一觴、常是得追隨。 ——宋·王千秋《虞美人·寄李公定》詞
【第4句】:吟風詠月[yín fēng yǒng yuè]
【解釋】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出處】唐·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第5句】:頌德詠功[sòng dé yǒng gōng]
【解釋】頌、詠:頌揚。頌揚功績和德行。
【出處】《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三國志·魏志·文帝紀》:“鸞輿幽藹,龍旗太常,爰迄太廟,鐘鼓锽锽,頌德詠功,八佾鏘鏘。”
【第6句】:嘲風詠月[cháo fēng yǒng yuè]
【解釋】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出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至于梁陳間,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
【示例】德行文章沒包彈,綽有賦名詩價。選甚嘲風詠月。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
【第7句】:吟花詠柳[yín huā yǒng liǔ]
【解釋】猶言吟風弄月。
【出處】太平天國·洪仁毒問德肌罰骸氨揪τ誥沃小閣婺冢考恚嗍且骰ㄓ攪E寂樂從諢吵ο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