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滔”的成語(18個)
本文整理了滔滔者天下皆是、滾滾滔滔、禍亂滔天等含“滔”的成語18個,其中“滔”開頭的成語14個,“滔”結尾的成語2個,“滔”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滔”開頭的成語【第1句】:滔滔者天下皆是[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解釋】洪水彌漫,到處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也比喻某種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風氣到處都是。
【出處】《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示例】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世無知我,我輩終于埋沒,尚有何說!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二回
【第2句】:滔天之勢[tāo tiān zhī shì]
【解釋】滔天:漫天。形容勢力極大。
【出處】《晉書·孝愍帝紀論》:“股肱非挑戰之秋,劉石有滔天之勢,療饑中斷,嬰戈外絕,兩京淪狄,再駕徂戎。”
【第3句】:滔滔汩汩[tāo tāo gǔ gǔ]
【解釋】滔滔:形容流水不斷;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說罷,又把題詩的人名字,屈著手指頭數出來,說了許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詞人,甚么詞客,滔滔汩汩,數個不了。”
【示例】大家一聽到提起火燒的事,言語好像開了閘,滔滔汩汩瀉個不歇。 ——葉圣陶《四三集·一桶水》
【第4句】:滔天大罪[tāo tiān dà zuì]
【解釋】滔天:漫天。比喻罪惡極大。
【出處】毛澤東《質問國民黨》:“這兩種錯誤,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質,都是和敵人漢奸毫無區別的,你們必須糾正這些錯誤。”
【示例】你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將難逃法律的嚴厲制裁。
【第5句】:滔滔不竭[tāo tāo bù jié]
【解釋】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出處】《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示例】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
【第6句】:滔滔不斷[tāo tāo bù duàn]
【解釋】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將作了個破題兒,又早被姑娘接過話來,滔滔不斷的一套,把他四位湊起來二百多周兒、商量了將及一年的一個透鮮的招兒,說了個隔腸如見!”
【示例】我一心只想翡翠鐲子,那知青鈿妹妹同他們談論算法,滔滔不斷,再也說不完。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九回
【第7句】:滔滔不盡[tāo tāo bù jìn]
【解釋】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同“滔滔不竭”。
【出處】《清史稿·傅山傳》:“與客談中州文獻,滔滔不盡。”
【第8句】:滔天罪行[tāo tiān zuì xíng]
【解釋】滔天:漫天。彌天的大罪。比喻罪惡極大。
【出處】宋·蘇軾《呂惠卿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為垂世之規。”
【示例】“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第9句】:滔滔滾滾[tāo tāo gǔn gǔn]
【解釋】大水奔流的樣子。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亦比喻聲勢浩大。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他便把他父親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個榜下知縣……一五一【第10句】:從頭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滾滾的對那女子哭訴了一遍。”
【示例】像這般滔滔滾滾的潮流,實非現在資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 ——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
【第10句】:滔天之罪[tāo tiān zhī zuì]
【解釋】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宋·蘇軾《呂惠卿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為垂世之規。”
【示例】內貪淫欲,滔天之罪,理合法更凌遲。 ——明·羅貫中《風云會》第四折
【第11句】:滔滔不息[tāo tāo bù xī]
【解釋】滔滔:波浪滾滾涌動,連續不斷的樣子。象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永不停息。指話很多,說個不停。
【出處】《樂府詩集·郊廟歌辭·積善舞》:“飲福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南朝·梁·簡文帝《大壑賦》:“其深無極,悠悠既湊,滔滔不息。”
【示例】他倆人佇立在閣上,面對滔滔不息的汀江既有對往事的幾多感慨,又有對未來的無限躊躇。 ——王運朝《井岡風云錄》第一部第十章
【第12句】:滔滔不絕[tāo tāo bù jué]
【解釋】滔滔:形容流水不斷。象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示例】斡離不得汪豹獻了李劉隘口,無人阻當,滔滔不絕,把十萬大兵盡數渡了黃河。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回
【第13句】:滔天大禍[tāo tiān dà huò]
【解釋】滔天:漫天。形容遭到了極大的災禍。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四十五回:“白玉堂年幼無知,惹下滔天大禍,致干圣怒,理應罪民尋找擒拿到案。任憑圣上天恩,相爺的垂照。”
【示例】這一下惹出了滔天大禍。雜種們將我抓進承奉公館,吊起來打了半天。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五章
【第14句】:滔滔不窮[tāo tāo bù qióng]
【解釋】滔滔:波浪滾滾涌動,連續不斷的樣子。象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個不停。
【出處】《樂府詩集·郊廟歌辭·積善舞》:“飲福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示例】老板嘴里吊著旱煙管,滔滔不窮地對我講,無非是近年來生意不好,身子也一年一年的不成啦之類。 ——俞平伯《人生不過如此·夢記》
“滔”結尾的成語【第1句】:滾滾滔滔[gǔn gǔn tāo tāo]
【解釋】連續不絕的樣子。
【示例】昔日滾滾滔滔的河水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干涸的河道。
【第2句】:天下滔滔[tiān xià tāo tāo]
【解釋】洪水彌漫,到處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也比喻某種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風氣到處都是。
【出處】《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示例】北大如此,別的單位也不會兩樣。于是天下滔滔者皆外調人員矣。 ——季羨林《牛棚生活》二
“滔”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禍亂滔天[huò luàn tāo tiān]
【解釋】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出處】《晉書·惠帝紀》:“戊申,詔曰:'朕以不德,纂承鴻緒,于茲十有五載。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圮絕。成都王穎溫仁惠和,克平暴亂。其以穎為皇太弟、都督中外諸軍事,承相如故。’”
【第2句】:罪惡滔天[zuì è tāo tiān]
【解釋】滔天:漫天,彌天。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今開慶誤國之人,罪惡滔天。”
【示例】若是高俅在內,必然阻住,此賊累辱朝廷,罪惡滔天。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