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履”的成語大全(109個)

12666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履”的成語大全(109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履薄臨深、截趾適履、操履無玷等含“履”的成語109個,其中“履”開頭的20個,“履”結尾的27個,“履”在中間的62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履”開頭的成語

【第1句】:履薄臨深[lǚ bó lín shēn]

【解釋】比喻身處險境,必須十分謹慎。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君子居之兮實獲我心,正俟命兮履薄臨深。 ——明·方孝孺《友筠軒賦》

【第2句】:履機乘變[lǚ jī chéng biàn]

【解釋】猶隨機應變。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出處】唐·韋應物《彈棋歌》:“履機乘變安可當,置之死地翻取強。”

【第3句】:履仁蹈義[lǚ rén dǎo yì]

【解釋】履、蹈:執(zhí)行。指實行仁義之道。

【出處】三國·魏·應璩《薦和慮則箋》:“切見同郡和模,字慮則,質性純粹,體度貞正,履仁蹈義,動循軌禮。”

【第4句】:履舄交錯[lǚ xì jiāo cuò]

【解釋】履舄:泛指鞋子。鞋子雜亂地放在一起。形容賓客很多。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

【示例】一時履舄交錯,釧動釵飛。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三回

【第5句】:履信思順[lǚ xìn sī shùn]

【解釋】篤守信用,思念和順。

【出處】《易·系辭上》:“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新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三國志·蜀志·后主傳》:“履信思順,以享左右無疆之休。”

【示例】夫履信思順,生人之善行。 ——晉·陶潛《感士不遇賦》序

【第6句】:履霜知冰[lǚ shuāng zhī bīng]

【解釋】比喻見事物的征兆可預知其嚴重后果。

【出處】漢·王充《論衡·譴告》:“履霜以知堅冰必至,天之道也。”晉·袁宏《后漢記·和帝紀下》:“將何以宣示四方,儀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懼焉。”

【示例】晉·袁宏《后漢紀·和帝紀》:“將何以宣示四方,儀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懼焉。”

【第7句】:履絲曳縞[lǚ sī yè gǎo]

【解釋】穿絲履,著縞衣。形容奢侈。

【出處】《漢書·食貨志上》:“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第8句】:履險如夷[lǚ xiǎn rú yí]

【解釋】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出處】漢·劉協(xié)《喻郭汜詔》:“今得東移,望遠若近,視險如夷。”《晉書·姚萇載記》:“董率大眾,履險若夷,上下咸允,人盡死力。”

【示例】愿你福星高照,履險如夷。 ——歐陽山《苦斗》四十九

【第9句】:履盈蹈滿[lǚ yíng dǎo mǎn]

【解釋】指榮顯至極。

【出處】《明史·邵經邦傳》:“如徒加以非分之任,使之履盈蹈滿,犯天人之怒,亦非璁等福也。”

【第10句】:履湯蹈火[lǚ tāng dǎo huǒ]

【解釋】身入湯火。比喻處苦難之境。

【出處】《舊五代史·晉書·李從俊傳》:“復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湯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第11句】:履足差肩[lǚ zú cī jiān]

【解釋】足與足,肩與肩相接近,形容極親近。

【出處】南朝·梁·王僧孺《與何炯書》:“豈復得與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歡,履足差肩,摛綺縠之清文,談希微之道德。”

【第12句】:履險犯難[lǚ xiǎn fàn nán]

【解釋】履:行走;犯:不顧。比喻冒著生命危險,迎著困難去干。

【出處】《清史稿·沈棣輝》:“廉州、潯州、廣州三戰(zhàn),皆履險犯難,卒得大捷,尤為時稱云。”

【第13句】:履常蹈故[lǚ cháng dǎo gù]

【解釋】指因襲保守,不求建樹。

【出處】《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又中世之選三公也,務于清箻謹慎,循常習故者。”

【示例】溺于所習,履常蹈故;讀書綴文,趣了目前。 ——宋·孫覿《鴻莊莊士集·切韻類例子》

【第14句】:履險若夷[lǚ xiǎn ruò yí]

【解釋】走險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難或本領高強。同“履險如夷”。

【出處】《晉書·姚萇載記》:“董率大眾,履險若夷,上下咸允,人盡死力。”

【示例】你昨晚把親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是有些擔心。可是我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樣。你真是履險若夷,異乎常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第15句】:履霜堅冰[lǚ shuāng jiān bīng]

【解釋】履:踩,踏。踩著霜,就想到結冰的日子就要到來。比喻看到事物的苗頭,就對它的發(fā)展有所警戒。

【出處】《易·坤》:“履霜堅冰至。”

【示例】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二程全書·伊川易傳一》

【第16句】:履穿踵決[lǚ chuān zhǒng jué]

【解釋】鞋子破了,露出腳后跟。形容很貧苦。

【出處】《莊子·讓王》:“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示例】所以待到磨墨吮筆,說什么“履穿踵決”時,腳上也許早經是絲襪。 ——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后》

【第17句】:履險蹈難[lǚ xiǎn dǎo nàn]

【解釋】履:行走;蹈:踩、踏。指走險路,過難關。比喻冒險前進,歷盡艱辛。

【出處】宋·歐陽修《畫坊齋記》:“周易之象,至于履險蹈難,必曰涉川。”

【第18句】:履雖新不為冠 [lǚ suī xīn bù wéi guān]

【解釋】鞋子雖新也不能當帽子用。舊時比喻君臣、貴賤有別,不可混同。

【出處】《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第19句】:履險蹈危[lǚ xiǎn dǎo wēi]

【解釋】指經歷危險。

【出處】宋·歐陽修《畫坊齋記》:“周易之象,至于履險蹈難,必曰涉川。”

【示例】大要料敵欲審,見機欲決,原非履險蹈危幸功于萬一者也。 ——明·無名氏《草廬經略·迅速》

【第20句】:履霜之戒[lǚ shuāng zhī jiè]

【解釋】走在霜上知道結冰的時候快要到來。比喻看到眼前的跡象而對未來提高警惕。

【出處】清·何琇《樵香小記》:“亂臣既得兵權,遂肇弒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示例】雖殊墜天之憂,敢忘履霜之戒? ——清·厲鶚《東城雜記·庾園》

“履”結尾的成語

【第1句】:截趾適履[jié zhǐ shì lǚ]

【解釋】猶削足適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強湊合。

【第2句】:冠袍帶履[guān páo dài lǚ]

【解釋】帽子、袍子、帶子、鞋子。原指舊時帝王官宦上朝時或聚會時穿的服裝。現(xiàn)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一個捧著文房四寶,一個捧著冠袍帶履。”

【示例】昌平王冠袍帶履穿戴好了,起身走出來上了轎。 ——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15回

【第3句】:三千珠履[sān qiān zhū lǔ]

【解釋】珠履:鞋上以珠為裝飾,富貴之人用之。形容貴賓眾多且豪華奢侈。

【出處】《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示例】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右斛金陵春。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詩

【第4句】:刖趾適履[yuè zhǐ shì lǚ]

【解釋】鞋小腳大,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實際,勉強遷就,生搬硬套。

【出處】三國·魏·魚豢《魏略》:“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第5句】:黃冠草履[huáng guàn cǎo lǚ]

【解釋】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同“黃冠草服”。

【出處】曹亞伯《武昌起義·宣布滿清罪狀檄》:“黃冠草履之民,誰無尊親之血氣;四海九州之內,何非故國之山河。”

【第6句】:遺簪弊履[yí zān bì lǚ]

【解釋】比喻舊物或故情。同“遺簪墜屨”。

【出處】《魏書·孝靜帝紀》:“帝曰:'古人念遺簪弊履,欲與六宮別,可乎?’”

【第7句】:以劍補履[yǐ jiàn bǔ lǚ]

【解釋】用寶劍來補鞋子。指所用的方法、措施無法解決問題。比喻運用不當。

【出處】唐·李觀《上陸相公書》:“誠用之未當,令驥捕鼠,則何由得也;以劍補履,則無由克也。”

【第8句】:鄭人實履[zhèng rén shí lǚ]

【解釋】鄭人:春秋時期鄭國人。履:鞋。鄭國人買鞋。比喻只相信書本,不相信客觀實際。多用以諷刺教條主義者。

【第9句】:遺簪敗履[yí zān bài lǚ]

【解釋】遺:遺失;履: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比喻能勾起人們懷舊之情的故物。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第10句】:削足適履[xuē zú shì lǚ]

【解釋】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夫所以養(yǎng)而害所養(yǎng),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示例】是借用,就難免有“削足適履”和“掛一漏萬”的毛病了。 ——聞一多《四杰》

【第11句】:鄭人買履[zhèng rén mǎi lǚ]

【解釋】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出處】戰(zhàn)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示例】你可千萬不要學鄭人買履。

【第12句】:不衫不履[bù shān bù lǚ]

【解釋】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長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邊幅的樣子。

【出處】唐·杜光庭《虬髯客傳》:“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

【示例】這個人是個不衫不履的人,與家父最為相契。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第13句】:正冠納履[zhèng guàn nà lǚ]

【解釋】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時講李樹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出處】《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久要心許之信,夷險不爽;正冠納履之嫌,終始不蹈。 ——晉·李闡《右光祿大夫西平靖侯顏府君碑》

【第14句】:分香賣履[fēn xiāng mài lǚ]

【解釋】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出處】漢·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示例】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 ——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

【第15句】:整冠納履[zhěng guàn nà lǚ]

【解釋】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動。

【出處】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示例】此所謂蹊田奪牛,豈得謂無過!而整冠納履,當避嫌疑者也。 ——《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嘉祐四年》

【第16句】:西裝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

【解釋】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出處】孫犁《澹定集<善闇室紀年>摘抄》:“這位'管樂’西服革履,趾高氣揚。后來忽然低頭喪氣起來。”

【示例】西裝革履、華裙艷服,只有在演出的時候演員的身上才出現(xiàn)。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

【第17句】:削趾適履[xuē zhǐ shì lǚ]

【解釋】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夫所以養(yǎng)而害所養(yǎng),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示例】自日本歸來之民黨,略讀法政諸書,罕留意于本國史籍,以求因革之宜,銳意步趨他國,不恤削趾適履。 ——章太炎《論讀史之利益》

【第18句】:章甫薦履[zhān fǔ jiàn lǚ]

【解釋】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出處】《文選·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示例】《南史·劉虬傳》:“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薦履之人,望閩鄉(xiāng)而嘆息。”

【第19句】:束帶躡履[shù dài niè lǚ]

【解釋】束帶:扎緊衣服;躡履:穿鞋。指穿戴整肅,用來表示恭敬。

【出處】《論語·公冶長》:“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初,庾亮臨江州,聞翟湯之風,束帶躡履而詣焉。”

【第20句】:以冠補履[yǐ guān bǔ lǚ]

【解釋】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

【出處】《漢書·賈誼論》:“履雖鮮不如于枕,冠雖敝不以苴履。”

【第21句】:遺簪墮履[yí zān duò lǚ]

【解釋】比喻舊物或故情。同“遺簪墜屨”。

【出處】唐·張說《讓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遺簪墮履之恩,好生養(yǎng)志之德。”唐·羅隱《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詩之二:“遺簪墮履應留念,門客如今只下僚。”

【第22句】:使者屣履[shǐ zhě xǐ lǚ]

【解釋】使者:指漢朝的暴勝之,為直接使者;屣履:趿著鞋。趿著鞋迎客。形容對賢士的恭敬。

【出處】《漢書·雋不疑傳》:“暴勝之不直接使者,勝之素聞不疑賢,至渤海,遣吏請與相見。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勝之屣履起迎。”

【第23句】:截趾適履[jié zhǐ shì lǚ]

【解釋】腳大鞋小,切斷腳趾去適應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強湊合或無原則的遷就。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荀爽傳》:“截趾適履,孰云其愚?何與斯人,追欲喪軀?”

【示例】若強為之解,徒見其截趾適履耳。 ——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jywqynh911

【第24句】:刖足適履[yuè zú shì lǚ]

【解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出處】《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第25句】:遺簪墜履[yí zān zhuì lǚ]

【解釋】比喻舊物或故情。同“遺簪墜屨”。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第26句】:鳴玉曳履[míng yù yè lǚ]

【解釋】佩玉飾曳絲履。指獲高官厚祿。

【出處】《新唐書·馬周傳》:“今超授高爵,與外廷朝會,騶豎倡子,鳴玉曳履,臣竊恥之。”

【示例】縱使技能出眾,正可賚之金帛,豈得超授官爵,鳴玉曳履,與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資治通鑒·唐紀十·太宗貞觀六年》

【第27句】:輕裘朱履[qīng qiú zhū lǚ]

【解釋】裘:皮襖;履:鞋。穿著輕暖的皮袍和紅色便鞋。形容閑適安逸的生活。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罷袖香微,換了輕裘朱履,陽春十月,梅花早破紅蕊。”

“履”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操履無玷[cāo lǚ wú diàn]

【解釋】操履:操行;玷:白玉上的污點。操守潔白,沒有一點污點。

【出處】《抱樸子·博喻》:“潔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業(yè)。”

【示例】太宗嘗謂宰相曰:“微之操履無玷,儒雅士也。”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史官》

【第2句】:登高履危[dēng gāo lǚ wēi]

【解釋】比喻誠惶誠恐。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登高臨下,無失所秉,履危行險,無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虧。”

【示例】漢庭卿士如云屯,結綬彈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變惟伯昏。 ——宋·秦觀《雪浪石》詩

【第3句】:席履豐厚[xí lǚ fēng hòu]

【解釋】比喻祖上遺產豐富。也形容生活優(yōu)裕。同“席豐履厚”。

【出處】清·馮桂芬《薄斐君異文序》:“君少穎悟,美風儀,席履豐厚。”

【示例】他干了幾年下來就席履豐厚起來

【第4句】:杖履相從[zhàng lǚ xiāng cóng]

【解釋】指追隨左右。

【出處】宋蘇軾《和<貧士>》之七:“門生與兒子,杖履聊相從。”

【示例】予雖不及識公,而有斯人在,會當同往,杖履相從,方公之故居,而躡其遺蹤。 ——金王若虛《茅先生道院記》

【第5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解釋】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出處】《藝文類聚》卷四一引三國·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第6句】:步履艱難[bù lǚ jiān nán]

【解釋】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出處】《宋史·章宗經三》:“年高艱于步履者,并聽策杖,仍令舍人護衛(wèi)扶之。”明·邵景瞻《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念見劉,頸荷欠徽,手交木葉,顏色枯槁,步履艱難。”

【第7句】:步履如飛[bù lǚ rú fēi]

【解釋】形容腳步輕盈,走路快速如飛。

【出處】明·歸有光《弘玄先生自序贊》:“弘玄先生老而貧,日以著述為事,出無輿從,一童子挾書自隨,步履如飛。”

【示例】公素服海參丸,老年體力輕健,步履如飛,年九十余始卒。 ——清·昭漣《嘯亭雜錄·康方伯》

【第8句】:安常履順[ān cháng lǚ shùn]

【解釋】安:習慣于;處:居住,居于;順:適合,如意。習慣于平穩(wěn)的日子,處于順利的境遇中。

【出處】《莊子·養(yǎng)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示例】凡士之安常履順而自檢其身,與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婦人之艱難也,而乃茍于自恕,非所謂失其本心者與?(清·方苞《方任二貞婦傳》

【第9句】:涉危履險[shè wēi lǚ xiǎn]

【解釋】跋涉危難,經歷險阻。形容闖越重重困難。

【出處】《后漢書·度尚傳》:“磐身嬰甲冑,涉危履險,討擊兇患,斬殄渠帥,余盡鳥竄冒遁,還奔荊州。”

【第10句】:跋履山川[bá lǚ shān chuān]

【解釋】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出處】《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之侯。”

【示例】夫齊之去周二千余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觸冒寒暑,自東徂西,以葬于封守之外,于死者為不仁。” ——清·顧炎武《日知錄·太公五世反葬于周》

【第11句】:戴霜履冰[dài shuāng lǚ bīng]

【解釋】形容不怕嚴寒,奔波于外。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勖學》:“于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guī)朝種而暮獲矣!”

【第12句】:進退履繩[jìn tuì lǚ shéng]

【解釋】前進后退均合規(guī)矩。同“進退中繩”。

【出處】《列子·湯問》:“內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馬志,是故能進退履繩而旋曲中規(guī)矩。”

【第13句】:足不履影[zú bù lǚ yǐng]

【解釋】比喻循規(guī)蹈矩。

【出處】《孔子家語·弟子行》:“自見孔子,出入于戶,未嘗越禮,往來過之,足不履影。”

【第14句】:行不履危[xíng bù lǚ wēi]

【解釋】不走有危險的地方。

【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上》:“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乘之主行不履危。”

【第15句】:目所履歷[mù suǒ lǚ lì]

【解釋】履歷:經歷。眼睛所看到的。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目所履歷,未嘗有也。”

【第16句】:足履實地[zú lǚ shí dì]

【解釋】履:踩踏。腳踏實地。比喻實事求是,平實而不虛浮

【出處】《宋史·劉甲傳》:“生平常謂:吾無他長,惟足履實地。”

【第17句】:衣弊履穿[yī bì lǚ chuān]

【解釋】弊:壞;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貧窮。

【出處】《莊子·山木》:“衣弊履穿,貧也。”

【示例】衣弊履穿,坐榻無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讀書,不迎送賓客,人皆以為倨。 ——《金史·雷淵傳》

【第18句】:屣履造門[xǐ lǚ zào mén]

【解釋】屣履:穿鞋而不拔上鞋跟。拖著未穿好的鞋登門拜訪。形容急于會見的匆忙情狀。

【出處】《后漢書·鄭玄傳》:“國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門。告高密縣為玄特立一鄉(xiāng)。”

【第19句】:蹈仁履義[dǎo rén lǚ yì]

【解釋】遵循仁義之道。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論安老爺這個人蹈仁履義,折矩周規(guī),不得不謂之醇儒。”

【第20句】:葛屨履霜[gě jù lǚ shuāng]

【解釋】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過分節(jié)儉吝嗇。

【出處】《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幼學瓊林·卷二·衣服類》:“葛屨履霜,誚儉嗇之過甚。”

【示例】你不會學那葛屨履霜般吝嗇吧

【第21句】:如履如臨[rú lǚ rú lín]

【解釋】形容做事極為小心謹慎。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臨。 ——《舊唐書·僖宗紀》

【第22句】:孤履危行[gū lǚ wēi xíng]

【解釋】指行為孤高獨特。

【出處】明·李東陽《冰玉齋記》:“若明仲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為狂,志高遠慮而人不以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為異。”

【第23句】:如履平地[rú lǚ píng dì]

【解釋】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樣。比喻從事某項活動十分順利。

【出處】唐·裴铏《周邯》:“因夷人賣奴,年十四五,視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示例】一個最勇敢的叫徐驤,生的矮小精悍,膂力過人,跳山越澗,如履平地。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三回

【第24句】:衣敝履空[yī bì lǚ kōng]

【解釋】衣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鮑宣傳》:“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飲食,又以歷遺公卿,被虛偽名。”

【第25句】:劍履上殿[jiàn lǚ shàng diàn]

【解釋】履:鞋。佩著劍,穿著鞋上朝。指受到極大的優(yōu)待。

【出處】《史記·蕭相國世家》:“乃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示例】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

【第26句】:步履安詳[bù lǚ ān xiáng]

【解釋】步履:步行;安詳:安穩(wěn)。邁步走路,從容安穩(wěn)。

【出處】《小學·嘉言》:“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

【第27句】:臨深履薄[lín shēn lǚ bó]

【解釋】深:深淵;履:踩踏;薄:薄冰。面臨深淵,腳踩薄冰。比喻小心謹慎,惟恐有失。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豈可不臨深履薄,以為至戒? ——《后漢書·楊終傳》

【第28句】:臨深履尾[lín shēn lǚ wěi]

【解釋】比喻危險恐懼。

【出處】《詩·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又《易·履》:“履虎尾,咥人,兇。”

【示例】v王者臨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將何為懼禍及也?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引晉·鮑敬言《無君論》

【第29句】:納履踵決[nà lǚ zhǒng jué]

【解釋】納:穿;履:鞋;踵:腳后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后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第30句】:戴玄履黃[dài xuán lǚ huáng]

【解釋】猶戴天履地。玄指天,黃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間。

【出處】《易·坤》有“天玄而地黃”之語。明·劉基《海寧應氏墓庵記》:“乃耆乃康,戴玄履黃,七十有八年。”

【第31句】:步雪履穿[bù xuě lǚ chuān]

【解釋】形容人窮困潦倒。

【出處】唐·王維《送鄭五赴任新都序》:“牽衣肘見,步雪履穿,獲戾由中,是貧非病。”

【第32句】:貴冠履輕頭足[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解釋】比喻主次或輕重顛倒。

【出處】《淮南子·泰族訓》:“今重法而棄義,是貴其冠而忘其頭足也。”

【第33句】:登鋒履刃[dēng fēng lǚ rèn]

【解釋】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沖鋒陷陣在最前頭。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又臣所上將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顯達,登鋒履刃,死者過半。”

【第34句】:踐冰履炭[jiàn bīng lǚ tàn]

【解釋】踩冰踏炭。比喻歷經各種艱險。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今臣與陛下踐冰履炭,登山浮澗,寒溫燥濕,高下共之,豈得離陛下哉?”

【第35句】:戴天履地[dài tiān lǚ dì]

【解釋】戴:頂著天;履:踏,踩著。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間。比喻恩德深廣,如天高地厚。

【出處】《左傳·僖公十五年》“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示例】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報其萬一。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

【第36句】:珠履三千[zhū lǚ sān qiān]

【解釋】珠履:綴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貴賓眾多。

【出處】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別欲論交一片心。”

【第37句】:步履維艱[bù lǚ wéi jiān]

【解釋】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出處】《宋史·章宗經三》:“年高艱于步履者,并聽策杖,仍令舍人護衛(wèi)扶之。”明·邵景瞻《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念見劉,頸荷欠徽,手交木葉,顏色枯槁,步履艱難。”

【示例】譬如祖母的腳是三角形,步履維艱的,小姑娘的卻是天足,能飛跑。 ——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第38句】:冠履倒易[guān lǚ dào yì]

【解釋】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楊賜傳》:“亡損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處。”

【示例】冠履倒易,陵谷代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賜傳》

【第39句】:納履決踵[nà lǚ jué zhǒng]

【解釋】納:穿;履:鞋;決:破裂;踵:腳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窮困、窘迫。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貧富》:“曾子捉襟見肘,納履決踵,貧不勝言。”

【第40句】:曝骨履腸[pù gǔ lǚ cháng]

【解釋】暴露尸骨,踩踏腸子。極言所釀戰(zhàn)禍之慘烈。

【出處】《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

【第41句】:戴清履濁[dài qīng lǚ zhuó]

【解釋】猶戴天履地。清指天,濁指地。

【出處】前蜀·杜光庭《都監(jiān)將軍周天醮詞》:“伏念戴清履濁,寓世立身,事主奉親,自家刑國,雖忠貞勵節(jié),勤瘁在公,而休祉難臻,愆違易集。”

【第42句】:冠履倒施[guān lǚ dào shī]

【解釋】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顛倒,尊卑不分。

【出處】明·李贄《<忠義水滸傳>序》:“蓋自宋室不競,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

【第43句】:涉艱履危[shè jiān lǚ wēi]

【解釋】形容闖越重重困難。同“涉危履險”。

【出處】南朝·齊·虞玩之《上表告退》:“經昏踐亂,涉艱履危,仰圣德以求全,憑賢輔以申節(jié)。”

【第44句】:劍及履及[jiàn jí lǚ jí]

【解釋】形容行動堅決迅速。同“劍及屨及”。

【出處】《新華日報》19【第43句】:【第1句】:31:“社會上各界領袖,能以身作則,劍及履及的來做,則移風易俗,也絕不是挾泰山以超北海的難事。”

【第45句】:戴高履厚[dài gāo lǚ hòu]

【解釋】戴:頂著;履:踩著。頭頂天腳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間。

【出處】清·姚元之《竹葉亭雜記》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兩朝之恩遇,浹體淪肌;際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第46句】:監(jiān)市履狶[jiān shì lǚ xī]

【解釋】比喻善于體察事物。

【出處】《莊子·知北游》:“正獲之問于監(jiān)市履狶也,每下愈況。”王先謙集解引李頤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腳狶難肥處,故知豕肥耳。”

【示例】少年有功翰墨林,中歲作吏幾陸沉,庖丁解牛妙世故,監(jiān)市履狶知民心。 ——宋·黃庭堅《寄上叔父夷仲》詩之一

【第47句】:含霜履雪[hán shuāng lǚ xuě]

【解釋】比喻品行高潔。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漢過》:“含霜履雪,義不茍合;據道推方,嶷然不群。”

【第48句】:臨危履冰[lín shēn lǚ bīng]

【解釋】履:踩踏。遇到險境,走在冰上。比喻處境艱險,時刻警戒自己要小心謹慎,惟恐有失。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故圣人要當言而懼,發(fā)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貧。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十

【第49句】: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

【解釋】履:踐、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忠恪祗順,如履薄冰。 ——三國·魏·曹操《請爵荀彧表》

【第50句】:包元履德[bāo yuán lǚ dé]

【解釋】元:善。指心懷善意,行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對帝王的諛詞。

【出處】《后漢書·梁統(tǒng)傳》:“陛下包元履德,權時撥亂。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第51句】:賣履分香[mài lǚ fēn xiāng]

【解釋】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出處】漢·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示例】茍廣其術,則賣履分香,可以不是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祝翁》

【第52句】:戴圓履方[dài yuán lǚ fāng]

【解釋】履:踩著;圓、方:古人以為天圓地方。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出處】《淮南子·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

【第53句】:承星履草[chéng xīng lǚ cǎo]

【解釋】頭戴星光,腳踏草地。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作。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自敘》:“饑寒困瘁,躬執(zhí)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疇襲。”

【第54句】:杖履縱橫[zhàng lǚ zòng héng]

【解釋】形容游人來往不絕。

【第55句】:席豐履厚[xí fēng lǚ hòu]

【解釋】席:席子;指坐具;豐:多;履:鞋子,指踩在腳下的東西;厚:豐厚。比喻祖上遺產豐富。也形容生活優(yōu)裕。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四回:“你看他們帶上幾年兵船,就都一個個的席豐履厚起來,那里還肯去打仗。”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什么事都不必做,席豐履厚,多的是閑情。”

【第56句】:冠上履下[guān shàng lǚ xià]

【解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別。

【出處】《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第57句】:據義履方[jù yì lǚ fāng]

【解釋】義:義理;履:遵循;方:方法。依據道義,遵循理法。指為人正直不茍。

【出處】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第58句】:步履蹣跚[bù lǚ pán shān]

【解釋】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出處】宋·龔熙正《釋常談·步履蹣跚》:“患腳謂之步履蹣跚。”

【示例】手里捧著一對大蠟燭,步履蹣跚的走了進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77回

【第59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解釋】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處】《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俗話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第60句】:冠履倒置[guān lǚ dào zhì]

【解釋】冠:帽子;履:鞋子。帽子和鞋的位置換了。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出處】《史記·轅固生列傳》:“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后漢書·楊賜傳》:“冠履倒易,陵谷代處。”

【示例】以堂堂中國,與之互市,冠履倒置。 ——《明史·楊繼盛傳》

【第61句】:臨深履冰[lín shēn lǚ bīng]

【解釋】深:深淵;履:踩踏。面臨深淵,腳踩薄冰。比喻小心謹慎,惟恐有失。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手執(zhí)玉捧盈,足臨深履冰,固君子知天命。 ——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

【第62句】:如履春冰[rú lǚ chūn bīng]

【解釋】履:踩。好像踩著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出處】唐·劉禹錫《讓同平章事表》:“退思塵忝,如履春冰。”

雕塑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 網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北信息網 石家莊人才網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絡營銷 培訓網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 秦皇島人才網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 滄州人才網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 石家莊人才網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在线中文| 日本边摸边吃奶边做很爽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91|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午夜伦理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电影|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Channel| 日产欧产va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777奇米四色|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gay在线看www| 尤物久久99热国产综合|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交性大片欧美网|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heyzo朝桐光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欧美极品videossex激情| 午夜a一级毛片一.成| 老鸭窝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