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進”的成語大全(192個)

21842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進”的成語大全(192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進賢屏惡、勵精圖進、跳進黃河洗不清等含“進”的成語192個,其中“進”開頭的92個,“進”結尾的50個,“進”在中間的50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進”開頭的成語

【第1句】:進賢屏惡[jìn xián píng è]

【解釋】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出處】元·解傒斯《吳澄神道碑》:“英宗即位,鄆忠憲王拜住丞相,進賢屏惡,天下風動。”

【第2句】:進退無門[jìn tuì wú mén]

【解釋】前進無路,后退無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紛紛,才有毛發(fā)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示例】奴家此時,進退無門,竟不知所往,望姐姐有以教之。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四回

【第3句】:進退惟咎[jìn tuì wéi jiù]

【解釋】指進退兩難而動輒得咎。

【出處】唐·道宣《統(tǒng)論前議優(yōu)劣并贊》:“披瀝丹款,未紆黃道,進退惟咎,投措靡由。”

【第4句】:進賢達能[jìn xián dá néng]

【解釋】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出處】漢·劉向《說苑·修文》:“進賢達能謂之大夫,敬上愛下謂之諸侯,天覆地載謂之天子。”

【第5句】:進退維谷[jìn tuì wéi gǔ]

【解釋】維:相當于“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著一種進退維谷的苦悶。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chuàng)造十年》

【第6句】:進退履繩[jìn tuì lǚ shéng]

【解釋】前進后退均合規(guī)矩。同“進退中繩”。

【出處】《列子·湯問》:“內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馬志,是故能進退履繩而旋曲中規(guī)矩。”

【第7句】:進退損益[jìn tuì sǔn yì]

【解釋】指增減變動。

【出處】南朝·宋慧琳《武丘法綱法師誄》:“來不濡足,去不絕……進退損益。”

【第8句】:進銳退速[jǐn ruì tuì sù]

【解釋】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出處】《孟子·盡心上》:“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示例】進銳退速,助長也;所惡于智者,為其鑿助長也。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孟子》

【第9句】:進退消長[jìn tuì xiāo cháng]

【解釋】指增減;變化。同“進退消息”。

【出處】清·魏源《〈武進莊少宗伯遺書〉序》:“君在乾隆末,與大學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與《詩》《易》君子小人進退消長之際,往往發(fā)憤慷慨,流連太息,讀其書可以悲其志云。”

【第10句】:進退觸藩[jìn tuì chù fān]

【解釋】觸:碰撞;藩:屏障,籬笆。前進后退都碰到障礙。形容進退兩難。

【出處】《周易·大壯》:“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示例】進退觸藩,計當安施,幸蚤圖之,毋悔噬臍。 ——清·魏源《籌漕篇》

【第11句】:進退唯谷[jìn tuì wéi gǔ]

【解釋】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同“進退維谷”。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退唯谷。’”

【第12句】:進退觸籬[jìn tuì chù lí]

【解釋】前進后退都有障礙,指進退兩難。同“進退觸籓”。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后史》第44回:“進退觸籬,實維難處。”

【第13句】:進賢興功[jìn xián xīng gōng]

【解釋】指薦舉賢士功臣。

【出處】《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賈公彥疏:“以臣有賢有功舉之與官,則起邦國之內勸善樂業(yè)之心,使不惰廢善業(yè)也。”

【第14句】:進善黜惡[jìn shàn chù è]

【解釋】進用賢善,黜退奸惡。同“進善退惡”。

【出處】《魏書·張蒲傳》:“扶弱抑強,進善黜惡,教化大行。”

【第15句】:進退失所[jìn tuì shī suǒ]

【解釋】前進后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同“進退無所”。

【出處】清·唐才常《辨惑》:“然則漠視君民,孤身遁世,進退失所,首鼠兩旁,其與存者幾何?”

【第16句】:進退失踞[jìn tuì shī jù]

【解釋】前進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出處】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七章:“萬一趙季和與之勾結,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則我四面皆敵,進退失踞。”

【第17句】:進退首鼠[jìn tuì shǒu shǔ]

【解釋】進退不定;猶豫不決。首鼠,躊躇。

【出處】宋·陳亮《與應仲實書》:“又思此別相見定何時,進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實者而寓之書。”

【第18句】:進賢退愚[jìn xián tuì yú]

【解釋】進用賢能,黜退愚懦。

【出處】宋·蘇軾《賀正表》:“進賢退愚,蠻夷率服。”

【第19句】:進退無所[jìn tuì wú suǒ]

【解釋】前進后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

【出處】明·孔邇《云蕉館紀談》:“婦懷孕十月已足,適至萬山之門首而產,時將夜半矣,進退無所,不得已就于門下,以手扳門環(huán)生一女子。”

【示例】生負氣出門,進退無所,躑躅于利涉橋上,將為抱石之謀。 ——清·珠泉居士《續(xù)板橋雜記·軼事》

【第20句】:進退無措[jìn tuì wú cuò]

【解釋】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

【出處】明·宋濂《元史·忠義列傳二》:“會西南風急,賊舟數千,果揚帆順流鼓噪而至,舟遇樁不得動,進退無措,黼帥將士奮擊,發(fā)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無算,余舟散走。”

【示例】你想那征戰(zhàn)之事,可是期得日子定的么?遐叔得了這個消息,驚得進退無措。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第21句】:進退無依[jìn tuì wú yī]

【解釋】指前進、后退均無所憑依。

【出處】晉·道安《平心露布文》:“師旅困窮,城池陷露,君臣失色,進退無依。”

【第22句】:進退無路[jìn tuì wú lù]

【解釋】前進無路,后退也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紛紛,才有毛發(fā)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示例】小生囊篋罄然,家園迢遞,進退無路,特問公公指引,再去尋他。 ——明·鄭若庸《玉玦記·投賢》

【第23句】:進祿加官[jìn lù jiā guān]

【解釋】指進升官位增加俸祿。

【出處】《全元散曲·青玉案》:“萬載標名麒麟閣,封妻蔭子,進祿加官。”

【第24句】:進可以攻,退可以守[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

【解釋】進:前進;退:退卻;守:防守,固守。前進可以攻擊,后退可以固守。比喻進攻和防守都有主動權。

【出處】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凡此數事,果能斷自乃心,豫有成算,則用足兵強,形勢險固,人心堅勵,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第25句】:進身之階[jìn shēn zhī jiē]

【解釋】進身:上升;階:臺階。使身體能夠上升的階梯。舊指借以提拔升遷的門路。

【出處】元·胡柢遹《紫山大全集·禮論》:“殊不察自即位以來,所聞之言無大利害,適足以為口舌者進身之階,虛失待大臣之體,瀆上下之分。”

【示例】此行倘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吾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七回

【第26句】:進德脩業(yè)[jìn dé xiū yè]

【解釋】指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yè)。

【第27句】:進退可度[jìn tuì kě dù]

【解釋】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同“進退有度”。

【出處】《孝經·圣治》:“'君子’容止可觀,進退可度。”

【示例】察君審行修德,進退可度。 ——漢·蔡邕《瑯琊王傅蔡君碑》

【第28句】:進退有度[jìn tuì yǒu dù]

【解釋】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曲禮》:“進退有度,左右有局。”

【示例】然對越謹嚴,進退有度,天顏咫尺,舉動從容。 ——清·福格《聽雨叢談·贊禮郎》

【第29句】:進退狼跋[jìn tuì láng bá]

【解釋】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進退兩難。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法正傳》:“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第30句】:進退路窮[jìn tuì lù qióng]

【解釋】猶言進退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丕進退路窮,乃謀于群僚。”

【示例】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 ——《魏書·崔浩傳》

【第31句】:進退無途[jìn tuì wú tú]

【解釋】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同“進退無路”。

【出處】《魏書·酈范傳》:“腹背受敵,進退無途,雖有韓白,恐無全理。”

【第32句】:進德修業(yè)[jìn dè xiū yè]

【解釋】修業(yè):推廣、擴大功業(yè)。提高道德修養(yǎng),擴大功業(yè)建樹。

【出處】《周易·乾》:“君子進德修業(yè)。”

【示例】所謂有'價值’,是必須使人看了在'進德修業(yè)’上得到多少的'靈感’。 ——鄒韜奮《經歷》

【第33句】:進退觸籓[jìn tuì chù zǔ]

【解釋】前進后退都有障礙,指進退兩難。

【出處】語出《易·大壯》:“羝羊觸籓,不能退,不能遂。”孔穎達疏:“退謂退避,遂謂進往。”羝,公羊。籓,籬笆。

【示例】進退觸籓,計當安施,幸蚤圖之,毋悔噬臍。 ——清·魏源《籌漕篇上》

【第34句】:進不求名,退不避罪[jìn bù qiú míng,bì bù bì zuì]

【解釋】名:功名。罪:罪責。指應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從大局出發(fā),不應考慮個人的功名、得失。

【出處】《孫子·地形篇》:“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國之寶也。”

【示例】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第35句】:進道若踡[jìn dào ruò quán]

【解釋】指前進之道反若后退。同“進道若退”。

【第36句】:進賢拔能[jìn xián bá néng]

【解釋】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出處】《魏書·任城王澄傳》:“進賢拔能,重官人之舉;標賞忠靖,旌養(yǎng)人之器。”

【第37句】:進賢退奸[jìn xián tuì jiān]

【解釋】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出處】宋·蘇軾《王安禮知揚州》:“方先帝厲精求治之秋,有大臣進賢退奸之助。”

【第38句】:進退惟谷[jìn tuì wéi gǔ]

【解釋】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同“進退維谷”。

【出處】《晉書·殷仲堪傳》:“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退惟谷。’”

【示例】適值險阻,進退惟谷。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聶夷中》

【第39句】:進退維艱[jìn tuì wéi jiān]

【解釋】進退都處于危急境地。同“進退維亟”。

【出處】清·江忠源《條陳軍務疏》:“欲留則違其歸順之心,欲去則恐膺不測之戮,低回無計,進退維艱。”

【第40句】:進善懲奸[jìn shàn chéng jiān]

【解釋】進用善良,懲治奸惡。

【出處】唐·周曇《詠史詩·虞舜》:“進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第41句】:進退有常[jìn tuì yǒu cháng]

【解釋】常:規(guī)律。前進和后退都有規(guī)律。

【出處】《鹖冠子·泰鴻》:“日信出信人,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進退有常,數之稽也。”

【示例】而能始終有道,進退有常;援禮引年,遺榮致政。 ——唐·白居易《答高郢》

【第42句】:進道若退[jìn dào ruò tuì]

【解釋】指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出處】《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示例】雖老氏曲全,進道若退,然行亦以需。 ——《后漢書·張衡傳》

【第43句】:進退兩難[jǐn tuì liǎng nán]

【解釋】前進和后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出處】宋·李靖《衛(wèi)公兵法》:“凡攻城之兵……進退又難,前既不得上城,退則其師逼追。”

【示例】孔明曰:“既主公在涪關進退兩難之際,亮不得不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

【第44句】:進退應矩[jìn tuì yīng jǔ]

【解釋】前進后退均合規(guī)矩。

【出處】《宋書·樂志》:“旄旍指麾,進退應矩。”

【第45句】:進思盡忠,退思補過[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解釋】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荀’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wèi)也,若之何殺之?”

【示例】故必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庶幾無愧于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第五卷

【第46句】:進榮退辱[jìn róng tuì rǔ]

【解釋】以仕途的進升為光榮、降職為恥辱。

【出處】唐·劉知畿《思慎賦》:“賦形天地,受氣陰陽,生樂死哀,進榮退辱。”

【第47句】:進退失措[jìn tuì shī cuò]

【解釋】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同“進退無措”。

【出處】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儀度,見其或被上官詆訶,進退失措者,莫不群笑,聲聞于外。”

【示例】陸方心動欲還,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進退失措間,遙望前林,有燈火明滅。 ——清·青城子《志異續(xù)編·陸炳吉》

【第48句】:進道若蜷[jìn dào ruò quán]

【解釋】指前進之道反若后退。同“進道若退”。

【第49句】:進寸退尺[jǐn cùn tuì chǐ]

【解釋】進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出處】《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

【示例】薄命不幸,動遭讒謗,進寸退尺,卒無所成。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

【第50句】:進退迍邅[jìn tuì chù zǔ]

【解釋】猶言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出處】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甘受些饑寒苦楚,怎當的進退迍邅。”

【第51句】:進退可否[jìn tuì kě fǒu]

【解釋】指進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出處】《魏書·郭祚傳》:“陛下圣鏡照臨,論才授職,進退可否,黜陟幽明。”

【第52句】:進退狐疑[jìn tuì hú yí]

【解釋】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出處】唐·李靖《李衛(wèi)公兵法·將務兵謀》:“信任過說,一彼一此,進退狐疑,部伍狼籍。”

【第53句】:進退亡據[jìn tuì wáng jù]

【解釋】前進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出處】《魏書·袁翻傳》:“且三雍異所,復乖盧蔡之義;進退亡據,何用經通?”

【第54句】:進退無據[jìn tuì wú jù]

【解釋】前進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出處】《后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

【示例】邪正失所,進退無據,誠國體所宜深惜。 ——《晉書·周處傳》

【第55句】:進退存亡[jìn tuì cún wáng]

【解釋】前進、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種好的與壞的處境。

【出處】《周易·乾卦》:“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示例】君子所貴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清·失彝尊《杭州洞霄宮提舉題名記》

【第56句】:進俯退俯[jìn fǔ tuì fǔ]

【解釋】前進后退都不齊一。

【第57句】:進退出處[jìn tuì chū chǔ]

【解釋】指仕途的升遷和降職,出仕和退隱。

【出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進退出處,何往而不自得哉?”

【示例】辭受取予不茍為有廉,進退出處不茍為有恥。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

【第58句】:進本退末[jìn běn tuì mò]

【解釋】本:根本;末:枝節(jié)。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出處】西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yè)便也。”

【第59句】:進退雙難[jìn tuì shuāng nán]

【解釋】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同“進退兩難”。

【出處】明·孫柚《琴心記·家徒四壁》:“可怪進退雙難,羝羊觸藩偏困。”

【第60句】:進利除害[jìn lì chú hài]

【解釋】猶言興利除害。興辦對國家人民有益利的事業(yè),除去各種弊端。

【出處】戰(zhàn)國·韓·韓非《韓非子·難勢》:“夫欲追速致遠,不知任王良;欲進利除害,不知任賢能,此則不知類之患也。”

【第61句】:進賢用能[jìn xián yòng néng]

【解釋】舉薦賢者,任用能人。同“進賢任能”。

【出處】《東觀漢記·明帝紀》:“進賢用能,各得其所。”

【第62句】:進奉門戶[jìn fèng mén hù]

【解釋】凡經過的地方都要付錢。指巧立名目進行敲詐勒索。

【出處】《新唐書·食貨志二》:“又索進奉門戶及腳價錢,有赍物入市而空歸者。”《資治通鑒·唐紀·德宗貞元十三年》:“仍索進奉門戶及腳價錢。”

【第63句】:進壤廣地[jìn rǎng guǎng dì]

【解釋】指擴展地域。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誅秦》:“雖以進壤廣地,如食荝之充腸也,欲其安存,何可得也。”

【第64句】:進退中繩[jìn tuì zhōng shéng]

【解釋】前進后退均合規(guī)矩。

【出處】《莊子·達生》:“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guī)。”

【示例】戰(zhàn)國·衛(wèi)·呂不韋《呂氏春秋·適威》:“夫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guī),造父之御無以過焉。”

【第65句】:進退兩端[jìn tuì liǎng duān]

【解釋】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出處】唐·張鷟《朝野僉載·張鷟》:“首鼠之士,進退兩端。”

【第66句】:進種善群[jìn zhǒng shàn qún]

【解釋】指提高民族素質。

【出處】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第67句】:進退消息[jìn tuì xiāo xī]

【解釋】指增減;變化。

【出處】清·魏源《圣武記》敘:“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風俗進退消息之本末。”

【第68句】:進賢黜佞[jìn xián chù nìng]

【解釋】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出處】《魏書·崔光傳》:“博采芻堯,進賢黜佞。”

【第69句】:進賢黜奸[jìn xián chù jiān]

【解釋】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出處】明·鄭曉《今言》第四卷:“優(yōu)厘大開離照,獨運乾剛,進賢黜奸,明令賞罰。”

【第70句】:進可以攻,據可以守[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

【解釋】進:前進;退:退卻;據:占據。前進可以攻擊,后退可以固守。比喻進攻和防守都有主動權。

【出處】劉流《烈火金剛》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進可以攻,據可以守,游可以擊,退可以走。”

【第71句】:進退榮辱[jìn tuì róng rǔ]

【解釋】指仕途的遷升或降職,榮耀或恥辱。

【出處】唐·白居易《答戶部崔侍郎書》:“雖鵩鳥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動其心也;而況進退榮辱之累耶?”

【第72句】:進退失據[jìn tuì shī jù]

【解釋】前進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出處】《后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

【示例】進退失據,兩無所容,此可謂調和者之戒矣。 ——章炳麟《諸子學略說》

【第73句】:進退有節(jié)[jìn tuì yǒu jié]

【解釋】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出處】唐·王起《昆明池習水戰(zhàn)賦》:“觀乎作軍政,臨武事,進退有節(jié),沿回趨利。”

【第74句】:進賢任能[jìn xián rèn néng]

【解釋】進: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出處】《禮記·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示例】治兵訓武,進賢任能,以公族屈完為賢,使為大夫。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回

【第75句】:進善懲惡[jìn shàn chéng è]

【解釋】進用善良,懲治奸惡。同“進善懲奸”。

【出處】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弼違救失,不以尤悔為慮;進善懲惡,不以親讎自嫌。”

【第76句】: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zhū yuān]

【解釋】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示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第77句】:進旅退旅[jìn lǚ tuì lǚ]

【解釋】旅:共,同。與眾人一起進退。形容跟著大家走,自己沒有什么主張。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

【示例】進旅退旅,萬舞有奕。 ——《宋史·樂志七》

【第78句】:進退為難[jìn tuì wéi nán]

【解釋】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同“進退兩難”。

【出處】《魏書·李沖傳》:“若容舟楫,必須停滯,師老糧乏,進退為難。”

【示例】而他們在西北的匪軍主力董釗和劉戡,則遠在吳莊和柏樹墕一線,進退為難。 ——柳青《銅墻鐵壁》第九章

【第79句】:進賢黜惡[jìn xián chù è]

【解釋】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出處】明·李東陽《送憲副君提學浙江序》:“進賢黜惡,勵勤懲惰,恬退有獎,奔競有罰,責之周而任之重矣。”

【第80句】:進退中度[jìn tuì zhòng dù]

【解釋】指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同“進退有度”。

【出處】《呂氏春秋·士容》:“客有見田駢者,被服中法,進退中度,趨翔閑雅,辭令遜敏。”

【第81句】:進善退惡[jìn shàn tuì è]

【解釋】進用賢善,黜退奸惡。

【出處】《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進善退惡。”

【示例】忠肅恭懿,遠謝八元之名;進善退惡,近慚二君之美。 ——唐·蘇頲《太陽虧為宰臣乞退表》

【第82句】:進退失圖[jìn tuì shī tú]

【解釋】前進或后退都有錯誤。謂指揮失策。

【出處】《魏書·傅永傳》:“叔業(yè)進退失圖,于是奔走。”

【第83句】:進可替否[jìn kě tì fǒu]

【解釋】指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

【出處】《三國志·魏志·盧毓傳》:“官人秩才,圣帝所難,必須良佐,進可替否。”

【第84句】:進退狼狽[jìn tuì láng bèi]

【解釋】進退兩難;陷于困境。

【出處】《三國志·蜀志·馬超傳》:“阜敘起于鹵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示例】晃穆未平,康寧復至,進退狼狽,勢必大危。 ——《晉書·呂光載記》

【第85句】:進退維亟[jìn tuì wéi jí]

【解釋】進退都處于危急境地。

【出處】明·何景明《中林之棘》詩:“豈不是思,進退維亟。”

【第86句】:進退裕如[jìn tuì yù rú]

【解釋】指前進和后退均從容不費力。

【出處】宋·陳鵠《耆舊續(xù)聞》第三卷:“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須鞭勒,無不當人意。”

【示例】而蔭昌職在巡視,進退裕如,仍可舊治部事。 ——《辛亥革命·清吏條陳》

【第87句】:進可替不[jìn kě tì bù]

【解釋】指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同“進可替否”。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正色弼違,進可替不,舉善彈枉,軍國肅雍。”

【第88句】:進讒害賢[jìn chán hài xián]

【解釋】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示例】請不要在領導面前進讒害賢。

【第89句】:進賢退佞[jìn xián tuì nìng]

【解釋】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出處】鄭觀應《論普國中只事略》:“凡不能進賢退佞,安內攘外,而徒以小康謹安常習故者,皆恥也。”

【第90句】:進進出出[jìn jìn chū chū]

【解釋】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出處】鄧小平《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以后人員可以動,但是名額不能動,這樣有利于進進出出。”

【示例】他進進出出的都不理眾人。

【第91句】:進退跋疐[jìn tuì bá zǔ]

【解釋】猶言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出處】《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示例】進退跋疐,能事無所寫,非施之訓詁,且安施邪? ——章炳麟《訄書·學隱》

【第92句】:進賢進能[jìn xián jìn néng]

【解釋】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器》:“進賢進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閑于理亂,此十萬人之將。”

“進”結尾的成語

【第1句】:勵精圖進[lì jīng tú jìn]

【解釋】勵精:振奮精神;圖:指謀求。掛歷精神,力求前進。

【示例】那梁洪卻是個勤儉之人,勵精圖進,經營有方。 ——高羅佩《銅鐘案》第十四章

【第2句】:齊頭并進[qí tóu bìng jìn]

【解釋】多方面同時前進。多形容幾件事情或幾項工作同時進行。

【出處】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示例】實事求是,循序漸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第3句】:竿頭日進[gān tóu rì jìn]

【解釋】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出處】清·無名氏《后會仙記》:“(青青柳)復吟云:'學問無窮水接天,竿頭日進古人言。’”

【示例】又春航數年前所唱西曲,無如今日之美滿,實覺竿頭日進,劇界前途,大有望于斯人云。 ——蘇曼殊《馮春航談》

【第4句】:煙不出火不進[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

【解釋】形容人慢性子,不愛說話。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七九:“孫七太太是個四十來歲,永遠煙不出火不進的,不惹人注意的婦人。”

【示例】他這個人煙不出火不進的。

【第5句】:與時俱進[yǔ shí jù jìn]

【解釋】是指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和發(fā)展。

【出處】清·姚鼐《謝蘊山詩集序》:“(謝啟昆)才豐氣盛,銳挺飆興,不可阻遏。……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余年來先生之所造,與時俱進。……往時鴻篇巨制,人所驚嘆以謂不可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擯去矣。”

【示例】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

【第6句】:裹足不進[guǒ zú bù jìn]

【解釋】裹足:包纏住腳。好像腳被纏住了一樣,不能前進。形容有所顧慮而止步不敢向前。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0回:“奈奉陽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進,卷口而不言。”

【第7句】:循次漸進[xún cì jiàn jìn]

【解釋】循:依照。按照一定的步驟或程序逐漸推進或提高。

【出處】唐·韓愈《答竇秀才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于甲科。”宋·朱熹《答劉仲則》:“大抵讀書唯虛心專意,循次而進,為可得之。”

【示例】只是榮祿與自己的年紀差不多,循次漸進,前面三位大學士一死,榮祿順理成章地正了揆席。 ——高陽《慈禧全傳》七十六

【第8句】:平流緩進[píng liú huǎn jìn]

【解釋】本指船在緩流中慢慢前進。后比喻穩(wěn)步前進。

【出處】唐·白居易《泛小輪》詩:“船緩進,水平流,一莖竹篙剔船尾,兩幅青幕幅船頭。”

【第9句】:急流勇進[jí liú yǒng jìn]

【解釋】在急流中勇敢前進,形容果斷、勇猛,一往無前。

【出處】宋·邵伯溫《邵氏見聞錄》:“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示例】人們站在這幅照片前,感到一種急流勇進的撼人力量。 ——何為《美的留影》

【第10句】:見可而進[jiàn kě ér jìn]

【解釋】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后指有把握就行動。

【出處】漢·荀悅《漢紀·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zhàn),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示例】臣又聞圣人不凝滯于物,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理有變通,情無拘執(zhí)。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

【第11句】:平波緩進[píng bō huǎn jìn]

【解釋】水流平穩(wěn),緩慢前進。指水面風平浪靜,行船從容安穩(wěn)。比喻處事不急躁,不冒進。

【第12句】:倍道而進[bèi dào ér jìn]

【解釋】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出處】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示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第13句】:末學后進[mò xué hòu jìn]

【解釋】學識膚淺的晚輩。

【示例】教主美意,想我令狐沖乃末學后進,如何敢和教主比肩稱兄道弟? ——金庸《笑傲江湖》二十二

【第14句】:知難而進[zhī nán ér jìn]

【解釋】明知困難,卻敢于向前。指迎著困難上。

【出處】《左傳·定公六年》:“子立而后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示例】我們在學習中要知難而進,絕不可知難而退。

【第15句】:循序漸進[xún xù jiàn jìn]

【解釋】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出處】《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示例】她通常是從一個角度寫,而不是從幾個角度寫;還只是循序漸進地寫,而不是錯綜交叉地寫。 ——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

【第16句】:奮勇前進[fèn yǒng qián jìn]

【解釋】奮:發(fā)揚。鼓起勇氣,一直向前。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齊鳴鼓,鼓聲如雷,各各奮勇前進。”

【示例】我們要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奮勇前進。

【第17句】:了不長進[liǎo bù zhǎng jǐn]

【解釋】一點進步也沒有。形容沒有出息。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

【示例】甥了不長進,今且奈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酒狂》

【第18句】:與日俱進[yǔ rì jù jìn]

【解釋】與:跟,和。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進步。形容不斷進步或提高。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五十八:“二子位既成立,夫人因得冥心齋靜,累感真靈,修真之益,與日俱進。”

【第19句】:領袖后進[lǐng xiù hòu jìn]

【解釋】指后輩中才華出眾,遙遙領先的人。

【出處】《梁書·王暕傳》:“叔寶理遣之談,彥輔名教之樂,故以暉映先達,領袖后進。”

【第20句】:里出外進[lǐ chū wài jìn]

【解釋】形容不平整、不整齊。

【示例】這面墻砌得里出外進的,只好拆了重修。

【第21句】:膝行而進[xī xíng ér jìn]

【解釋】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出處】《莊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

【示例】司馬懿升帳,聚眾將立于兩邊。演膝行而進,跪于帳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六回

【第22句】:依流平進[yī liú píng jìn]

【解釋】流:品級;依流:依照品級;平進:循序漸進。指做官按照資歷一步步提升。

【出處】《南史·王騫傳》:“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進,不須茍求也。”

【第23句】:高歌猛進[gāo gē měng jìn]

【解釋】高聲歌唱,勇猛前進。形容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樂觀精神。

【出處】《解放日報》19【第96句】:【第6句】:13:“我國廣告業(yè)高歌猛進。”

【示例】中國的體育健兒正再接再厲,高歌猛進。

【第24句】:逗留不進[dòu liú bù jìn]

【解釋】逗留:停頓。停頓不向前走。

【出處】《漢書·匈奴傳》:“而祁連知虜在前,逗遛不進。”

【示例】不意兩人逗留不進,反通電中外及自主諸省,商請雙方停戰(zhàn)。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九十回

【第25句】:魚貫而進[yú guàn ér jìn]

【解釋】象游魚頭尾相接一樣。形容連續(xù)行進。

【出處】《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第26句】:雄飛突進[xióng fēi tū jìn]

【解釋】形容奮力迅速向前。

【出處】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五講》:“看見了歐美近一百年來的文化,雄飛突進,一日千里。”

【示例】看不見了歐美近一百年來的文化,雄飛突進,一日千里。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五講》

【第27句】:循次而進[xún cì ér jìn]

【解釋】循:依照,順著。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進或提高。亦作“循次漸進”、“循序漸進”。

【出處】唐·韓愈《答竇秀才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失萬一于甲科。”

【第28句】:以退為進[yǐ tuì wéi jìn]

【解釋】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以退讓的姿態(tài)作為進取的手段。

【出處】漢·揚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示例】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禮義為何物,往往知進而不知退,及其變也,或以退為進。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

【第29句】:誘掖后進[yòu yè hòu jìn]

【解釋】誘掖:誘導扶持。引導幫助后輩上進。

【出處】《元史·張翥傳》:“翥勤于誘掖后進,絕去崖岸,不徒以師道自尊,用是學者樂親炙之。”

【第30句】:兼程而進[jiān chéng ér jìn]

【解釋】兼:兩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賈璉這番進京,若按站走時,本該出月到家,因聽見元春喜信,遂晝夜兼程而進,一路俱各平安。”

【示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3回:“在路無分晝夜,兼程而進。”

【第31句】:大門不出,二門不進[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

【解釋】指呆在家里不外出,引申為沒見過世面。

【示例】跟她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進的人說不清。

【第32句】:針插不進,水潑不進[zhēn chā bù jìn,shuǐ pō bù jìn]

【解釋】比喻一個集團非常排外,不容易打進去,也比喻一個人堅持已見,不聽別人的任何意見。

【示例】我們這兒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第33句】:與年俱進[yǔ nián jù jìn]

【解釋】與:跟,和。隨著時間一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

【出處】《宋書·孝武十四王傳》:“汝年漸長,足知善惡,當每思刻厲,奉朝廷為心,爵秩自然與年俱進。”

【示例】這章書是圣人自言學問工夫與年俱進的話,所以十五, 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俱要明點出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

【第34句】:齊驅并進[qí qū bìng jìn]

【解釋】多方面同時前進。多形容幾件事情或幾項工作同時進行。同“齊頭并進”。

【出處】沙汀《淘金記》:“在進行當中就又逐漸分化起來,談話的便變成了好幾組了,各不相涉地齊驅并進。”

【第35句】:兼程并進[jiān chéng bìng jìn]

【解釋】兼:兩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出處】《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示例】司令員命令部隊兼程并進,在天亮前趕到目的地。

【第36句】:兼程前進[jiān chéng qián jìn]

【解釋】兼:兩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出處】《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示例】一路上無心觀看山川景致,只管趲路,兼程前進。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

【第37句】:盈科后進[yíng kē hòu jìn]

【解釋】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xù)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出處】《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第38句】:長驅直進[cháng qū zhí jìn]

【解釋】猶言長驅直入。

【出處】《三國演義》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

【示例】再有一種人的意見也是不對的,……具備地說,學北伐戰(zhàn)爭的長驅直進和奪取中城市。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一章第一節(jié)

【第39句】:急躁冒進[jí zào mào jìn]

【解釋】想趕快達到目的,不經仔細考慮或準備就急于行動。

【出處】鄧小平《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有時表現為右傾保守,思想落后實際,有時又表現為急躁冒進,貪多求快,超過實際的可能。”

【第40句】:水陸并進[shuǐ lù bìng jìn]

【解釋】水上陸上同時進兵。

【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與吳軍,水陸并進,追到南郡。”

【示例】因為怕清軍從潛江、沔陽一帶截斷長江,所以也日以繼夜,水陸并進,向武昌撤退。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二十一章

【第41句】:突飛猛進[tū fēi měng jìn]

【解釋】突、猛:形容急速。形容進步和發(fā)展特別迅速。

【出處】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

【示例】他本期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第42句】:夤緣求進[yín yuán qiú jìn]

【解釋】拉攏關系,攀附權貴,以求高升。

【出處】《金史·鄧儼傳》:“初,儼致仕復夤緣求進,上問左右:'鄧儼可復用乎?’平章政事完顏守貞曰:'儼有才力,第以謀身為心。’”

【示例】有的新降官員,為著夤緣求進,遞上門生帖子,拜牛金星為座師。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十七章

【第43句】:勇猛精進[yǒng měng jīng jìn]

【解釋】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出處】《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愿無倦。”

【示例】是僧聞言,即對佛發(fā)愿,勇猛精進,自是宴然無夢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

【第44句】:倍道兼進[bèi dào jiān jìn]

【解釋】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進。

【出處】清·錢采《說岳全傳》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爾其倍道兼進,以慰朕懷。”

【第45句】:穩(wěn)步前進[wén bù qián jìn]

【解釋】按適當的步驟推進工作。

【示例】我們朝著社會主義方向穩(wěn)步前進

【第46句】:水潑不進[shuǐ pō bù jìn]

【解釋】比喻一個人不接受意見或者一個單位拒絕和外界來往。

【示例】他們的防線真是水潑不進的。

【第47句】:鼓噪而進[gǔ zào ér jìn]

【解釋】鼓:敲鼓;噪:高聲叫喊。敲鼓吶喊,大張聲勢地向前進。

【出處】《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伐吳,吳子御之笠澤,夾水而陣。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

【示例】《洪秀全演義》第33回:“三軍一齊奮勇鼓噪而進。”

【第48句】:采擢薦進[cǎi zhuó jiàn jìn]

【解釋】擢:選拔,提拔;薦:推薦。指對人才的選拔、舉薦和提升。

【出處】唐·韓愈《感二鳥賦》:“乃反得蒙采擢薦進,光耀如此。”

【第49句】:翻然改進[fān rán gǎi jìn]

【解釋】翻然:變動的樣子。形容很快轉變,有所進步。

【出處】《孟子·萬章下》:“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

【示例】……不是采取排斥態(tài)度,而是采取規(guī)勸態(tài)度,使之翻然改進,棄舊圖新。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

【第50句】:蒸蒸日進[zhēng zhēng rì jìn]

【解釋】蒸蒸:上升、興盛的樣子。一天比一天上升發(fā)展。形容事業(yè)一天天向上發(fā)展。同“蒸蒸日上”。

【出處】明·李開先《閑居集·資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經博士西橋劉公墓志銘》:“余蒸蒸焉日有長進,而公病歸矣。”

【示例】大凡一國的政治瀕于破產的時候,那一國的文化卻轉有蒸蒸日進的可能。 ——郭沫若《文藝論集·天才與教育》

“進”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跳進黃河洗不清[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示例】我這下可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快幫我想辦法吧

【第2句】:出處進退[chū chǔ jìn tuì]

【解釋】指出仕或隱退。

【出處】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處進退,又庶乎英魄靈氣,不隨異物腐散,而長在乎箕山之側與穎水之湄。”

【示例】惟一錢莫名,無所運動,出處進退,頗令此心難決耳! ——清黃輔辰《戴經堂日鈔》

【第3句】:見可而進,知難而退[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解釋】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出處】漢·荀悅《漢紀·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zhàn),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示例】臣又聞圣人不凝滯于物,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理有變通,情無拘執(zhí)。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六

【第4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bái dāo zǐ jìn,hóng dāo zǐ chū]

【解釋】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和我說別的還可;再說別的,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示例】戰(zhàn)場上經常可以見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場面。

【第5句】:灑掃應對進退[sà sǎo yìng duì jìn tuì]

【解釋】灑掃:河水掃地,泛指家務事;進退:迎送客人之類的禮節(jié)。舊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長、客人面前應做的起碼的事。

【出處】《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未也。”

【示例】二儀之奠,日月星辰之紀,氓庶之生成,鬼神之情狀,草木鳥獸之成若,灑掃應對進退之瑣,皆吾性分之所有事。 ——清·曾國藩《書學案小識后》

【第6句】:不進油鹽[bù jìn yóu yán]

【解釋】形容人十分固執(zhí)。

【示例】這種人不進油鹽,讓人失望透頂。

【第7句】:得步進步[dé bù jìn bù]

【解釋】已進了一步,還要向前進一步。比喻野心大,貪心永不滿足。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寧失敗后,法人得步進步,海疆處處戒嚴。”

【示例】那老三,他叫什么呀,得步進步,喝鹿奶還不夠了。 ——魯迅《故事新編·采薇》

【第8句】:精進勇猛[jīng jìn yǒng měng]

【解釋】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出處】《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愿無倦。”

【第9句】:選賢進能[xuǎn xián jìn néng]

【解釋】進:推薦。選拔推薦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乎外,選賢進能,不私乎內。”

【第10句】:前進無路,后退無門[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

【解釋】形容處境非常困難。

【出處】劉流《烈火金剛》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進無路,后退無門,動不能動,轉不能轉,成為死地。”

【第11句】:不知進退[bù zhī jìn tuì]

【解釋】不知道應當前進還是應當后退。比喻無決斷。也形容言語行動沒有分寸。

【出處】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十一:“慕容紹宗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圍攻穎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

【示例】他們已經多嫌著我呢!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

【第12句】:難進易退[nán jìn yì tuì]

【解釋】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慮,去官時唯恐不速。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儒行》:“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

【示例】在親闈喜少懼多之日,實人子難進易退之時。 ——清·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啟》

【第13句】:頤指進退[yí zhǐ jìn tuì]

【解釋】頤指:用面部表情來指揮人。形容指揮別人時態(tài)度傲慢。

【出處】《舊唐書·郭子儀傳》:“麾下老將若李懷光輩數十人,皆王侯重貴,子儀頤指進退,如仆隸焉。”

【第14句】:加官進爵[jiā guān jìn jué]

【解釋】爵:爵位,君主國家封貴族的等級。舊時指官職提升。

【出處】《金史·章宗元妃李氏傳》:“向里飛則加官進祿。”明·周楫《西湖二集·巧書生金鑾失對》:“……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示例】恭王因為皇帝的告誡,記憶猶新,在這些加官進爵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 ——高陽《玉座珠簾》下冊

【第15句】:鞭擗進里[bīan pì jìn lǐ]

【解釋】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出處】郭沫若《文藝論集·論節(jié)奏》:“第三是生理學的假說……這種假說,是把心臟的鼓動和肺臟的呼吸,認為節(jié)奏之起源。這覺得很能鞭擗進里了。”

【第16句】:后進領袖[hòu jìn lǐng xiù]

【解釋】晚輩中最杰出的人。

【出處】《晉書·裴秀傳》:“時人為之語曰:'后進領袖裴秀。’”

【示例】繪為后進領袖,機悟多能。 ——《南齊書·劉繪傳》

【第17句】:日進有功[rì jìn yǒu gōng]

【解釋】日:天;進:上進;功:成就。天天上進就會成功。指學術、技藝的成就是在持之以恒的勤學苦練中取得的。

【第18句】:精進不休[jīng jìn bù xiū]

【解釋】精進:專心努力上進;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進步。

【出處】《追求》:“刻苦,沉著,精進不休。”

【第19句】:漂母進飯[piāo mǔ jìn fàn]

【解釋】漂母:在水邊漂洗衣服的老婦。指施恩而不望報答。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

【示例】漂母進飯,沒收千金之恩。 ——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序》

【第20句】:寸進尺退[cùn jìn chǐ tuì]

【解釋】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9章:“不敢進寸而退尺。”

【示例】寸進尺退,卒無所成。 ——唐·韓愈《上李侍御書》

【第21句】:日進斗金[rì jìn dǒu jīn]

【解釋】一天能收進一斗黃金。形容發(fā)大財。

【出處】《胡雪巖》:“這個職位,一望而知是日進斗金的好差使。”

【示例】我們希望能有日進斗金的好差使。

【第22句】:加官進位[jiā guān jìn wèi]

【解釋】加官:指官階晉升;進:增加。晉升官職,增加俸祿。

【出處】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怎消的加官進位,怎消的蔭子封妻。”

【第23句】:分進合擊[fēn jìn hé jī]

【解釋】軍隊從幾個方向前進,協同圍擊同一目標。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五章第六節(jié):“將敵軍對我軍的戰(zhàn)略上的分進合擊,改為我軍對敵軍的戰(zhàn)役或戰(zhàn)斗上的分進合擊。”

【示例】這份電報全部暴露了敵人對我'分進合擊’的戰(zhàn)役企圖和敵人各路兵力的部署。 ——曹丹輝《在一九三一年間》

【第24句】:日進不衰[rì jìn bù shuāi]

【解釋】衰:減。一天天有增無減。

【出處】漢·劉桓《賜南奧王趙佗傳》:“高后自臨事,不幸有疾,日進不衰,以故悖暴乎治。”

【第25句】:大舉進攻[dà jǔ jìn gōng]

【解釋】大舉:重大的行動。大規(guī)模出兵,向敵方進攻。

【出處】《民國通俗演義》第133回:“因吳佩孚此時目光,已從軍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舉進攻。”

【示例】敵人大舉進攻,紅軍奮起反抗。

【第26句】:推賢進善[tuī xián jìn shàn]

【解釋】推薦賢士,引進好人。

【出處】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上:“上親自考試,用絕請托之門,是時文學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賢進善為意。”

【示例】宋·王讜《唐語林·賞譽》:“是時文學相高,當途者咸以推賢進善為意。”

【第27句】:前門去虎,后門進狼[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解釋】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出處】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這不正是'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第28句】:拒狼進虎[jù láng jìn hǔ]

【解釋】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同“拒虎進狼”。

【出處】呂志伊《讀史感賦》:“拒狼進虎豈良謀,亡國圖存夫。”

【第29句】:退旅進旅[tuì lǚ jìn lǚ]

【解釋】指一起進退。

【第30句】:拒虎進狼[jù hǔ jìn láng]

【解釋】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出處】明·張煌言《復郎廷佐書》:“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于河北。”

【示例】若名為同心御侮,實乃利吾土地,我則拒虎進狼,彼則翻云覆雨。 ——陳光遠《請力爭青島電》

【第31句】:不進則退[bù jìn zé tuì]

【解釋】不前進就要后退。

【出處】《鄧析子·無后篇》:“不進則退,不喜則憂,不得則亡,此世人之常。”

【示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外語也是一樣,一刻也放松不得。

【第32句】:更進一竿[gèng jìn yī gān]

【解釋】更:再,又;竿:竹竿。又前進了一步。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后人見了這本傳奇,亦曾題過四句謁語,為作者緣起之言更進一竿。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

【第33句】:雜進巧拙[zá jìn qiǎo zhuō]

【解釋】雜:混雜在一起。靈巧的和笨拙的人都能得到錄用。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余為姘,卓犖為杰,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第34句】:聞鼓而進,聞金而退[wén gǔ ér jìn,wén jīn ér tuì]

【解釋】作戰(zhàn)時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鳴金就后退。指軍隊服從命令,行動一致。

【第35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解釋】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 ——宋·朱熹《答鞏仲至書》

【第36句】:加官進祿[jiā guān jìn lù]

【解釋】提升官職,增加俸祿。

【出處】《金史·后妃傳下·章宗元妃李氏》:“向外飛則四國來朝,向里飛則加官進祿。”

【示例】老爺一向加官進祿,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第37句】:以譽進能[yǐ yù jìn néng]

【解釋】根據人們的稱譽去進用賢能。

【第38句】:有進無退[yǒu jìn wú tuì]

【解釋】只有前進,沒有后退。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一回:“軍中無戲言!吾二人當親冒矢石,晝夜攻之,有進無退。”

【示例】左右橫排斷后刀,有進無退退則殺。 ——清·黃遵憲《馮將軍歌》

【第39句】:前門拒虎,后門進狼[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解釋】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出處】元·趙雪航《評史》:“竇氏雖除,而寺人之權從茲盛矣!諺曰:'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此之謂也。”

【示例】“秦敗三晉之師于石門。賜以黼黻之服。”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

【第40句】:回旋進退[huí xuán jìn tuì]

【解釋】回旋:盤旋,轉動;進退:前進和后退。在前進和后退過程中轉動。比喻事情可以變通。

【出處】《列子·湯問》:“回旋進退,莫不中節(jié)。”

【第41句】:得寸進尺[dé cùn jìn chǐ]

【解釋】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處】《老子·道德經》:“不敢進寸而退尺。”《戰(zhàn)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示例】法國得寸進尺,五年以后吞并了整個南圻,而心猶未足,還打算攘奪北圻,僅留下中圻給越南。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第42句】:犯顏進諫[fàn yán jìn jiàn]

【解釋】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諫:以直言規(guī)勸。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guī)勸。

【出處】《舊唐書·魏征傳》:“征狀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膽智,每犯顏進諫,雖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第43句】:步步進逼[bù bù jìn bī]

【解釋】一步一步地逼進。

【出處】王朔《我是你爸爸》:“有意制造事端,并在老師的再三忍讓下步步進逼、得寸進尺,公然當著全班同學對老師采取極不恭敬的態(tài)度。”

【示例】我們采取步步進逼的方法迫使他就范。

【第44句】:不櫛進士[bù zhì jìn shì]

【解釋】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處】唐·劉訥言《諧喙錄·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第45句】:旅進旅退[lǚ jìn lǚ tuì]

【解釋】旅:共,同。與眾人一起進退。形容跟著大家走,自己沒有什么主張。

【出處】《禮記·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國語·越語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示例】復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茍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 ——宋·王禹偁《待漏院記》

【第46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nì shuǐ xíng zhōu,bù jìn zé tuì]

【解釋】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進,則會隨水流后退。比喻學習或做事須克服困難,奮勉向前。

【出處】清·梁啟超《蒞山西票商歡迎會學說詞》:“夫舊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為人之處于世也,如逆水許舟,不進則退。”

【第47句】:以進為退[yǐ jìn wéi tuì]

【解釋】指表面上故作進攻的姿態(tài),實際上是準備退卻,也指表面故作進升的階梯,實際上卻以此作出退讓的打算。

【出處】《孫子·行軍》:“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示例】此刻所以要連問他三件為難之事,那是以進為退,令他深信不疑。 ——金庸《天龍八部》第四十八回

【第48句】:推賢進士[tuī xián jìn shì]

【解釋】推薦賢人,引進學者。

【出處】唐·姚崇《答張九齡書》:“近蒙獎擢,倍勵駑庸,每以推賢進士為務,欲使公卿大夫稱職。”

【示例】宋·王楙《野客叢書·楊惲有外祖風》:“其故人任安予書,責以古人推賢進士之義。”

【第49句】:招財進寶[zhāo cái jìn bǎo]

【解釋】招引進財氣、財寶。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財進寶臻佳瑞,合家無慮保安存。”

【示例】你們家這棵大樹,樹大根深,受日月精華滋養(yǎng),本是棵招財進寶的搖錢樹。 ——諶容《萬年青》

【第50句】:后進之秀[hòu jìn zhī xiù]

【解釋】猶言后起之秀。后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人物。

【出處】《宋書·張暢傳》:“暢少與從兄敷、演、敬齊名,為后進之秀。”

【示例】遵義曹興蘄,憲政會后進之秀也。 ——周素園《貴州民黨痛史》第四篇第三章

雕塑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 網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北信息網 石家莊人才網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絡營銷 培訓網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 秦皇島人才網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 滄州人才網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 石家莊人才網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胖女人一级毛片aaaaa |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国产h在线播放| 一个人看的www高清直播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后入内射国产一区二区| jizz视频护士| 欧美国产日产片|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黄色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91大神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福利深夜小视频秒拍微拍|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一线高清视频在线观看www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你懂的免费在线| 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菠萝蜜视频入口|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爽天天天天天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