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伺”的成語(17個)
本文整理了伺瑕導隙、無間可伺、乘堅伺隙等含“伺”的成語17個,其中“伺”開頭的成語5個,“伺”結尾的成語1個,“伺”在中間的成語1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伺”開頭的成語【第1句】:伺瑕導隙[sì xiá dǎo xì]
【解釋】指尋釁生事。
【出處】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日本必欲取之者,非報德也,非助英也,蓋欲伺瑕導隙,借以問鼎神州。”
【第2句】:伺間候隙[sì jiàn hòu xì]
【解釋】利用空隙或漏洞以等待機會。
【出處】晉·傅玄《傅子》:“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晉書·王彌等傳論》:“王彌好亂樂禍,挾詐懷奸,命儔嘯侶,伺間候隙。”
【第3句】:伺瑕導蠙[sì xiá dǎo pín]
【解釋】指尋釁生事。
【第4句】:伺瑕抵隙[sì xiá dǐ xì]
【解釋】指尋釁生事。同“伺瑕導蠙”。
【出處】孫中山《自傳》:“習于舊污者,視民主政治為仇讎,伺瑕抵隙,思中傷之為快。”
【第5句】:伺瑕抵蠙[sì xiá dǐ pín]
【解釋】指尋釁生事。同“伺瑕導蠙”。
“伺”結尾的成語【第1句】:無間可伺[wú jiān kě sì]
【解釋】猶無隙可乘。沒有空子可鉆。
【出處】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禪宗論云間有三種語……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
“伺”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乘堅伺隙[chéng jiān sì xì]
【解釋】鉆空子等待時機。
【出處】晉·傅玄《傅子》:“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
【第2句】:掎挈伺詐[jǐ qiè sì zhà]
【解釋】抓住人家過錯,等待機會來陷害。
【出處】《荀子·富國》:“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
【第3句】:乘間伺隙[chéng jiàn sì xì]
【解釋】利用空隙或漏洞以等待機會。
【出處】晉·傅玄《傅子》:“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
【示例】陛下初攬政事,乃小人乘間伺隙之時也。 ——宋·范祖禹《論聽政》
【第4句】:窺間伺隙[kuī jiàn sì xì]
【解釋】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準備伺機采取行動。
【出處】漢·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秦)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既并海內之后,以威力為至道,以權詐為要術。”
【示例】彼謂釁皆由我,窺間伺隙,造此紛壇,亦理所應有也。 ——明·朱之瑜《與佐藤彌四郎書》
【第5句】:尋瑕伺隙[xún xiá sì xì]
【解釋】尋:找;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何:觀察,隙:空子,機會。找別人缺點,看是否有空子可鉆。指待機尋釁。
【出處】漢·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閑伺隙。”
【示例】此校學生曾起反對校長風潮,后雖平息,而常憤憤,每尋瑕伺隙,與辦事人為難。 ——魯迅《兩地書》
【第6句】:窺伺效慕[kuī sì xiào mù]
【解釋】窺伺:暗中觀察動靜;效慕:模仿。背地里偷看并模仿。
【出處】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第7句】:窺閑伺隙[kuī xián sì xì]
【解釋】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準備伺機采取行動。
【出處】漢·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剪之兵,窺間伺隙,既并海內之后,以威力為至道,以權詐為要術。”
【第8句】:黃雀伺蟬[huáng què sì chán]
【解釋】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
【出處】漢·劉向《說苑·正諫》:“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示例】譬如黃雀伺蟬,不知隨彈應至。青鹯逐兔,詎識扛鼎方前。 ——南朝·梁元帝《荊州放生亭碑》
【第9句】:瞰瑕伺隙[kàn xiá sì xì]
【解釋】窺伺對方空隙。
【出處】清·薛福成《論不勤遠略之誤》:“各國莫不欲奪我所不爭,乘我所不備,瞰瑕伺隙,事端遂百出而不窮。”
【第10句】:觀釁伺隙[guān xìn sì xì]
【解釋】釁、隙:破綻、漏洞。探察對方的破綻、漏洞,以待時機。
【出處】《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且阻兵無眾,古之明鑒,誠宜暫息進取小規,以蓄士民之力,觀釁伺隙,庶無悔吝。”
【第11句】:窺伺間隙[kuī sì jiàn xì]
【解釋】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準備伺機采取行動。
【出處】漢·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既并海內之后,以威力為至道,以權詐為要術。”
【示例】必能使寇賊奸宄不敢窺伺間隙,則江淮足以高枕而臥。 ——唐·獨孤及《為杭州李使君論李藏用守杭州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