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鬢”的成語(30個)
本文整理了鬢影衣香、風鬟雨鬢、潘鬢成霜等含“鬢”的成語30個,其中“鬢”開頭的成語3個,“鬢”結尾的成語9個,“鬢”在中間的成語1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鬢”開頭的成語【第1句】:鬢影衣香[bìn yǐng yī xiāng]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形容女人的美麗和香艷。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蕩出蘭撓掛楫,于意云何;傳來鬢影衣香,誰能遣此?”
【第2句】:鬢絲禪榻[bìn sī chán tà]
【解釋】鬢絲:鬢發如絲;禪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過的近似僧徒的清靜生活。
【出處】唐·杜牧《題禪院》:“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示例】鬢絲禪榻尋常死,湊絕南朝第一僧。 ——柳亞子《哭蘇曼殊》
【第3句】:鬢亂釵橫[bìn luàn chāi héng]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由兩股合成。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一邊。形容婦女睡眠初醒時未梳妝的樣子。
【出處】宋·王安石《扇子詞》:“青冥風霜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
【示例】爭奈一段傷心畫不能,肋斗上淚痕粉漬定,沒顏色鬢亂釵橫。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二折
“鬢”結尾的成語【第1句】:風鬟雨鬢[fēng huán yǔ bìn]
【解釋】形容婦女在外奔波勞碌,頭發散亂。
【出處】唐·李朝威《柳毅》:“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風鬟雨鬢,所不忍視?!?/p>
【示例】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倦倚玉欄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清·納蘭性德《憶梁汾》
【第2句】:楚腰衛鬢[chǔ yāo wèi bìn]
【解釋】指細腰秀發。借指美女。
【出處】唐·李賀《洛姝真珠》詩:“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p>
【第3句】:風環雨鬢[fēng huán yǔ bìn]
【解釋】鬢:兩頰的頭發。形容女子頭發美麗或蓬松散亂。
【示例】對面來了一個風環雨鬢的女子,頓時引來圍觀者。
【第4句】:朱顏綠鬢[zhū yán lǜ bìn]
【解釋】朱顏:紅潤的面容;綠鬢:黑鬢發。形容年輕時的容貌。
【出處】宋·辛棄疾《洞仙歌·壽葉丞相》:“見朱顏綠鬢,玉帶金魚?!?/p>
【第5句】:風鬟霧鬢[fēng huán wù bìn]
【解釋】鬟:環形發髻;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形容女子頭發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散亂。
【出處】宋·蘇軾《題毛女貞》詩:“霧鬢風鬟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p>
【示例】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 ——宋·李清照《永遇樂》詞
【第6句】:挦毛搗鬢[tún máo dǎo bìn]
【解釋】扯頭發,打耳光。形容兇悍。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五回:“他從問了出去,只到了大門外邊,就要將人挦毛搗鬢,百般辱罵?!?/p>
【第7句】:云鬟霧鬢[yún huán wù bìn]
【解釋】頭發象飄浮縈繞的云霧。形容女子發美。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看他那云鬟霧鬢,杏臉桃腮,柳眉星眼,不由咱不動心也?!?/p>
【示例】蓮鳳玉膚花貌,云鬟霧鬢,真曲中尤物。 ——清·俞蛟《潮嘉風月記·麗品》
【第8句】:沈腰潘鬢[shěn yāo pān bìn]
【解釋】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出處】南·李煜《破陣子》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第9句】:紅顏綠鬢[hóng yán lǜ bìn]
【解釋】綠鬢:烏黑發亮的鬢角。形容女子正處于青春年少時。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但見它雖則隨常裝束,卻是紅顏綠鬢,俏麗動人?!?/p>“鬢”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潘鬢成霜[pān bìn chéng shuāng]
【解釋】指人到中年鬢發初白。
【出處】晉·潘岳《秋興賦并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唪W髟以承弁兮,素發颯以垂領。”
【示例】我則待養浩然袁門積雪,久以后空嗟嘆得潘鬢成霜。 ——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
【第2句】:兩鬢如霜[liǎng bìn rú shuāng]
【解釋】鬢:鬢角的頭發。兩邊的鬢發白如霜雪。
【出處】宋·劉辰翁《西江月·新秋寫興》詞:“不覺新涼似火,相思兩鬢如霜?!?/p>
【第3句】:霧鬢云鬟[wù bìn yún huán]
【解釋】頭發象飄浮縈繞的云霧。形容女子發美。
【出處】宋·蘇軾《題毛女貞》詩:“霧鬢風鬟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彼巍し冻纱蟆缎伦骶巴こ淘佒嵝藤x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p>
【示例】你看他霧鬢云鬟,冰肌玉骨,花開媚臉,星轉雙眸。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
【第4句】:兩鬢斑白[liǎng bìn bān bái]
【解釋】兩邊鬢角頭發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勞過度。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關住門,立在腳地上,低傾下兩鬢斑白的頭顱,開始沉重地思考這新的使命?!?/p>
【第5句】:霧鬢風鬟[wù bìn fēng huán]
【解釋】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鬟:環形發髻。形容女子頭發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散亂。
【出處】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p>
【示例】山眉水眼且休論,霧鬢風鬟已無價。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背蘇州》
【第6句】:綠鬢朱顏[lǜ bìn zhū yán]
【解釋】形容年輕美好的容顏,借指年輕女子。
【出處】宋·晏殊《少年游》詞:“綠鬢朱顏,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p>
【示例】綠鬢朱顏,便不可無溫柔之奇貨。 ——《西湖佳話·西泠韻跡》
【第7句】:耳鬢撕磨[ěr bìn sī mó]
【解釋】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撕:同“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八回:“順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鬢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覺兩股熱淚,從眼眶中直滾下來?!?/p>
【示例】我回想起我們耳鬢撕磨的日子,心中泛起幸福的暖流。
【第8句】:顏丹鬢綠[yán dān bìn lǜ]
【解釋】面紅,頭發黑。形容年少之貎。
【出處】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鐘,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光風?!?/p>
【示例】我鄉我土大有好山水,猶能令我顏丹鬢綠,不復齒發嗟調零。 ——清·黃遵憲《放歌用前韻》
【第9句】:耳鬢斯磨[ěr bìn sī mó]
【解釋】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寶玉思及當時姊妹耳鬢斯磨,從今一別,縱得相逢,比不得似先前這等親熱了。”
【示例】你們老弟兄們,耳鬢斯磨的在一塊。這一散,也怪覺得沒趣的。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
【第10句】:雨鬢風鬟[yǔ bìn fēng huán]
【解釋】婦女發髻散亂的樣子。
【出處】清·陳維崧《瀟湘逢故人慢·題余氏女子繡柳毅傳書圖為阮亭賦》詞:“正洞庭歸客,憔悴思還。牧羊龍女,恰相逢、雨鬢風鬟。”
【第11句】:耳鬢廝磨[ěr bìn sī mó]
【解釋】鬢:鬢發;廝:互相;磨:擦。耳與鬢發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 :“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示例】自此耳鬢廝磨,親同形影。 ——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第12句】:潘鬢沈腰[pān bìn shěn yāo]
【解釋】潘鬢:晉潘岳年始三十二歲,即生白發;沈腰:南朝梁沈約老病,百余日中,腰帶數移孔。形容身體消瘦,頭發斑白。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步步嬌》:“拼得個潘鬢沈腰,搖落悠悠千里。”
【第13句】:雪鬢霜毛[xuě bìn shuāng máo]
【解釋】指老年人。同“雪鬢霜鬟”。
【出處】元·李壽卿《伍員吹蕭》第四折:“只要他休泄露俺這萍跟浪腳,那知道翻斷送他雪鬢霜毛?!?/p>
【第14句】:耳鬢相磨[ěr bìn xiāng mó]
【解釋】鬢:鬢發;相:互相;磨:擦。耳與鬢發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出處】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自此耳鬢相磨,親同形影。”
【第15句】:衣香鬢影[yī xiāng bìn yǐng]
【解釋】形容婦女的衣著穿戴十分華麗(多指人多的場合)。借指婦女。
【出處】北周·庾信《春賦》:“屋里衣香不如花?!碧啤だ钯R《詠懷》詩:“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p>
【示例】那紅樓畫閣,卷上珠簾,二作嬋娟,倚欄而望,衣香鬢影,掩映霏微。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九回
【第16句】:綠鬢紅顏[lǜ bìn hóng yán]
【解釋】指年輕女子。同“綠鬢朱顏”。
【出處】清·洪楝園《后南柯·檀謀》:“霎時綠鬢紅顏都成孤寡,并不勞挨門搜括。”
【第17句】:雪鬢霜鬟[xuě bìn shuāng huán]
【解釋】白發。借指老年人。
【出處】元本高明《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云情雨意,雖可拋兩月之夫妻;雪鬢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p>
【第18句】:釵橫鬢亂[chāi héng bìn luàn]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由兩股合成。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一邊。形容婦女睡眠初醒時未梳妝的樣子。
【出處】宋·王安石《扇子詞》:“青冥風霜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