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跨”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跨山壓海、三跨兩步等含“跨”的成語16個,其中“跨”開頭的成語6個,“跨”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跨”開頭的成語【第1句】:跨山壓海[kuà shān yā hǎi]
【解釋】跨過高山,接近大海。喻勢力擴展。
【出處】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下:“黨與既成,則連衡同惡,跨山壓海,東逾梁宋,南窮高廣。”
【第2句】:跨州連郡[kuà zhōu lián jùn]
【解釋】跨越州郡。形容涉足的路遠、地方大。同“跨州越郡”。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示例】而山東、河南、河北到處土寇蜂起,小者占據山寨,大者跨州連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九章
【第3句】:跨者不行[kuà zhě bù xíng]
【解釋】跨:跨步前進。跨步前進的人不能走長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難以持之以恒。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第4句】:跨州越郡[kuà zhōu yuè jùn]
【解釋】跨越州郡。形容涉足的路遠、地方大。
【出處】晉·陸機《百年歌》之四:“體力克壯志方剛,跨州越郡還帝鄉。”
【第5句】:跨鳳乘龍[kuà fèng chéng lóng]
【解釋】比喻結成夫妻或成仙。
【出處】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暫時間且略別,三日后向城西傳取長生塊,管著你跨鳳乘鸞。”
【示例】喜融融,好似蕭郎秦女,跨鳳乘龍。 ——明·單本《蕉帕記·備聘》
【第6句】:跨鳳乘鸞[kuà fèng chéng luán]
【解釋】鳳:鳳凰;鸞:傳中鳳凰一類的鳥。夫妻騎著鳳,乘著鸞。比喻飛黃騰達,意得志滿。
【出處】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暫時間且略別,三日后向城西傳取長生塊,管著你跨鳳乘鸞。”
【示例】我如今博得個跨鳳乘鸞客,到晚來臥看牽牛織女星。 ——明·崔時佩《西廂記·東閣邀賞》
“跨”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三跨兩步[sān kuà liǎng bù]
【解釋】形容快步前進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二回:“賈瑞如得了命,三步兩步從后門跑到家里。”
【第2句】:炊粱跨衛[chuī liáng kuà wèi]
【解釋】衛,驢的別名。用高粱做飯,騎驢子代步。形容簡樸的生活。
【出處】清·鈕琇《觚剩·蔣山傭》:“[顧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輿,而炊粱跨衛,乃此身安處也。’”
【第3句】:一馬不跨雙鞍[yī mǎ bù kuà shuāng ān]
【解釋】一匹馬不套兩個轡,只套一個。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從一而終。
【出處】《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一馬不鞁兩鞍,單牛豈有雙車并駕?”
【示例】道不得“一馬不跨雙鞍”,可怎生父在時曾許了我,父喪之后,母倒悔親?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
【第4句】:一馬不跨兩鞍[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解釋】一匹馬不能套兩個馬鞍。比喻一女不嫁二夫。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我一馬不跨兩鞍。想男兒在日,曾兩年匹配,卻叫我改嫁別人,其實做不得。”
【示例】一馬不跨兩鞍的思想應該改一改了。
【第5句】:彌山跨谷[mí shān kuà gǔ]
【解釋】彌:滿;跨:超越一定限度。遍布山谷。形容數量多,到處都是。
【出處】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于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第6句】:乘鸞跨鳳[chéng luán kuà fèng]
【解釋】乘鸞:求得佳偶。比喻結成美好的佳偶。
【出處】清·李漁《慎鸞交·債餌》:“只留下伊行筆蹤就不怕事成空,準備著乘鸞跨鳳。”
【示例】他們果然有乘鸞跨鳳緣。
【第7句】:連三跨五[lián sān kuà wǔ]
【解釋】形容動作迅速。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說著,出門下階,嗖的一聲,托地跳上房去,順著那屋脊,邁步如飛,連三跨五,霎時間不見蹤影。”
【第8句】:連州跨郡[lián zhōu kuà jùn]
【解釋】指遍及各地。
【出處】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連州跨郡,邁陶氏之隆基;開國承家,掩張門之累葉。”唐·高適《后漢賊臣董卓廟議》:“而山東義旗,攘袂爭起,連州跨郡,皆以誅卓為名。”
【第9句】:移山跨海[yí shān kuà hǎi]
【解釋】移動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談,《淮南》有傾天折地之說。”
【第10句】:連鰲跨鯨[lián áo kuà jīng]
【解釋】以之表示超凡成仙。
【出處】《列子·湯問》載:渤海之東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鰲十五輪流負山,山始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又《文選·揚雄〈羽獵賦〉》有游獵江河湖澤,“乘巨鱗,騎京(或作鯨)魚”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