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狠”的成語(14個)
本文整理了狠愎自用、負氣斗狠、羊狠狼貪等含“狠”的成語14個,其中“狠”開頭的成語2個,“狠”結尾的成語7個,“狠”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狠”開頭的成語【第1句】:狠愎自用[hěn bì zì yòng]
【解釋】愎:執拗,倔強。兇狠倔強,獨斷專行。
【出處】《明史·陸粲傳》:“璁狠愎自用,執拗多私。”
【第2句】:狠心辣手[hěn xīn là shǒu]
【解釋】殘忍的心腸,毒辣的手段。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么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示例】詭行頗僻之劉宗周,狠心辣手之黃某,意指此一事也。 ——清·黃宗羲《南雷文集·辨野史》
“狠”結尾的成語【第1句】:負氣斗狠[fù qì dǒu hěn]
【解釋】負氣:賭氣;斗狠:發狠。恃其意氣,發狠而為。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卻怕是負氣斗狠,逃了出來的。”
【第2句】:一狠二狠[yī hěn èr hěn]
【解釋】猶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極大的決心。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六回:“你既要干這營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結果了。”
【示例】不給丈夫置個妾,覺得在人面上掛不住,沒奈何,一狠二狠,給他作成了,卻是三面說不到家,一生不得合式。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第3句】:一狠百狠[yī hěn bǎi hěn]
【解釋】狠:狠心。指既然狠下心來,索性就狠心到底。比喻小處已經下狠心做了,大處也就無所顧忌。
【第4句】:羊貪狼狠[yáng tān láng hěn]
【解釋】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后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示例】見良人終身有托,要脫離風月排場。老虔婆羊貪狼狠,逼令他改嫁茶商。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
【第5句】:爭強斗狠[zhēng qiáng dòu hěn]
【解釋】猶爭強好勝。
【出處】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愛爭強斗狠,但是又愛貪懶好閑,在這兒便種下了墮落的種子。”
【第6句】:心辣手狠[xīn là shǒu hěn]
【解釋】心腸兇狠,手段毒辣。同“心狠手辣”。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可旺今年才二十二歲,但心辣手狠,超過他的義父。”
【第7句】:好勇斗狠[hào yǒng dòu hěn]
【解釋】狠:暴戾,兇惡,殘忍。愛逞威風,喜歡斗歐。形容人兇強好斗。
【出處】《孟子·離婁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示例】兩位勇士都是好勇斗狠的,但他們兩人生長在一個地方,卻從沒有見過面。 ——郭沫若《齊勇士比武》
“狠”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羊狠狼貪[yáng hěn láng tān]
【解釋】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后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示例】羊狠狼貪,竟玷人臣之節。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
【第2句】:心狠手毒[xīn hěn shǒu dú]
【解釋】猶言心狠手辣。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出處】廖承志《教誨銘心頭,恩情重如山》:“我怕會給周總理帶來麻煩,因為張國燾是個心狠手毒的家伙。”
【示例】他心狠手毒,得提防一點。
【第3句】:毒魔狠怪[dú mó hěn guài]
【解釋】兇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出處】《西游記》第九七回:“大哥是個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這幾個毛賊?”
【第4句】:鷙狠狼戾[zhì hěn láng lì]
【解釋】形容兇狠乖戾。
【出處】元·脫脫《金史》卷一百十一:“塔為人鷙狠狼戾,好結小人,不聽朝廷節制。”
【第5句】:心狠手辣[xīn hěn shǒu là]
【解釋】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么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示例】他頤指氣使人,心狠手辣。 ——林平《從夏三蟲說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