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念”的成語大全(52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念念不釋、桑梓之念、說條念款等含“念”的成語52個,其中“念”開頭的6個,“念”結尾的15個,“念”在中間的31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念”開頭的成語
【第1句】:念念不釋[niàn niàn bù shì]
【解釋】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于心,時刻不忘。
【出處】元·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左丞許文正公》:“丞相安圖素聞先生名,心慕之,乃就訪于行館。及還,心悅誠服,念念不釋者累日。”
【示例】告訴你罷,我第一次碰到你以后,倒常常想你,念念不釋地恨你,可惜我沒有看表,計算時間。 ——錢鐘書《圍城》第五章
【第2句】:念茲在茲[niàn zī zài zī]
【解釋】念:思念;茲:此,這個。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出處】《尚書·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示例】他們和F總長,都“念茲在茲”,在塵埃中間和破紙旁邊離不開。 ——魯迅《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
【第3句】:念舊憐才[niàn jiù lián cái]
【解釋】舊:老交誼;憐:憐愛。思念舊誼,愛惜賢才。
【出處】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156首:“方知大君子之念舊憐才,迥出尋常萬萬。”
【第4句】: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解釋】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于心,時刻不忘。
【出處】《朱子全書·論語》:“言其于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示例】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
【第5句】:念念有詞[niàn niàn yǒu cí]
【解釋】念念:不停地念誦。舊指迷信的人祈禱時不停地念著口語,以通神靈。現多用來形容人嘟嘟囔囔說個不停。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六回:“賀統軍見折了兩個兄弟,便口中念念有詞,作起妖法。”
【示例】至三更時,仗劍步罡,焚符一道,口中念念有詞,把令牌一拍,只見李邕忽從壁間步出。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四回
【第6句】:念念不舍[niàn niàn bù shě]
【解釋】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出處】梁啟超《節本明儒學案·忠憲高景逸先生攀龍》:“立坐食息,念念不舍。”
“念”結尾的成語
【第1句】:桑梓之念[sāng zǐ zhī niàn]
【解釋】指對故鄉的思念。
【出處】《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唐·柳宗元《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心憶桑梓間。”
【第2句】:懸懸在念[xuán xuán zài niàn]
【解釋】老是掛在心上,放心不下。
【出處】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相離數載,不知他得志也不曾?使老夫懸懸在念。”
【示例】因不見賢徒,懸懸在念,今幸得勝而回。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三回
【第3句】:殊深軫念[shū shēn zhěn niàn]
【解釋】非常悲痛地懷念。
【出處】宋·蘇軾《趙州賜大遼賀興龍節副使茶藥詔》:“駕言未息,軫念殊深。特致恩頒,以嘉勤瘁。”
【示例】迭據該軍第一支隊長陳毅、參謀長張云逸等電陳皖南事變經過,憤慨之余,殊深軫念。 ——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
【第4句】:非分之念[fēi fèn zhī niàn]
【解釋】分:本分;非分:不屬自己分內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頭。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手上戴有兩副赤金鐲子,因此觸動了一部分士兵的非分之念。”
【示例】你不能對她有非分之念。
【第5句】:首丘之念[shǒu qiū zhī niàn]
【解釋】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懷念故鄉或歸葬故土的愿望。
【出處】《后漢書·班超傳》:“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況于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
【示例】仆雖偷生寄食他國,首丘之念,未嘗一日忘之。 ——《金史·時青傳》
【第6句】:私心雜念[sī xīn zá niàn]
【解釋】為個人利益打算的種種想法。
【出處】郭小川《憶延安》:“在向陽的山坡上點起斗爭火焰,掃蕩著私心雜念,改造著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第7句】:拳拳在念[quán quán zài niàn]
【解釋】拳拳:懇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牽掛著。
【出處】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老夫自登仕途以來,與兄弟張鎬數載不能相會,未知進取功名也流落四方? 老夫常切切于心,拳拳在念。”
【示例】圣祖遇諸宗人厚,遺詔猶以禮親王、饒馀親王子孫安全,拳拳在念。 ——《清史稿·諸王傳》
【第8句】:輾轉思念[zhǎn zhuǎn sī niàn]
【解釋】輾轉:翻來復去。翻來復去一直想著。形容思念極為深切。
【出處】元·無名氏《武王伐紂平話》卷上:“朕因姜皇后行香到此,寡人見卿容貌妖嬈,出世無比,輾轉思念。”
【示例】又在小屋的西南角栽上一排望日蓮,叫它們站在河流的旁邊,輾轉思念著遠方的行人……(孫犁《風云初記》一)
【第9句】:燕居深念[yàn jū shēn niàn]
【解釋】燕居:閑居。閑居在家,對往事產生深深的懷念之情。
【出處】《論語·述爾》:“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右丞相陳平患之,力不能爭,恐禍及己,常燕居深念。”
【示例】嘗燕居深念,陸賈往,直入坐,而陳丞相不見。 ——《資治通鑒·漢紀·高皇后七年》
【第10句】:心心念念[xīn xīn niàn niàn]
【解釋】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頭。心里老是想著。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種東西。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五:“心心不停,念念不住。”
【示例】有人遇一事,則心心念念不肯舍,畢竟何益? ——宋《二程全書·遺書二上》
【第11句】:一夕千念[yī xī qiān niàn]
【解釋】一夜之間有千頭思緒涌上心頭。形容思緒紛亂。
【出處】唐·錢起《秋夜寄袁中丞王員外》:“一夕盈千念,方知別者勞。”
【第12句】:私心妄念[sī xīn wàng niàn]
【解釋】為個人利益打算的種種想法。同“私心雜念”。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何玉鳳]心里并不曾有一毫私心妄念,不知此中怎的便如萬馬奔弛一般,早跳下炕來了。”
【第13句】:朝思暮念[zhāo sī mù niàn]
【解釋】朝:早晨。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戀情。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2卷:“一時未便,不好說得女子之事,悶悶隨去任所,朝思暮念不題。”
【第14句】:殷殷垂念[yīn yīn chuí niàn]
【解釋】殷殷:殷切,誠懇;垂念:掛念。非常殷切地掛念著。
【第15句】:舐犢之念[shì dú zhī niàn]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念”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說條念款[shuō tiáo niàn kuǎn]
【解釋】指做出多項承諾,多項保證。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五回:“你家漢子說條念款說將來,我趁將你家來了?這也不難的勾當,等他來家,與了我休書,我去就是了。”
【第2句】:歪嘴念邪經[wāi zuǐ niàn xié jīng]
【解釋】比喻為謀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實的宣傳。
【示例】你不要干歪嘴念邪經的勾當。
【第3句】:不念僧面念佛面[bù niàn sēng miàn niàn fó miàn]
【解釋】不看僧面看佛面。
【出處】草明《乘風破浪》十七:“你不念僧面念佛面啊,人家老大娘都把你想壞啦。”
【第4句】:勿念舊惡[wù niàn jiù è]
【解釋】勿:不要;念:記著。指不要總是對別人原來的不好之處念念不忘。
【出處】《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示例】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兇手或其幫閑們,這才贈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舊惡”的格言。 ——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女吊》
【第5句】:歪嘴和尚瞎念經[wāi zuǐ hé shàng xiā niàn jīng]
【解釋】比喻為謀私利而亂搬教條。
【示例】真是歪嘴和尚瞎念經,他純粹在搗亂。
【第6句】:一念之差[yī niàn zhī chā]
【解釋】念:念頭、主意;差:錯誤。一個念頭的差錯(造成嚴重后果)。
【出處】宋·曾慥《類說》卷四十七引《遁齋閑覽》:“一念之誤,乃至于此。”
【示例】世間孽子、孤臣、義夫、節婦,其賢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第7句】:遠來的和尚會念經[yuǎn lái dé hé shàng huì niàn jīng]
【解釋】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示例】遠來的和尚會念經,你們就犯了大錯
【第8句】:食不念飽[shí bù niàn bǎo]
【解釋】吃飯不要求吃得很飽。
【出處】《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居不求安,食不念飽。”
【第9句】:舊念復萌[jiù niàn fù máng]
【解釋】萌:開始,發生。舊時的念頭或想法又重新發生。多指重犯舊時的缺點或錯誤。
【出處】明·汪廷訥《獅吼記·攝對》:“此婦今雖放回,恐其舊念復萌,為害不小。”
【第10句】:軫念殊深[zhěn niàn shū shēn]
【解釋】軫:悲痛;軫念:悲痛的懷念;殊:非常。形容非常悲痛地懷念。
【出處】宋·蘇軾《趙州賜大遼賀興龍節副使茶藥詔》:“駕言未息,軫念殊深。特致恩頒,以嘉勤瘁。”
【示例】陜西兵燹頻年,瘡痍滿目,眷言民瘼,軫念殊深。亟應促進和平,早謀安集。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一百五十六
【第11句】:愛賢念舊[ài xián niàn jiù]
【解釋】舊:舊有的交情。愛慕賢者,思念舊誼。
【出處】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于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僭也。”
【第12句】:一念之私[yī niàn zhī sī]
【解釋】一個念頭的私心。
【出處】宋·朱熹《論語集注·雍也》:“若未發之前,只一念之私,便不是仁。”
【示例】陰曹不與人世等,一念之私不可容。急消他念則火自熄。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伯言》
【第13句】:一念之誤[yī niàn zhī wù]
【解釋】一個念頭的差錯。同“一念之差”。
【出處】宋·曾慥《類說》卷四十七引《遁齋閑覽·口中芙蕖花香》:“此人前身為尼,誦《法華經》二十年,一念之誤,乃至于此。”
【示例】但此一念之誤,而遂造出十九年之歷史,與百二十回之事實,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何與?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第二章
【第14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iā jiā yǒu běn nán niàn de jīng]
【解釋】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難處與苦衷。
【第15句】:一念之錯[yī niàn zhī cuò]
【解釋】念:念頭、主意;錯:錯誤。一個念頭的差錯。常指因此造成嚴重的后果。
【出處】宋·曾慥《類說》卷四十七引《遁齋閑覽》:“一念之誤,乃至于此。”宋·陸游《丈人觀》:“我亦誦經五千文,一念之差墮世紛。”
【示例】守其在我,聽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磷,涅易緇,一念之錯,終身之悔耳!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八回
【第16句】:不念舊惡[bù niàn jiù è]
【解釋】念:記在心上。不計較過去的怨仇。
【出處】《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示例】誰叫咱們有不念舊惡的泱泱大國之風。” ——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第17句】:轉念之間[zhuǎn niàn zhī jiān]
【解釋】非常短暫的一瞬間。
【出處】丁寅生《孔子演義》第18回:“曾參聽了這席話,轉念之間,料必是昨日陳亢回來,把我耘瓜受杖的經過,告知了夫子。”
【第18句】:恤孤念寡[xù gū niàn guǎ]
【解釋】救濟孤兒,關心寡婦。
【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數中有好善積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憐貧。”
【示例】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4回:“乃齊天大圣,神通廣大,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
【第19句】:一念通天[yī niàn tōng tiān]
【解釋】只要一心一意去做,就可以通向最高的境界。
【出處】漢·魏伯陽《參同契》注:“勤精不退,一念通天。”
【示例】混合百神歸一,一念通天徹地,方始了無為。 ——宋·張繼先《水調歌頭》詞
【第20句】:思念存想[sī niàn cún xiǎng]
【解釋】存想:想念。形容非常想念。
【出處】漢·王充《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第21句】:長念卻慮[cháng niàn què lǜ]
【解釋】思前顧后,反覆考慮。卻,后。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記》:“人小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獨能長念卻慮,父子作權,近取于戶牖之間,況誅猾臣,為君討賊。”
【第22句】:一人吃齋,十人念佛[yī rén chī zhāi,shí rén niàn fó]
【解釋】吃齋:相信佛教的人吃素;念佛:念佛經。一個人吃素會帶動許多人念佛經。比喻一個人做某種事情,帶動好多人也去做。
【出處】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齋,十人念佛。因這場巡檢夫妻好道,連這老門公也信心的。”
【第23句】:不念舊情[bù niàn jiù qíng]
【解釋】指人原則性強,不記掛過去的情義。
【出處】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否則我上臺后可不念舊情,就算你們跪下來求我,我起碼也得把你們送進集中營。”
【示例】諸葛亮不念舊情,揮淚斬馬謖。
【第24句】:強盜掛念珠[qiáng dào guà niàn zhū]
【解釋】念珠:信佛的人念佛時用的數珠。形容假裝行善。
【第25句】:畫符念咒[huà fú niàn zhòu]
【解釋】道士畫符箓、念咒語。比喻寫字、念書今人難以索解。
【出處】瞿秋白《亂彈·啞巴文學》:“兩千多年中國道士的畫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壟斷著知識,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絕妙工具。”
【示例】醫生的處方字都像畫符念咒一般難懂。
【第26句】:萬念俱寂[wàn niàn jù jì]
【解釋】俱:全部。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出處】王朔《浮出海面》:“腦子同時開著小差,胡思亂想,甚至萬念俱寂,視一切于無睹。”
【示例】他現在是萬念俱寂,什么也不想了。
【第27句】:恤孤念苦[xù gū niàn kǔ]
【解釋】救濟孤兒,關心窮苦人。
【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數中有好善積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憐貧。”
【第28句】:惜孤念寡[xī gū niàn guǎ]
【解釋】愛護孤兒,憐惜寡婦。泛指給孤苦無依者的同情和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我可也舍的。”
【第29句】:痿人念起[wěi rén niàn qǐ]
【解釋】下肢癱瘓的人總想著能夠站起來走路。比喻某種念頭十分強烈而無法實現。
【出處】唐·劉禹錫《謝竇相公啟》:“望故國而未歸,如痿人之念起。”
【第30句】:百念皆灰[bǎi niàn jiē huī]
【解釋】種種念頭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出處】清·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歸見老母。”
【示例】你不能百念皆灰了。
【第31句】:萬念俱灰[wàn niàn jù huī]
【解釋】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滅了。形容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處】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第三回:“官場上的人情,最是勢利不過的。大家見撫臺不理,誰還來理我呢,想到這里,萬念俱灰。”
【示例】我明白自己會活不到多久了,霎時間萬念俱灰,稍微感覺到死底恐怖。 ——巴金《新生·三月二十三日》